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漢朝(10)(2 / 3)

漢武帝的雄才大略,更體現在開拓疆土,為中國多民族統一國家的發展所做的貢獻。中原王朝大規模遠距離奔襲草原民族的現象在中國曆史上並不多見,而漢武帝終其一生,始終保持了對北方民族軍事上的優勢,在曆次大戰中一直保持進攻態勢,在中國曆史上也是少見的。正由於這一點,使西漢王朝也借勢打通了西域的道路;加強了中原與天山南北地區的聯係。

更為難得的是,武帝晚年能反思自己一生得失,公開檢討自己的過錯。征和四年(前89年)武帝東巡至海,眼望波濤滾滾,無邊無涯,終於放棄了與海中神仙相會的念頭。回程時,在钜定(今山東廣饒縣北)看到田裏農耕正忙,便操起農具,親自到田裏參加勞動。在泰山祭祀時,對天神和大臣檢討自己一生好大喜功,“使天下愁苦”。並發誓,“自今,事有傷百姓,縻費天下者,悉罷之!”。回到長安,遣退了所有的方士。當桑弘羊上疏,請求在輪台(今新疆輪台)築亭帳、駐軍屯田時。漢武帝下了一個著名的“罪己詔”,向天下宣示,自己不忍再“擾勞天下”,而要“禁苛暴,止擅賦,力本農”與民休息。所以他任命田千秋為丞相,封其為“富民侯”,意思是讓他“思富養民”。又任命農學家趙過為“搜粟都尉”,讓他在全國範圍內推廣先進的“代田法”和先進的農具。

武帝一生,南征北討,耗費無數財力,建立巨大功業。晚年卻能檢討自己,向天下表示懺悔,及時改弦易輒,在中國古代帝王中是少見的。正由於武帝晚年政策的調整,西漢社會又趨於安定,為以後的“昭宣中興”奠定了基礎,西漢盛世又沿續了一段相當長的時間。司馬光譯論說“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無亡秦之禍”是由於他“晚而改過”。漢武帝上承“文景之治”,下啟“昭宣中興”,不愧為一代雄才。

王莽篡漢

王莽,字巨君,漢元帝皇後王政君的侄子。王政君的父親和兄弟在漢元帝、成帝之際皆被封侯,居位輔政,家裏被封侯者九人,居大司馬位子者五人。惟王莽的父親王曼早死,未得封侯。王莽的群輩兄弟皆五侯之子,乘時奢侈華靡,以輿馬聲色佚遊相高。隻有王莽孤貧無依,遂折節為恭儉,讀書博學,被服如儒生,奉養母親及寡嫂、又養活哥哥的兒子,十分勤備,又外表英俊,內事諸位叔父,恭敬有禮。陽朔年(前24—21年)間,大將軍王鳳病重,王莽去侍侯王鳳,親嚐醫藥,蓬首垢麵,連月不解衣帶,使王鳳大為感動。臨死時,王鳳便將王莽托付給太後和漢成帝,王莽被拜為黃門郎,遷射聲校尉。其後,成都侯王商、長樂少府戴崇,中郎陳湯等當世名士都交相稱讚王莽,漢成帝認為王莽確有才幹,便於漢永始元年(前16年),封王莽為新都侯,又遷騎都尉光祿大夫侍中。王莽宿衛謹赦,節操愈謙。又散家財振施賓客,家無餘財。收贍名士,交結了許多將相卿大夫。所以,在位之人更相推薦王莽,遊說者為之談說,王莽聲名由此大起,超過了幾個叔父。王莽又敢於做些常人不敢做的事情以博取聲譽,並且一點不感到難堪,似出於天性一般。當時,太後姐姐的兒子淳於長以材能為九卿,位置比王莽高,王莽暗中尋求其罪過,通過大司馬王根上告,淳於長被殺,王莽卻獲忠直之名。王根退休時,便推薦王莽自代。漢成帝便擢王莽為大司馬。這一年是漢綏和元年(前8年),王莽時年38歲。王莽繼幾位叔父輔政之後,想讓自己的名譽超過前人,便克己不倦,招聘賢良之士以為掾史,賞賜和封邑中的收入全用於宴享士人,自己更加儉約。王莽的母親生病,公卿列侯遣夫人問疾,王莽的妻子來往迎接,衣不曳地,布才弊膝,見到的人都以為是王莽家中的僮仆。仔細一問,方知是王莽夫人,都大吃一驚。

王莽輔政一年多後,漢成帝死,漢哀帝即位,奪去了王莽手中大權。太後詔王莽就第歸家以避漢哀帝的外家親戚。王莽失權後,杜門自守。王莽的中子王獲殺了一個奴婢,這在當時算不了什麼,而王莽卻逼令王獲自殺謝罪,由此更獲得巨大聲譽。在野三年,官吏上書訟王莽之冤者以百數。漢元壽元年(前2年),發生日食,賢良周獲、宋崇等對策,極力歌頌王莽的功德。於是,漢哀帝下令重新召回王莽。一年多後,漢哀帝死,沒有兒子。太皇太後王政君即日至未央宮,收取皇帝璽綬,派使者馳召王莽。又詔尚書,朝中發兵符節、百官奏事,中黃門、期門兵等皆屬王莽指揮調動。王莽一麵逼董賢自殺,一麵派人迎年僅九歲的漢平帝繼位,太皇太後臨朝稱製,而國家政事令部委於王莽,為大司馬,錄尚書事。

王莽以大司徒孔光當世名儒,連相成、哀、平三朝,太後之所信敬,天下信之,便極力尊事孔光,薦孔光家人為官。那些平素不為王莽所喜歡的人,王莽都找借口加以治罪。紅陽侯王立是太皇太後的親弟弟,王莽的叔父。王莽怕王立在太後麵前講自己所為,令自己不得肆誌,便令孔光上告王立的罪惡,遣王立出朝就封邑。太後不聽,王莽便說:“如今漢家衰敗,連著幾代都無後嗣,太後獨代幼主統政,誠可畏懼。用力以公正行於天下,當恐不從,何況以私恩逆大臣之議,群下傾邪,亂從此起。”太後不得已,乃遣出王位。王莽由此在朝中獨專朝政。順附者拔擢,忤恨者誅滅,以王舜、王邑為腹心,甄豐、甄邯主擊斷,平晏領樞機之事,劉秀(即劉歆)典文親,孫建為爪牙。豐子尋、秀子棻、涿郡崔發、南陽陳崇等人皆以材能受到王莽重用。王莽外示凜厲之色,假為方直之言。欲有所為,微微透露點口風,黨羽們便順其旨意而顯奏之;王莽稽首涕泣,極力推讓,上以迷惑太後,下用示信於百姓。大司空彭宣以王莽專權,上書求退。王莽恨彭宣不支持自己,故意不按慣例賜給黃金和安車、駟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