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第二十二章 蝶戀花魂(1 / 3)

永樂三年六月十五日即1405年7月11日,鄭和率領兩萬多兵將在福建五虎門起航,開始了中國曆史上最偉大的遠航征程。

巨大的艦船劃開海麵,迎風破浪,向著茫茫大海開去,漸行漸遠,終於消失在海天一線。

與此同時,快馬輕蹄,一藍衫書生風塵仆仆向福建趕來,他麵容憔悴,目光卻亮得驚人,又深邃如海。

三日後,他終於到達福建碼頭,聽到的卻是百姓議論紛紛,船隻多麼大,士兵有多少……船隻起航已經三日了。

他目光瞬間呆滯,蔚藍的大海一覽無餘,波濤時而洶湧,時而平靜,眸中漸漸溢滿悔恨和痛苦之色。

突然大聲喊道:“青青!”叫聲如嘶如裂,震人心腑。

他緩緩抬手自懷中掏出一張紙,在紙的一角有一片暗紅,竟是血的顏色。

血,並不能讓人絕望,絕望的是信中的話:

盼君歸時君不至,新人紅顏笑舊顏。有情卻似無情苦,白首相約轉空談!

楊士奇似乎能感受到當時慕容玨是怎樣絕望淒苦的轉身離開,性命之憂都未曾令她放棄過,然而,麵對他的“背叛”,她走的毫不遲疑,該是懷了怎樣決裂的心情。

他後悔那天為什麼沒有和慕容玨說清楚,可是誰又知道他身上的餘毒並未排淨,每月時有發作,幻天倒真是一個奇才,竟然真的研究出了一種藥水可以克製,給他留下了一瓶,隻是,那時他給慕容玨喝了!偏巧,準備帶她離開時他毒傷發作,再也來不及帶她走!

“青青,無論你去哪,我都要找到你,我要親自對你說,我,楊士奇沒有負你!”

他的眸中再次湧起生機。

兩日後,一隻孤舟揚帆南下,在茫茫大海上開始了追尋之路,經過占城時聽說他們去了爪哇國,楊士奇匆匆向爪哇國前進,當他趕到時,得知大明的船隊早已經起航,聽當地百姓說船隊在此地曾遭到埋伏,死了不少人,他的心瞬間揪起,打聽了他們可能走的路線,他毫不遲疑駛進了浩渺大海中。

然而漸漸的,初時還能打聽到大明船隊的消息,三個月後,大明船隊竟走得無聲無息了。

日出日落,不知不覺已經一年有餘,就在楊士奇漸漸絕望之時,有消息傳來,大明的船隊到達了蘇門達臘,他重打起精神穿過波濤怒浪趕往蘇門達臘,船隊又已經離開,再一次失之交臂,希望帶著失望,一個人的行程寂寞又苦悶,心中實在難忍思念之苦時,就拿出慕容玨的畫像,畫上的人衣袂飄飄,巧笑倩兮,雙眸明淨如清泉,畫像一旁是一首新題的詞:

《蝶戀花》

日日年年回眼望,

莫負深情,天際空餘悵。

水闊山重寒暑漿,佳人何處思難忘。

滄海迎風求破浪,

唯盼歸來,陌上相逢唱。

夢裏無邊愁也長,悠悠魂魄隨卿葬。

楊士奇常常對著畫像喝酒,不停的喝,然後醉倒在船上,再在洶湧波濤中醒過來,上天也一定很奇怪,這樣一個拙劣不負責任的水手,居然沒有葬身大海,仍然在海濤中飄蕩。

永樂五年某日,他終於得到一個消息,大明船隊到達古裏後已在返航途中,此時,楊士奇正飄蕩到一個不知名的海域從一夥海盜手中救出一批商船,近兩年,在尋找青青的沿途中,他也順便做了不少行俠仗義的好事,連他自己都不知道,竟然落下一個‘海上飛俠’的雅號。當然,這是被救的人給予的尊稱,那幫海盜則直接叫他‘海煞’,隻因被他撞上的海盜,他下手極其狠辣,往往是二話不說,一招斃命。

楊士奇以前做事並不是這種風格,當他有一次看到海盜劫持商船後,欺負擄掠無惡不作,心頭無端的感到恐懼,就恨不得殺盡所有的海盜,清平整個海麵,讓大明的船隊平平安安的行駛,因為那上麵有他的青青。

他就是從商船的船長那裏得到的消息,按捺不住急切激動的心情,當即向中原而返。

蒼茫大海,波濤怒浪,一支龐大的船隊逆風而行,其中有一艘長約四十四丈有餘,寬十八丈的巨船迎風破浪,衝破海麵,卷起一層層雪白的浪花,甲板上,一名麵容英武的青壯年男子神采飛揚,雙目炯炯有神,指著前方朗聲道:

“義妹,再前行便是三佛齊①的渤林邦國的海域,過了馬六甲海峽,我們就回到自己的國土了!”

“是啊,這一走已經快兩年了!”清脆的聲音帶了淡淡的惆悵,她是不是又想起了什麼?

“一切都還算是圓滿,隻是,皇上交待的任務……”鄭和眸光一黯,話音低沉下來!

慕容玨知道他的心意,輕輕拍了拍他的手。

原來此次下西洋,鄭和還兼顧著另一項重大任務,皇上讓他在海外秘密尋訪建文帝朱允文②,當年,靖難成功時,朱棣進入皇宮前,皇宮曾經失火,大火熄滅後,建文帝朱允文卻神秘失蹤了,活不見人,死不見屍,這一來成了永樂皇帝的一塊心病,多次秘密尋訪無果這才將目光伸向了海外。

這是在慕容玨和鄭和結拜為兄妹後鄭和隱隱透露給她的,慕容玨並不了解這段曆史,此時才知道原來鄭和下西洋並不是表麵看到的這麼簡單,但她也開始好奇這建文帝朱允文到底死沒死呢?

可是這兩年來,他們走遍了很多國家,關於建文帝的消息卻一點沒有得到,難怪鄭和心中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