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大權在握後,王莽開始延譽天下。漢元始末年(1年),王莽風使益州(今四川),令塞外蠻夷自稱越裳氏重譯而獻白雉,墨雉,王莽讓太後下詔,以白雉薦宗廟(即用於祭祀)。於是,群臣盛陳王莽功德,以為他“致周成王白雉之瑞;周公及身在而托號於周,王莽應賜號曰安漢公。”王莽裝模作樣,極力推辭,又非要太後加賜孔光、王舜等人而後起,太後同意。為尋求更多的支持,王莽又建言褒賞宗室群臣,封宣帝之孫36人皆為列侯;太仆王惲,等26人皆賜爵關內侯,又令諸侯王公、劉侯、關內侯無子而有孫者,皆得以為嗣。天下官吏比二千石以上年老退休者,皆得拿原來三分之一的俸祿。還有平民百姓、鰥寡孤獨,王莽都照顧到,無所不施。王莽知太後年老厭事,便以太後年高,不宜省事為由,讓太後下詔將國家一委之於己,又恐漢平帝的外家奪自己的權,便命其家人留在地方郡國,永遠不得到京師來。南海之中有一國叫黃支國,離長安有三萬裏。王莽為炫耀威德,派人賄賂黃支國王,讓黃支國王遣使貢獻犀牛。漢元始二年(2年),山東郡國發生大旱災,人民到處流亡。王莽上書,願出錢百萬,獻田30頃,付大司農以助貧民。朝中公卿跟著仿效。王莽又在長安城中修起大片房子供流民居住。為鞏固自己的權力,王莽又使詭計立自己的小女兒為漢平帝皇後,又出錢數千萬賄賂王太後的左右侍從。這些人便在太後麵前日夜稱頌王莽。王莽又知太後是個婦人,討厭久居深宮,便讓太後四時駕車出城巡遊四郊,存見孤、寡、貞婦,所至屬縣,輒加恩賜,賜民錢帛,牛酒,歲以為常。漢元始四年(4年),群臣上奏,請加王莽九錫之禮,位在諸侯之上。匈奴派使者入朝稱頌王莽威德。王莽又派中郎將平憲等人多帶錢財,引誘塞外羌人,讓他們獻地願內屬,吹牛說:“羌人首領良願等願內屬,說:‘太皇太後聖明,安漢公至仁,天下太平,五穀成熟,或禾長丈餘,或一粟三米,或不種自生,或繭蠶自成;甘露從天下,醴泉自地出;鳳凰來儀,神爵降集。羌人無所疾苦,故樂意內屬。’”
王莽的所作所為,在當時博得了巨大的聲譽。漢元始五年(5年),吏民僅因為王莽不接受新野(今河南新野)的封田而上書者前後共達四十八萬七千五百多人。諸侯王公、列侯、宗室都認為應趕快給王莽加封賞。王莽派王惲等八人至天下郡國,使行風俗。四年後,稱天下風俗齊同,又偽造了許多歌頌王莽的郡國歌謠。又稱當時市無二價,官無獄訟,邑無盜賊,野無饑民,道不拾遺,夜不閉戶,男女按禮分路而行,牛皮吹上了天。元始五年,漢平帝已有十四歲,非常精明懂事,對王莽將自己的外祖母家壓製在郡國不許到京師感到不悅。王莽怕平帝長大後驅逐自己,便在酒中下了毒,毒死了漢平帝。漢平帝死後,王莽為掌權,在宗室中選了一個年僅二歲的孩子為皇太子,號為孺子。王莽自己則堂而皇之地稱起了“假皇帝”,改年號為居攝。
居攝二年(7年),東郡太守翟義見王莽即將篡奪漢室江山,便在東郡起兵反莽,另立宗室東平王劉信為天子,率軍向西進攻。此至山陽(今山東金鄉)軍隊發展到十幾萬人。王莽聞之,大為恐懼,派其死黨孫建、王邑等人為將軍,率軍前往鎮壓,擊敗翟義軍,殺死翟義。於是,王莽威德日盛,便開始謀劃當真皇帝。此意一出,王莽的黨羽們聞風而動,到處貢獻各種祥瑞之事。梓潼(今四川梓潼)人哀章在長安讀書,素無行,好為大言,見王莽有篡位之心,便做了兩個銅櫃,裏麵裝上兩個書簡,一曰“天帝行璽金匱圖”,一曰“赤帝璽某傳予帝金策書”,書中聲稱王莽應為真天子,而哀章自己和其餘王莽大臣等十幾人受天帝之命輔佐王莽。弄好後,在一天夜裏穿上黃衣,將銅櫃送到高陵(劉邦陵園,在今陝西高陵境)。王莽明知是假,但正好用來表明“天意”,便裝模作樣地到高陵拜受銅櫃,並聲稱,既然是天意,自己隻好勉為其難,當真天子。並隨即下令改國號為“新”,改正朔,易服色,以承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