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陰影:刺客史上的謎案(1)(1 / 3)

1.林肯被刺:偶然事件還是政治謀殺

美國人曾將曆史上兩位被刺殺的總統林肯和肯尼迪作過比較,結果令人瞠目:

兩人都關注公民權利。

林肯1846年進入國會,肯尼迪1946年進入國會。

林肯1860年當選總統,肯尼迪1960年當選總統。

兩人都是在星期五被殺而且妻子都在場。子彈都從頭部射入。

兩人的繼任者都叫約翰遜,都是來自南方的民主黨人,而且都在參議院供職。

安德魯·約翰遜生於1808年,林登·約翰遜生於1908年。

刺殺林肯的刺客生於1839年,刺殺肯尼迪的刺客生於1939年。

兩位總統都在白宮任期內失去過孩子。

刺殺林肯的刺客在戲院行刺,而後逃往倉庫。刺殺肯尼迪的刺客在倉庫行刺,而後逃往戲院。

林肯的秘書名叫肯尼迪,曾勸林肯別去戲院。

肯尼迪的秘書名叫林肯,曾勸肯尼迪別去達拉斯。

林肯(Lincoln)的名字和肯尼迪(Kennedy)的名字都含有七個英文字母。刺殺林肯的刺客John Wilkes Booth和刺殺肯尼迪的刺客Lee

Harvey Oswald名字都含有十五個字母。林登·約翰遜(Lindon Johnson)和安德魯·約翰遜(Andrew

Johnson)的名字均含有十三個字母。

當然,巧合也隻是巧合,並不能由此得出什麼宿命論的推理來。但是,人們如此細心地將林肯和肯尼迪這兩位總統遇刺的周邊信息作排比分析,正說明了這兩場刺殺事件對美國曆史影響之重大。

充滿殺機的劇場

美國政治史上最偉大的悲情人物當然是林肯。艱苦的平凡生活使得他具備了足以領導美國人經受內戰痛苦的素質,而數年的白宮生涯給他帶來的僅僅是巨大的個人痛苦與政治壓力,而他在內戰勝利後的狂歡夜,便為刺客所害。而林肯最大的個人悲劇,其實是他的死給聯邦帶來的巨大道德裂痕,為某些後世的政客利用,使美國失去了林肯理想中的寬恕、平和的國家未來之路。遇刺的林肯,成了美國通往現代暴力政治之路的祭旗犧牲品。

1865年4月9日,南方聯盟無條件投降,聯盟軍總司令李將軍簽署了投降書。當4月9日這條消息傳遍了聯邦軍營地時,士兵們開始了歡慶,好像把曆史上所有的獨立紀念日都會合在一起來慶祝。

當電訊把李投降的消息像閃電般地傳遍了整個北部時,那裏的人們剛剛從慶祝攻克裏士滿的狂熱中平靜下來,一場新的更加熱烈的慶祝活動又爆發了。

然而,電報機傳來了重大的消息,人們的歡樂情緒接著化為悲痛——這消息是可怕的,十分重大的——林肯遇刺了!4月14日,早已積憂成疾的56歲的林肯總統為了鬆弛一下,來到了福特劇院觀看一場喜劇表演。

刺殺林肯的凶手約翰·威爾斯·蒲斯一直在磨刀霍霍。蒲斯出身於美國戲劇界名門之後,他高超的演技一直是女性戲迷追逐的對象。但是蒲斯人在戲行,心憂國家,他在政見上毫不含糊,是一個堅定的南部聯邦的極力支持者。

內戰期間,蒲斯就糾合了一群人暗中活動,這些人包括他的兒時好友米切爾·奧勞夫林和薩姆·阿諾德,馬裏蘭州一個製造馬車的喬治·阿茨羅德,23歲的藥店員工大衛·赫羅爾德,前南部聯邦戰士路易斯·鮑威爾,還有一個曾經為叛軍提供過情報的約翰·薩拉特。這個組織曾經在華盛頓的一所公寓密謀了綁架林肯以交換南部被俘戰士的計劃,但這些計劃都像其他許多陰謀一樣,毫無結果。

林肯被刺的前兩三天,蒲斯幾乎天天酩酊大醉,他以前的那個陰謀組織支離破碎,隻剩下佩因、赫羅爾德和阿茨羅德了。

4月14日中午時分,他去福特劇院取郵件,無意中看到海報上說,林肯和格蘭特將出席晚上的節目,蒲斯一陣狂喜,立即召集死黨實施他們的最後計劃:阿茨羅德去刺殺副總統約翰遜,佩因和赫羅爾德去刺殺日漸康複的國務卿西華德,蒲斯自己去刺殺總統。

事情進展得並不順利:阿茨羅德喝醉了酒臨陣退縮,根本沒有去刺殺約翰遜。佩因和赫羅爾德倒進行得不錯,他們摸到了西華德家外麵,由赫羅爾德守在馬車上接應,佩因直接進了西華德家,他拿著一包藥,這也是早就策劃好的。

西華德的兒子告訴佩因,他的父親正在睡覺,現在還不能吃藥。但是佩因堅持要送藥進去,小西華德感到此人不可理喻,命令他立即滾蛋。由於害怕被看穿陰謀,佩因立即掏出了手槍,對準小西華德的頭部就是一下,可惜子彈竟然瞎火。佩因趕緊握緊槍,用槍托猛砸小西華德的頭,可憐的小西華德頭骨被打裂了。

總統喋血記

掃除了門外的障礙,佩因從包裹裏抽出一把大刀衝進了西華德黑暗的臥室,這時他才發現臥室裏除了西華德還有西華德的女兒和一個男護士。男護士見勢不妙,立即跳將起來衝向佩因,佩因掄起大刀就把他的前額砍破了,而西華德的女兒在驚嚇之餘也被佩因打暈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