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真實的實驗例證,再一次地證明了保持心理健康對睡眠的作用。
二、失眠的幾種類型
1.神經質的失眠
這類人,本來睡得很好,睡的時間也夠了,但是由於把睡眠對身體健康的意義估價過高、看得過重,因此,總是想多睡,總怕睡不夠。於是,有的以怕睡不著為理由,晚上8點鍾就躺下了;有的總是吃安眠藥;有的用酒來代替安眠藥;等等。
這類人,為了睡得好,屋子要暗、怕光,要靜、怕吵,甚至不許家裏的人講話。他們愈是這樣,就愈睡不好,比家裏所有的人都睡得早而又起得最遲,這就是因為他們在睡覺時,心事重重。
另外,這類人當中很多人白天不活動,總是想心事,因而生理上沒有睡眠的要求,也就睡不好。
對於這類人需要多從思想上開導。可以給他們舉幾個例子,告訴他們凡是有所作為的人,都是爭分奪秒、珍惜時間的人。睡夠了就可以了,多睡反而無益。
2.鬱悶質的失眠
這種類型的失眠和神經質的失眠,在性質上不同,它們正好相反。神經質的失眠可以說是一種虛假的失眠,是心理上的失眠;而鬱悶質的失眠則可說是真正的失眠,生理上的失眠。
得了抑鬱病的人,心情就會焦躁不安,興趣淡薄,疲勞感加重,食欲不振,缺乏主動性,於是失眠就會“乘虛而入”。如果說神經質失眠的特征是難以入睡的話,那麼,鬱悶質失眠的特征則是比較容易入睡,但卻睡不長,睡上兩三個小時後,腦子依然處在半興奮的狀態,一覺醒來,輾轉難於再眠。對於這種失眠現在已經有很多對症的特效藥,比起神經質的失眠來更容易治療。
3.特殊性質的失眠
這類失眠症患者,本人並不那麼自覺是在失眠,也不以失眠為苦惱。他們當中有的人會半夜起來幹這幹那地忙個不停;有的人睡前磨磨蹭蹭睡得很晚,但卻又起得很早。這類人在別人看來是失眠症患者,但本人並沒有什麼心理壓力。問題在於,他們的體力和精力達不到正常人的“足夠”的標準,因而日子長了,很多失眠的惡果就會逐漸地顯示出來。因此,這類人實際上是心理失常者。
三、防止失眠,保持“足夠”
的睡眠最通常的促進睡眠的說法是:養成有規律的起居作息習慣,定時就寢,定時起床;每天清晨或下午堅持符合自己體力的適當鍛煉;不吸煙、不酗酒,睡前不要飲用興奮刺激性的飲料;臥室保持氣氛幽靜和空氣清新;保持舒暢的心情,排除種種煩惱的內心幹擾;睡前不要用腦過度或過多思慮;晚餐不要吃得過飽,不要吃過於油膩的食物;睡前散散步,鬆鬆心,用溫水洗腳,有條件的最好洗一個溫水澡,使全身肌肉得以鬆弛;如果需要服安眠藥時,要遵醫囑,切忌過量,連續服用安眠藥切勿超過3周;等等。
上麵講的這些辦法,其中最重要的是在睡眠前要保持平靜的心情,其他辦法可以說都是一些輔助手段。比如說,一個人盡管生活有規律、堅持體力鍛煉,沒有什麼吸煙、喝酒的惡習,居住條件理想,睡前洗臉洗腳等,但是因為心事重重、焦慮苦惱,那他還是會躺在床上翻來覆去地“輾轉難眠”的。
有些青年人失眠時,往往在臨睡前喝酒,認為這是一種催眠的好方法,其實是錯的。2008年,美國的一些醫生通過實驗發現:睡前飲酒的人,每個人在睡眠中呼吸暫停(每次至少10秒)的次數共計110次,而不飲酒的人隻有20次。飲酒的人當中絕大部分還至少出現一次肺部運氣不規則的現象。飲酒的人在每個夜晚,會在體內出現380次和呼吸有關的不正常現象,可是假若他不喝酒,那麼夜晚隻出現207次不正常現象。喝了酒以後最普遍的不正常現象,就是血液中的氧急劇減少,這就和死亡率發生了聯係。科學家已經證實,男性過胖、嗜酒、常服安眠藥等,都會導致體內潛伏著使人們壽命縮短的不利因索,這些都和睡眠時的呼吸暫停有關係。因此,如果誰有在睡覺前飲酒的習慣,還是快些改掉為好。
很多人積累總結了他們自己的醫治失眠的經驗辦法,有些也是可以參考的。比如,湖南省婦幼保健院一位醫生,2008年4月份投稿給《北京晚報》,談她個人醫治長期失眠的經驗是:睡前吃維生素B1,開始吃7、8片,然後減為6片,最後每晚隻需吃3片,就可以很快入睡,解除了她過去吃安眠藥也睡不著的苦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