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中國方麵在廣西友誼關至越南同登公路零公裏處釋放了最後一批越南被俘人員350人,中國方麵接收了越方釋放的中國被俘人員55人。至此,中國方麵分五批釋放了被俘越南武裝人員共1636名,並交給越方14份被俘武裝人員死亡證明書;同時,接收了越方遣返的238名中國被俘人員病、傷、死亡證明書。
9月17日,中共中央軍委發布命令,授予對越南自衛還擊、保衛邊疆戰鬥中的143個英雄單位和個人榮譽稱號。這次自衛反擊作戰,在很短時間內圓滿地達到了預期目標,使中國在政治、軍事、外交上均取得了重大勝利,大大提高了中國在國際反霸鬥爭中的威信,也提高了人民解放軍在全國人民中的威望,保衛了中國現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並為中國現代化建設提供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中國軍隊撤回後,越南當局一直沒有停止對中國邊界的入侵和挑釁活動,1979年3月5日,越南發布了全國總動員令,要求男性從18歲到45歲、女性從18歲到35歲的所有公民,條件具備者都要參加民兵遊擊隊、民兵自衛隊的隊伍。此後,越軍占領了邊境上大多數騎線點,在上邊駐兵,修工事,進行武裝侵擾和挑釁,製造事端。
1981年5、6月間,中國邊防部隊在廣西法卡山和雲南扣林山地區進行了自衛還擊,教訓了越南侵略者。7月中旬,廣州部隊和昆明部隊分別授予法卡山和扣林山自衛還擊戰中戰功卓著的13個集體和個人榮譽稱號。
1984年,中國軍隊又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在老山、者陰山地區進行自衛還擊。1984年9月4日~14日,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分別發布命令和嘉獎令,授予在老山、者陰山地區對越自衛還擊戰中戰功卓越的雲南邊防部隊6個英雄單位和10個個人榮譽稱號,表彰參戰的全體指戰員和民兵、民工發揚高度的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堅決執行命令,一舉殲滅入侵之敵,保衛了祖國邊疆。
10多年來中越邊境一直處於緊張態勢。1990年1月19日,中國又在廣西友誼關至越南同登公路零公裏處釋放越南被俘人員17名,同時接收5名中國被俘人員。
1990年3月初,中共中央軍委發布命令,授予老山地區防禦作戰部隊3個有功連隊和2個個人榮譽稱號。
1990年5月8日,錢其琛外長會見了越南外交部第一副部長丁儒廉。丁儒廉此次來北京是檢查越南駐華使館工作的。他在北京期間還同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徐敦信就全麵政治解決柬埔寨問題交換了意見。雖然這次是非正式交換意見但它對增進相互了解,取得共同認識是有益的。盡管在一些重要問題上還存在不同意見,但雙方已開始努力爭取和平解決,從此,中越武裝衝突緩和下來。
對國民經濟的“調整、改革、整頓、提高”
1976年10月,中國共產黨粉碎了“四人幫”反革命集團,結束了“文化大革命”,從此開始改變國民經濟的混亂狀況,使工農業生產和財政收入大幅度增加,取得了比預料的要好得多的成績。但是,由於林彪、“四人幫”長期幹擾破壞造成的後果極其嚴重,創傷在短期內還未消除,加上中共黨內有些人仍在“左”的思想指導下,對形勢的估計盲目樂觀,急於求成,搞不切實際的“新躍進”,結果使本來已經嚴重失調的比例關係,更為加劇了。
為改變國民經濟比例關係嚴重失調的局麵,1979年3月14日,陳雲、李先念就財經工作給中共中央寫了一封信,對目前和今後的財經工作提出了意見。信中指出:從長期來看,國民經濟能做到按比例發展就是最快的速度;現在的國民經濟沒有綜合平衡,比例失調情況相當嚴重;要有兩三年的調整時期,才能把各方麵的比例失調情況大體調整過來。
1979年4月5日至28日,中共中央召開工作會議,主要討論調整國民經濟和當前思想理論界工作方麵的問題。李先念代表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在會上作了《關於國民經濟的調整問題》的講話,分析了當時經濟戰線形勢,論述了調整的必要性。重大意義和方針任務。李先念的講話共分六部分:
(1)當前經濟形勢和調整的必要性。為什麼要進行三年調整?他說,因為經過兩年多來經濟的恢複和發展,比例失調狀況還沒有從根本上改變過來。主要表現在農業與工業比例嚴重失調,農業還不能適應需要;輕重工業比例嚴重失調,輕工業投資比重低於“一五”時期的水平;燃料動力工業同其他工業投資比重嚴重失調,燃料動力工業的發展,不能滿足其它工業發展的需要;積累和消費的比例嚴重失調;勞動就業問題十分嚴重,全國約有2000萬人要求安排就業(其中“反右”和“文化大革命”中錯誤處理需要安置的85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