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帝晚年,衛皇後開始失寵,江充受武帝重用。趙王彭祖有個門客,名叫江充。他因為得罪了太子丹,逃到長安,誣告太子丹與姊妹相奸。太子丹因此被剝奪了繼承趙王王位的資格。江充卻由於舉報有功,被武帝拜為直指使者,負責督察貴戚勳臣。江充動輒舉劾,貴戚勳臣們隻好輸錢贖罪,使武帝平白地得了無數錢財。武帝看江充是個得力的鷹犬,便連連加官,使江充做了水衡都尉。武帝貪色過度,終於病倒。一日在宮中打盹兒,夢見有無數木人,拿著木棒進擊,頓時嚇出一身冷汗。江充得知,斷定是巫蠱為祟,武帝立即令他查辦。
當時,太子劉據對江充所為頗有怨責,但是由於母親衛皇後屢屢告誡,要稟承上意,切勿犯顏進諫,才得收斂。其實,武帝認為太子劉據忠厚有餘,才具不足,又嫌其母衛後色衰,已將其母子冷淡了下去。江充自知積怨甚多,唯恐他日太子即位對己不利,便想先除太子,免留後患。於是,便勾結黃門郎蘇文及小黃門常融、王弼等,一邊不斷地向武帝進讒誣陷太子,一邊如法炮製,在衛後及太子宮中,預先埋下木偶。武帝病久不愈,江充便暗使胡巫檀何,上言宮中蠱氣隱伏,若不早除,病體難安。武帝便命江充手持詔旨,率眾入宮,隨地搜掘。果然在衛後和太子宮中,掘出許多木偶,並有帛書,書中多是悖逆之辭。江充當即拿著證據,揚言奏聞皇上。當時武帝去了別處避暑,太子召問少傅石德,身為太子師傅的石德懼怕自己受株連,建議太子越權行事,拘捕江充等人及追查他們的陰謀,太子在情急下同意石德所言。
征和二年(前91年)七月壬午,太子派人假冒使者收捕江充等人。江充助手韓說懷疑使者身份,不肯受詔,被來人殺了。太子派人稟告皇後,又分發武器給侍衛。太子向百官宣布江充謀反,把江充殺了。當時江充另一助手蘇文逃到武帝處,向武帝控訴太子,武帝派使者召太子,但使者不敢到太子那裏,回報武帝說:“太子反已成,欲斬臣,臣逃歸。”武帝大怒,命令丞相劉屈氂拘捕太子。他調兵遣將包圍了長樂宮。太子被逼無奈,隻得假傳聖旨放了囚徒,並宣告百官,皇上病危,奸臣作亂,與劉屈氂之兵連戰了三日三夜。到第四天,武帝駕到建章宮,百官百姓才知是太子矯詔弄兵。太子又戰了兩日兩夜,兵殘將盡,一敗塗地,便帶了兩個兒子逃出城門。
武帝命人收取衛後的璽綬,衛後大哭一場,投繯自盡。衛氏家族,全部坐罪,就是太子的嬪妃,也無一逃生。此外東宮屬吏,隨同太子起兵的,皆被族誅。太子出走湖縣,藏在泉鳩裏,父子三人隱匿數日。後來被地方官吏知道,星夜帶兵包圍了太子的住處。太子無處可逃,閉門自縊,兩個兒子也被殺死。
後來武帝不甚相信巫蠱之事,又有田千秋等大臣為太子鳴冤,知道太子劉據本無反心,把江充家滅族,處死蘇文,在湖縣建“思子宮”。劉據之孫劉詢在十多年後登上帝位,是為宣帝,即位後諡劉據曰“戾”,所以劉據又稱“戾太子”。劉據的悲劇表麵上看是由許多偶然因素促成的,但實際上源於對“獨占”“排他”“終身世襲”的皇權爭奪,是權勢對人的自然本性的扭曲。從夏商周三代開始,延至大一統的秦漢王朝,國君終身製、君位世襲製就成了社會認可的製度。君權至上,不受限製,君主絕對集權,也成為不容懷疑的理念。由此,覬覦和篡奪君位的事件層出不窮,即使在骨肉至親之間,為爭奪皇位也釀成了一幕又一幕的慘劇。父殺子、子弑父、兄弟相戮的事件不絕於史,戾太子一案就是父子因爭奪皇位而釀成的慘劇。
蘇武遭禍
說到英雄,在人們心目中,都是那種金戈鐵馬馳騁疆場雄霸一方開天辟地的人物。其實,真正的英雄就生活在我們當中,而英雄所做的事情卻是普通人做不到的,比如曆史上的蘇武,他就是自漢以來民族史上最具有氣節的人。孔子曰“成仁”、孟子曰“取義”,蘇武的英雄氣節譜寫出一曲“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的正氣歌。
蘇武(前140—前60年),字子卿,杜陵(今西安市東南)人。西漢武帝、昭帝時的大臣。他出身將門,父親蘇建曾任校尉,是西漢初期的名將,因為戰功赫赫,被封為平陵侯。蘇家有三個兒子,蘇武排行第二。蘇武出使匈奴之前,是替皇帝掌管馬廄的官員。
自漢建立以來,北方的匈奴就不斷來騷擾,給漢朝帶來很大的威脅。漢武帝時,漢朝經過多年的休養生息,國富民強,於是多年對匈奴進行戰爭。匈奴自從被衛青、霍去病打敗以後,雙方有好幾年沒打仗。他們口頭上表示要跟漢朝和好,實際上還是隨時想進犯中原。匈奴的單於一次次派使者來求和,可是漢朝的使者到匈奴去回訪,有的卻被他們扣留了。漢朝也扣留了一些匈奴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