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漢朝(11)(3 / 3)

王尋和王邑率軍進至昆陽城下,立即揮兵將昆陽城包圍起來。嚴尤勸王邑說:“昆陽城小而堅,如今假號稱帝者在宛。若我軍大軍急進,他們抵敵不住,必然敗走。宛敗,昆陽城可不戰自下。”王邑說:“我過去圍困翟義,因未能活捉他,讓皇上責備我。如今率百萬之眾,遇城而不能下,非所以示威也。當先屠此城,喋血而進,前歌後舞,這樣難道不快活嗎?”便未聽嚴尤的建議,揮兵將昆陽城包圍了數十層,列營以百數,鉦鼓之聲聞數十裏。挖地道,或用衝車撞城;積弩亂發,矢下如雨,城中人皆負門板而行走。王鳳等人恐懼,請求投降,王尋和王邑則不允許,自以為功在漏刻之間,不並以軍事為憂。嚴尤又建議說:“兵法雲:‘圍城要留一個缺口’。應讓他們逃出一部分,以恐懼宛下之軍。”王邑又不聽。

這時,王莽棘陽守長岑彭和前隊將軍嚴說共守宛城數月,內無糧草,外無救兵,不得已而向漢軍投降。但這個消息尚未傳到昆陽前線。劉秀等人到偃、定陵等縣將在那裏的綠林軍全部調出,得到一萬餘人。六月,劉秀與諸將連營而進,劉秀自率步騎千餘為前鋒,進至距王莽大軍四五裏的地方擺開陣勢。王尋、王邑見狀,也派出數千人迎戰。劉秀單騎率先突入敵陣,斬殺數十人。諸將高興地說:“劉將軍平時見到小股敵人十分膽怯,如今遇到大敵,反而勇敢起來,真是奇怪!”劉秀繼續向前突進,諸將率軍緊隨其後,大敗王莽軍,殺敵一千餘人。初戰小勝,綠林軍士氣大振,無不以一當百。劉秀便率敢死士3000人從城西水上高處居高臨下,衝擊王莽軍的中堅。這時,王尋和王邑仍然十分輕敵,自率萬餘人出營列陣,而下令軍中各部沒有命令不得妄動。及兩軍交戰,綠林軍奮勇向前,王邑所率莽軍被打得大敗,而莽軍其他各營眼見王邑軍敗,卻不敢擅自發兵相救。漢軍乘銳衝擊,遂將王尋殺死。城中王鳳、王常等將領見狀,也率軍打開城門,鼓噪而出,內外夾擊,喊殺聲震天動地。擁擠在昆陽城外狹小地區的王莽數十萬大軍因而陷於大亂,自相驚擾踐踏,伏屍百餘裏,死傷不計其數。恰在此時,天色大變,狂風驟起,雷聲震天,屋瓦皆飛,雨下如注。昆陽城外的滍川水(今之沙河)暴漲,虎豹皆股戰不已。王莽軍入潰水中被淹死者以萬計。王邑、陳茂、嚴尤等見大勢已去,率一部分騎兵踏著遍地的死屍渡河逃跑。餘下的王莽軍士卒各自奔還本郡。王邑隻率數千人退還洛陽。綠林軍將王莽軍的輜重全部繳獲,運了幾個月才運完。

昆陽之戰,王莽軍的主力被徹底擊潰,關中震恐。於是,海內豪傑翕然響應,皆殺其牧守,自稱將軍,用漢之年號以待詔命,旬月之間,遍於天下。

漢光武帝紀

世祖光武皇帝諱名秀,字文叔,南陽郡蔡陽縣人,是漢高祖第九代孫子,出自漢景帝所生長沙定王劉發的那個支係。劉發生舂陵節侯劉買,劉買生鬱林太守劉外,劉外生钜鹿都尉劉回,劉回生南頓令劉欽,劉欽生光武。光武九歲時成了孤兒,由叔父劉良收養。他身高七尺三寸,須眉濃目,大嘴,高鼻梁,額骨隆起,喜歡種植莊稼,而哥哥劉伯升好行俠養士,曾譏笑光武經營農業,把他比作漢高祖的哥哥劉仲。王莽天鳳年問,光武來到長安,拜師學習《尚書》,略通大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