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火燒著這寂靜夜色,漸漸就到了深夜。
羋瑕在嬴駟的注視下始終保持著沉默,室內的氣氛壓抑,卻沒人想要打破,直至嬴駟動了動身,羋瑕立刻叩首。
嬴駟眯起雙眼看著伏地的愛姬,道:“你和魏夫人還真是好姐妹。”
“不知大王為何會突然提起左徒,也不知大王又為何責怪其魏夫人,我隻是把自己知道如實以告,大王有想要知道的,可以直接問。”
嬴駟微微揚起下巴,見羋瑕一直沒有起身,稍後才道:“起來說話吧。”
羋瑕這才直起腰杆,卻仍是低著頭。
“你們都認識屈平?”嬴駟問道。
“是。”
“剛才為何不說?”
“大王沒有問。”
“寡人現在問了,你要如何回答?”
“是舊識,關係匪淺。”盡管羋瑕垂首,餘光裏卻已經察覺到嬴駟神情裏的變化,道,“當初魏夫人在楚國遭人陷害被關入大牢,我和魏冉將其救出之後被帶入楚宮,是左徒在楚王麵前為魏夫人求的情。”
在嬴駟詢問之下,羋瑕將當時的情況都告訴了嬴駟,道:“我和左徒有薄交,左徒見我和魏夫人關係密切,因此才插足其中。大王想要弄清楚的,我所知道的,就隻有這麼多。”
羋瑕輕描淡寫的幾句話已將魏黠和屈平的關係撇清,至於她自己和那位左徒,既是過往舊事就不用刻意去解釋什麼。
有些感情,不必忘記,隻要藏著就好。她和屈平今生無緣,也不用強求,如今各為其主,彼此安好,已經是最美滿的結局。
嬴駟因妒而找羋瑕詢問關於屈平之事,也明白了魏黠之所以隱瞞是為了維護羋瑕的清譽。他自知有愧,便就此離去。
見嬴駟終於離開,羋瑕繃緊了的身體才鬆弛下來。而在接下去的時間裏,她斷斷續續地聽說秦國和楚國的關係變得越來越緊張,而這中間的始作俑者就是楚國左徒屈平。
公子子蘭在楚王麵前的失寵可以看成是楚國和秦國之間關係發生變化的轉折點。在此之前,由於子蘭的遊說,加之羋瑕的存在,楚國對秦國的態度一直處於曖昧狀態,時好時壞。但如今,楚王更願意聽信左徒屈平所言,這就直接導致楚國放棄了和秦國之間的博弈,外交政策逐漸變得尖銳鋒利起來。
此時,在秦國的軍事壓製之下,三晉已然和秦國站在同一陣線,與東麵的齊國和楚國形成對峙之勢。
盡管麵對楚國步步緊逼的姿態,嬴駟卻在張儀的勸說之下準備進攻齊國。為了緩和秦、楚的關係,嬴駟派遣張儀前往楚國,許諾割地六百裏作為秦國和楚國親善的條件,但楚國必須答應和齊國斷絕往來。
這是秦國破齊楚之盟的計策,明眼人都能一眼看穿。然而麵對六百裏土地的誘惑,楚王不禁開始猶豫。
屈平見狀,攜眾臣勸諫楚王莫要因地失去齊國這樣的盟友。
公子子蘭雖不及過去立足得穩,但既然收了張儀的好處,也不會不做事。他暗通鄭袖,在楚王麵前說盡秦國允諾的這六百裏地對楚國的好處。楚王最終還是接受了秦國的要求,主動破除了和齊國的盟約。
然而當楚使入秦,向秦國索要土地時,張儀卻違背了承諾,隻給了楚國六裏地。
楚王聞之大怒,又經屈平等人的上諫,秦、楚之戰,終於爆發。
楚將屈丐奉楚王命率兵攻打秦國,嬴駟任命庶長魏章、樗裏疾和甘茂迎戰,同時韓國也派兵相助秦軍,兩軍於丹陽展開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