看看天色逐漸放晴,估計下午回來時洪水會小些,橋麵會露出來,劉宗華這麼決定似乎也有道理。李同均和倪臻文老師相對苦笑一下,有意見隻能保留了。意見就這樣統一在了劉主任的權威之下,劉主任站在河對岸,挽起袖子,大聲指揮:“先把鞋子脫了,拎在手上!褲腳挽高一點!全部手拉著手!李同均老師和吳世宗老師站到橋中央當樁子,扶著些,倪臻文老師斷後,我打頭!”
說罷,劉主任把手裏的東西交到河對岸幾個學生的手中,自己直接三兩下利索地走了過來。等著這邊準備好,一手抓緊了領頭同學的手,慢慢向對岸走去。隔開三五個同學,李同均站在橋中央,大聲地提醒到:“腳貼緊橋麵移動後才站穩,小心踏空!”
有幾個個子高的同學大聲說,“沒事,老師放心!”
老師那裏能夠放心,倪臻文臉色鐵青,他分明看見小個子的潘建紅搖晃了幾下身子,幸好有前後兩個同學拉著,沒有摔倒。李同均緊張得手心都沁出汗來了,心都快提到嗓子眼了。
時間就這麼一分一秒的過去,每一分每一秒對李同均來說,是那麼的漫長,那麼的難熬。眼看著個子最小的同學都已經上岸了,四個老師終於長長的舒了一口氣。然而,走在最後的易建華看見橋麵上飄過來一個塑料瓶,一把甩過倪臻文老師的手,小跑著去撿。正當他拿著塑料瓶高舉過頭頂,向同學們炫耀的時候,突然腳下一滑,摔倒了。他掙紮著想要站起來,卻怎麼也站不起來,身體被急速的水流裹挾著,在橋麵上翻滾。四個老師大驚失色,一起衝了過去。倪臻文離他最近,三步兩趕過去,一把拉來站起來-----隻要站起來,水流的阻力就會小很多!李同均趕過去,一把抓住易建華的手,另一手去拉倪臻文的手------倪臻文已經一腳踩在了橋麵下遊的懸空處,整個人像一片蕩漾在水麵的落葉,身體一歪,轉瞬間水就淹沒了胸口。他鬆開了易建華的手,也沒有來得及去抓同均的手,半句話都來不及說,整個人就被渾濁的洪水吞沒。或許他那一瞬間清楚,他不放開易建華,他抓住同均的手不放,黃泉路上,定有兩人相伴!就是在生命的最後一瞬,他選擇獨自一人去閻王處報道!
“倪老師!---------”一聲撕心裂肺的吼叫,從李同均嘴裏發出,聽了的人感覺毛骨悚然。淚水瞬間模糊了他的雙眼!
“你這個雜碎!為什麼不聽指揮!”李同均啪啪兩記耳光,重重的落在易建華臉上,登時顯出十個手指印來。李同均打完罵完易建華,一屁股癱坐在地上,淚如泉湧!想起這一年來與倪老師的日日夜夜,倪老師像父親般包容他的不足,指導他在教學上一步步走向成熟!而現在,這位父親般的長者在這個自以為是的領導的指揮下,在這個調皮搗蛋學生的恣意妄為之下,永遠地離去了---------絕無生還可能!
以後的事情,李同均是在恍恍惚惚中度過的。學生最終還是回中心校考試了,下午洪水退去,露出了橋麵。倪臻文老師的遺體是在兩天後,在下遊兩公裏處的一個回水沱發現的,屍體已經發脹發白。下葬後,李同均一個人在倪臻文的墳前坐了半天,整整抽完一包煙。他一直在想,如果那天自己走在最後,現在,躺在裏麵的會不會是自己。因為這件事,許常華校長被全縣通報批評,劉宗華主任則受到記過處分,扣罰當期全部獎金。李同均和吳世宗在全鄉教師大會上被點名批評:為什麼不能站穩立場,同錯誤的決定作鬥爭?!唯一被表揚的是躺在棺材裏的倪臻文。被全縣通報表揚,同時獲得了一筆不菲的撫恤金,據說有8000元。
不久,會考成績出來了,李同均的班,由原來的鄉倒數第一,考到了全鄉順數第一。全班26個同學,隻有兩個落榜,全部考上了海珠中學。獎金嘛,比其他老師多了200塊。
李同均看看有了五六百的積蓄,全都買成了郵票。反正這點錢也幹不成啥事,這兩年全國刮起集郵熱,郵票漲得瘋,據說有一年的一種8分錢一張的小型張,賣到了1000多元一張。李同均也不指望這些郵票能掙多少錢,心想是放它幾十年,留給兒子或者孫子!如果買了衣服或者食物,要不了多久,就化為烏有。
好消息接踵而至,不久,又傳來汪建祥考上吉林農業大學的喜訊。李同均通過郜立德結識了汪建祥、彭誌還有鄒誌軍,不過他們四個如今的關係,比和郜立德的關係還要親近。
彭誌去年考空軍,體檢一過,就辦了大家招待,滿以為以後就是飛行員了,但是文考差了一點,補習後仍沒有考上。同樣是補習一年,汪建祥考上了重點大學,彭誌卻依然名落深山。李同均深深為汪建祥的高中感到開心,仿佛自己考上似的。這一年,李同均的自學考試過了四科,還有五科,最多再有一年半,就可以拿到大專文憑了。但是同均心裏沒有底:拿到大專文憑有用嗎?會對自己的生活狀況和工作狀況的改變有幫助嗎?走上工作崗位以來,他逐漸明白一個道理:工作幹的好壞,跟你升遷調動沒有任何關係!於是,他一門心思想找一個能夠拽在自己手裏的門路,不用看別人臉色,能夠掙到錢,徹底改變自己貧困的生活!
暑假裏,李同均和劉偉都離開學校,各自回了自己老家。李同均在家裏時而看看書,時而去彭誌、鄒誌軍家裏玩玩,待到收割完地裏的穀子,過完整日太陽炙烤著大地,讓人心煩意亂的八月,新的一學期轉眼就到了。1993年8月29日星期日上午,海珠鄉召開全鄉教職工大會,布署新一年的工作。不出意料,李同均沒有因為教學成績斐然而換一個環境更好的學校。劉偉和李同均都沒有挪窩,仍然在盤龍工作,要命的是還有三個倒黴蛋被分到了盤龍-------
楊福劍:岷山師範85級的師兄,這次和老婆一起從旁邊的華津鄉調到海珠鄉。李同均始終不明白,原來兩口子都好好的呆在華津鄉中心校,幹嘛折騰到海珠鄉來,一口子還要下到最偏僻的盤龍?後來問過楊福劍幾次,閃爍其詞,看來不想說。他們帶著一個幾個月大的孩子,為了照顧家庭,老婆陳慧彬留在了中心校。
劉大明:岷山師範90級的師弟,劉君秀的同班同學,老家就在盤龍。
石雲鴻:岷山師範89級的同學,從海珠中學調過來。去年他和李同均一起被分到海珠,被借調到中學,同去的黎耀明也從中學轉到了小學,但是留在了中心校。
李同均想,要是自己去年也被中學借調,今年會怎麼樣呢?會不會也被退回小學,會不會也被分到盤龍?
當然,盤龍小學原來的民辦教師,同時退休了三個。李同均看著新來的同事們,心中五味雜陳。
這一期,李同均教五年級和六年級數學,不再當班主任,也不再教其他班的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