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1)(1 / 3)

數百年來,蒙古大草原上眾多的遊牧部落間互相廝殺掠奪,紛爭迭起。出身於蒙古乞顏部貴族世家的鐵木真乘勢而起,統一了整個蒙古草原。鐵木真被推舉為成吉思汗,建立了空前統一的大蒙古國。成吉思汗通過創建一係列的法令典製,實現了大蒙古國秩序化、規範化的管理。接著,為了鞏固在漠北草原的霸主地位,他征服西夏、收複西北諸部、西征花剌子模,拉開了大蒙古國對外擴張的帷幕。

1.鐵木真統一蒙古草原

在12世紀以前,蒙古草原上生活著眾多的遊牧部族。各部族間為爭奪生存空間,不斷地進行相互攻伐。到12世紀,在各部族長期地爭奪過程中,形成了幾個大的部族聯盟,逐漸出現了統一聯合的趨勢。在這種趨勢下,因為某個部族聯盟的迅速崛起,以及一位英勇的草原領袖的出現而最終實現了蒙古草原的統一。這個部族就是蒙古族,這位草原領袖就是一代天驕成吉思汗。

統一前的蒙古草原

史籍所載蒙古族的曆史最早可以上溯到唐代,他們生活在東北黑龍江流域,史稱“蒙兀室韋”。大約在唐代末年,他們逐漸遷徙到了蒙古大草原,並在水草豐美的草原上很快發展壯大,逐漸形成了與其他部族分庭抗禮的實力。

在蒙古族勢力壯大的同時,草原上其他部族在長期的衝突與融合中,也形成了其他幾個強大的聯盟。其中主要有分布在呼倫湖、貝爾湖附近地區的塔塔兒部,土拉河、鄂爾渾河和杭愛山一帶的克烈部,以及阿勒台山一帶的乃蠻部,色楞格河和鄂爾渾河下遊一帶的蔑兒乞部等。其中,塔塔兒部曆史悠久,人口眾多;而克烈部的勢力在遼、金時期的蒙古草原則是首屈一指。這幾個大部族相互毗鄰,時常為爭奪人口和牲畜而發生戰爭。

11、12世紀的蒙古草原諸部族,除了相互間的征伐擄掠外,還麵臨著遼、金等其他少數民族政權的威脅。他們為了保存自己的勢力,或投奔於遼,或臣服於金,或在兩者之間搖擺不定,還常在遼、金的驅使下展開相互攻殺。

蒙古部可以說是一個後起之秀,它人口較少,勢力相對弱小,興起時間較其他部族為晚,而且社會發展程度尤難相比。也正因為如此,蒙古部雖然也臣服於遼,但遼王朝視蒙古部為“遠萌古國”,未予重視,控製相對懈怠,這正好為蒙古的逐漸強大創造了機會。當然,一支強大勢力的崛起還要有出色領導人的率領和指揮,時代需要英雄,時代也會造就英雄。

.草原英雄鐵木真的青年時代鐵木真出生於蒙古乞顏部貴族世家。在當時的蒙古部族聯盟中,乞顏部是勢力相對強盛的部落之一。鐵木真的祖上都曾是蒙古部的顯赫人物或首領,他的父親也速該是合不勒汗的次子巴兒壇把阿禿兒的第三子,有拔都(蒙古勇士)的稱號,是乞顏部的首領。也速該曾在戰爭中俘獲了塔塔兒部的首領,後來被塔塔兒人複仇毒死。

也速該死後,其部眾也紛紛離散而去,他的家族被其他蒙古家族逐漸孤立。當時隻有9歲的鐵木真和幾個弟弟與母親相依為命,度過了數年艱難的生活。鐵木真還曾被蒙古另一個強大的部族泰赤烏部抓走,幸而得到救助而逃脫。鐵木真從小機敏聰慧,少年時代的艱險磨難,使他更加勇敢果斷、意誌堅韌。數年之後,他與父親的老盟友弘吉剌的女兒孛兒貼結婚,並開始著手召集父親的舊部,逐漸改變被孤立和拋棄的困境。

為了尋找機會東山再起,他曾依附勢力強大的克烈部首領脫裏(被遼封為“大王”,故稱王罕),將父親的舊部重新召集到了一起;蒙古部主忽圖剌罕死後,劄答闌部首領劄木合控製了蒙古部眾,鐵木真又投靠劄木合,與他結為安答(義兄弟),隨他遊牧放馬。在此期間,蔑兒乞部曾搶走了鐵木真的妻子和家人,他借助脫裏和劄木合的幫助,攻打蔑兒乞部而大獲全勝,戰11爭的勝利使他的勢力進一步壯大。與此同時,鐵木真籠絡人心,招徠人馬,最終脫離了劄木合,逐步發展自己的勢力,建立自己的斡耳朵(宮廷營帳),逐步複興了乞顏部。1189年鐵木真被推舉為乞顏部的首領。

鐵木真勢力的逐漸壯大,引起了蒙古其他部族對他的攻伐。而鐵木真則正確地分析各種形勢,恰當地利用時機,在與其他部族的周旋與對抗中尋找崛起的機會,開始了他統一蒙古各部,進而統一整個蒙古大草原的宏偉大業。

.統一蒙古各部

就蒙古族內部而言,鐵木真家族的乞顏部和泰赤烏部勢力相對強大。也速該在世時,他們兩部曾結成聯盟共同擁戴忽圖剌罕。但是隨著忽圖刺罕的死去,聯盟也趨於瓦解,兩部轉入了相互攻殺。不久之後,也速該也被塔塔爾人毒死,乞顏部貴族分崩離析,部眾多投靠了泰赤烏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