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第47章·同根同生(3 / 3)

“上仙不妨看在我尋你魂魄六百年的份上,續我一命,圓我真元,讓我回去見李檀。”言畢,出雲出手欲搶奪玉蘅子手中的一半真元。

雙方交手,出雲未幾便因重傷而力有不逮,出劍時手中無力,便被玉蘅子製住,卻是那劍靈此刻自主,自出雲手中飛離朝玉蘅子攻去。

出雲在旁觀戰,想起這雙劍劍靈跟隨玉蘅子多年,必定認得舊主,然而現今卻發起攻擊,其中必有蹊蹺。

正在出雲心思翻轉之間,玉蘅子與劍靈交手亦成水火,最後白衣一記掌風,硬將並馳而來的雙劍打開,才將這場打鬥終結。

雙劍落回出雲身前時,那襲白衣亦化身黑袍,正背對出雲。

出雲拔出雙劍握在手中,與那人道:“真茹呢?”

“到底還是這劍靈最難對付。”黑衣道。

這身姿與聲音對出雲而言都頗為熟悉,她迅速將一切在心中回轉一番,已然有了七八分的肯定,此時目光落在那陰鷙背影之上,不免清明許多。

“折苓在他們手裏,你在我的手裏。不同的隻是,他們即使抓到了折苓,也無用處,而你對我,卻大有可用之處。”黑衣麵目正是玉蘅子,然而他眉眼間盡是冷厲陰梟之氣,雖與那天界上仙容貌別無二致,氣度卻大相徑庭。

“折苓假意跟那人結盟,假我之名行嫁禍之實,不過是要借別人的手傷我之後,便於你拿取玉蘅子真元。如今折苓身陷險境,你那盟友隻怕也將暴露身份,棄雙車而保帥,果真是你這樣的人會做的事。”出雲道。

“我與玉蘅子本是同命,他能猜到我將真元附於折苓體內,我又怎麼會不知道他跟你也同享一命,不過是各自不曾點破罷了。”魔刹道,見出雲此時還能支持不倒,不由露出讚許之色,道,“他到底還是有眼光的。不過現今在旁人看來,你已成了眾矢之的,而在我看來,你的掙紮於事無補,輸的,還是他。”

“我知道你最困惑的是什麼,鬥了這麼久,我究竟是誰。”魔刹在出雲的注視中牽起一絲耐人尋味的笑意,看著黃衫手中又漸暗淡的劍靈之光,他笑容更甚,道,“我與他不光同命,還同根同生,因為,我便是玉蘅子,玉蘅子也便是我。”

出雲隻覺手中光劍沉沉,再無力憑持,這便跪去地上。

“玉蘅子修道之初也不過是個凡人,但凡是人便有七情六欲,善惡之念,這是多麼尋常之事。然而他欲求大道,試圖摒棄一切所謂邪惡以求身正心清,所以他便強行將我從他體內分離,並試圖將我焚於業火之中。”魔刹說時可見分明憎恨之意,視線落在出雲身上亦是尖利,道,“但他終究未得大道,最後心思鬆動之時被我逃脫。我以一念意誌殘於世間,幾經波折逐漸恢複。我既是他所謂的邪道,被他所遺棄,既然於他手中留得最後一線,我便要讓他看看,他的正邪善惡,有多可笑。”

出雲看著掌心黑痕,由此了然,道:“我如今才知道,當初我救通羽並非偶然,都是在你計劃之中的。”

“自然。當初如果不是朝菁相阻,我的計劃還會實施得更快一些。地龍白蛇雖然生性愚蠢,到底還是有用處的。我想你已經明了,從李婉將死,李檀冒險入大雪山開始,你們所有的行動,就都在我的計劃之中。你們的生死,不過是我用來向玉蘅子證明的工具。”魔刹道。

“證明什麼?正邪本一體?無需劃分善惡,憑心施為才是天地之道?”出雲冷笑,道,“我本修善,將入上仙界受人尊敬,卻因你業火之邪,隨心之論,落到如此地步,你還覺得你是對的?”

魔刹挨近出雲麵前,問道:“你可知道玉蘅子為何最後要自散魂魄?”

“便是因為他根本就不可能超脫。人心所在自由欲念,哪怕是天界仙家,亦會有妄念,否則我怎麼會無端端多出一個盟友,玉蘅子又怎麼會多出一個敵人。為真茹是一,不得大成而終究惱怒是二,他之可笑,他之多此一舉,才是你們落得今日下場的根本原因。”

此言末尾,魔刹已覆掌於出雲頂心,開始取其真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