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三種關於病毒起源的觀點給了人們很大的啟示,它告訴人們病毒起源是複雜和多元化的,不同病毒有著不同的起源。

我們唯一不會改正的缺點是軟弱。——奧斯特洛夫斯基

真凶的擒獲

法國在19世紀出現了一位偉大的生物學家,他就是巴斯德。巴斯德在生物領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最主要的成就是同素異構的發現、發酵本質的發現、主張疾病是由細菌引起的生源說、對預防接種技術的發展,巴斯德是近代生物學的奠基人。

19世紀60年代,巴斯德首次通過實驗和觀察證明細菌等微生物是傳染病的罪魁禍首。

巴斯德19世紀30年代初的巴黎,流行著一種人稱“虎列拉”的惡性瘟疫,其實虎列拉就是霍亂。這場霍亂幾乎毀滅了整個法國,甚至還危及到了歐洲的大部分地區,造成了人口的大量死亡。當時的巴黎有60萬居民,但死於這場瘟疫的就有38000人。醫務人員確定瘟疫的主要發源地是亞洲的恒河灣,染病的原因是人們飲用了恒河灣不幹淨的水,特別是飲用了生水。這項結論出來以後,人們再也不敢喝井水,連泉水也不敢喝了,隻能靠酒活命。

有人記錄下了當時的情況:當一個人在馬路上倒下時,路人不是立即去救他,而是拔腿就逃。護士們趕過來,用帶著皮手套的雙手,將奄奄一息的不幸者拖走。深夜,再將屍首成批成批地運到郊外,草草地埋掉,為了防止老百姓們驚惶不安,連病人的臥具遺物也要毫不保留地燒掉。

虎列拉最終被製服了,當虎列拉這個害人的魔頭被製服時,人們歡呼雀躍,在這忘情的喜悅當中有位科學家被淡忘了,他就是巴斯德。巴斯德一路追蹤虎列拉,發現了虎列拉的致病菌螺旋菌,從而挽救了芸芸眾生,建立了不朽的業績。

虎列拉的致病菌螺旋菌1822年,路易·巴斯德出生在法國多耳城的一個製革工人家庭。巴斯德的父親是拿破侖軍隊的退伍軍人,他希望自己的兒子將來能成為一個學者和教授。巴斯德從小聰明伶俐,富於極強的進取心,特別是考取巴黎高等師範學校時表現得尤為突出。

巴黎高等師範學校是法國的名牌學校,該校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專家。考取巴黎高等師範學校是一種光榮,有時甚至允許報考這所學校都是一種榮譽。在第一次進入該校的競爭考試中,巴斯德排列第 16 位,巴斯德拒絕入學,他說要準備得更好些再去就讀。1843 年,他再次參加入學考試,取得了第四名的優異成績。

巴斯德在巴黎高等師範學校學到了很多東西,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認識到實驗可以幫助人們解決各種問題,他認為實驗是用來解決生物學和醫學的問題的最佳方法。學生時代的巴斯德學習成績平常,但多才多藝,曾喜歡繪畫,希望成為美術家。一次偶然的機會改變了他的人生。法國大化學家杜馬的學術講演激起了他從事科學研究的熱情,這種熱情一直保持終生。記得大哲學家維特根斯坦曾經說過:“天才並不比任何正常人有更多的光,但是他有一個能聚焦光至燃點的特殊的透鏡。”巴斯德也有這樣一個特殊透鏡,他的特殊透鏡就是他一生研究細菌世界的堅韌和執著。

年輕時期的巴斯德在巴黎高等師範學校畢業後,巴斯德首先在酒石酸研究中取得了成績,並因此引起了學術界的注意。他勇敢地推翻了當時的化學權威對酒石酸結晶體的已有成見,得出了酒石酸結晶體同質異晶的結論,也就是巴斯德首次發現晶體的旋光異構現象。這一結論引起了巴黎大學物理教授普伊雷的重視,在普伊雷的大力舉薦下,巴斯德成了巴黎大學的化學教授,他以其勤勉和才華博得了學術界的尊敬。

1854年,巴斯德離開巴黎大學,來到法國著名葡萄酒產地的裏爾任職。不久,他發現了發酵的奧秘,巴斯德從此踏入了細菌的神奇王國。

裏爾是法國釀酒業的中心地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