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如何治療神經衰弱
得了神經衰弱病怎麼辦?①不要過分緊張焦慮;②要及時地進行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不可延誤。最好的辦法就是合理地安排學習、工作和生活的時間,注意勞逸結合,有緊有鬆,不要把精神像滿弓似地繃得緊緊的,要放鬆思想,緩和情緒。一般來說,在比較緊張的腦力勞動一個小時後,就應當散散步,活動一下身體,最好是能夠在空氣新鮮的地帶做做簡單的體操。
實驗證明,這樣做10分鍾,就可以使耐力增加大約15%以上,使消除疲勞的時間縮短大約80%以上。你看,這樣的休息,難道不是不僅僅沒有“浪費”了時間,反而倒是因為提高了工作效率,而節省了時間嗎?
至於怎樣預防神經衰弱,有2個辦法不妨一試:①保持舒暢、愉快的心情,要想得開、放得下,不被煩惱所困擾;②養成每天風雨無阻地做體育運動的好習慣。
如果你善於調整和穩定你自己的思想情緒,再加上堅持體育運動,增加大腦的興奮和抑製的交替過程,那麼,神經衰弱的毛病就會從你身邊逃開,你就不會感到疲勞不堪、精力衰竭,而會覺得情緒飽滿,精力充沛。
失眠的原因、種類和對策
世界上,有不少人因為經常失眠而苦惱著。人為什麼會失眠?失眠有哪些類型?怎樣可以不失眠?科學家們為了探討這些問題花費了大量的心血。
據西方科學家統計,目前已經知道的能引起失眠的原因不下40種,但歸納起來,最主要的還是心理因素和環境因素,也有一些是由於生理疾患,或服用藥物和酒精之類興奮性飲料所引起的。
一、失眠的原因
生理心理學家們經過多年的臨床觀察,一致認為在引起人們失眠的原因當中,心理因素名列第一。他們的這個結論根據說來也簡單,那就是:隻有人類才會有失眠。因為人類的一切行為活動表現,都受心理因素的支配;各種各樣的喜、怒、哀、樂、悲、恐、驚的心理因素都能夠使人失眠。
明天就要去春遊的小學生,下個禮拜就要去參加足球比賽的初中生,下個月就要參加高考的高中生,以至於青年人在工作、學習和生活上的種種成功與失敗,都會使他們不同程度地嚐到失眠的滋味。可是,你再看一看動物會怎樣對待這樣一些足以引起興奮、焦慮、憂愁、喜悅或者悲哀的刺激呢?賽馬比賽時,隻差一頭距離而屈就第二名的賽馬,比賽過後,照樣會很快地入睡;貓兒不會由於它的主人的不幸逝世而輾轉反側;激烈爭奪骨頭而沒有搶到的狗,也照樣酣然大睡……
盡管這些動物都有大腦,也程度不同地分泌血清素,但是它們“缺心眼”,也就是說心理因素幾乎對它們不起什麼作用,因而它們“品嚐”不到失眠的“味道”。
許多人由於缺乏關於睡眠的知識,於是對失眠現象感到驚慌、恐懼,認為失眠會對健康大為不利,總是嘀咕著:“今兒晚上可別失眠!”結果反而越發睡不好。當然,如果是由於生理上的原因造成的失眠,也有必要服用藥物。例如,因為疼痛、瀉肚、咳嗽引起的失眠,就可以“對症下藥”,止痛、止瀉、止咳之後,也就可以睡好了。有些因為慢性病,象甲狀腺功能亢進、高血壓和血液循環機能不良等病症所引起的失眠,就要從根源上治療,治好了,也就會安穩地睡覺了。有時實在睡不著,不必硬挺,可以適量地吃些安眠藥,比如,安定、利眠寧、眠爾通等。
安眠藥有的能夠立即催眠,有的可以延續睡眠,這些不同功能的安眠藥,都可以少量地服用。如果同時適當吃一些鎮靜藥之類的輔助藥,效果就會更好些。我主張需要吃安眠藥的時候,可以適當地吃些,不必對安眠藥感到心理緊張。心理學家證實,安眠藥本身的“危害”(不一定有什麼危害,姑且叫做“危害”)遠比對安眠藥畏懼感的危害要小得多。
當然用吃安眠藥來治療失眠症,是治標而不是治本,因而不要輕易吃安眠藥。最根本的、最徹底的辦法還是心理治療,因為失眠主要是由心理因素所引起的。有人根據蘇聯偉大的大腦生理學家巴甫洛夫首創的“條件反射”學說,做過如下的實驗:他給一位失眠者服用安眠藥時說:“這種藥藥性強烈,用多了會對身體有害,所以不能多給您,因為您總是睡不著,才給您一片。”
結果服用這種強力安眠藥的睡眠效果,反而不如下麵這樣的語言暗示效果:“這種安眠藥沒有副作用,一片就夠了。可是因為您總是睡不著,所以給您兩片。”然後給他服用的雖然是用奶粉或麵粉做的假安眠藥,他也會放心地安然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