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陰影:刺客史上的謎案(2)(1 / 3)

美國一些最好的專家對亞伯拉罕·紮普魯德拍攝的那個著名的8毫米膠片進行了修複。毫無疑問,子彈是從正麵射來,使肯尼迪的腦袋“像個成熟的西紅柿一樣”炸開(當時總統隨從中的一名摩托車手如此形容)。當時幾名證人證實,他們發現在總統車隊必經之路旁邊的斜坡柵欄後麵有可疑活動;另一些證人則說他們臥倒在地,躲避從那個方向射來的子彈。但是,這些證言先後被聯邦調查局和奉約翰遜之命調查肯尼迪遇刺案的沃倫委員會忽視了。

當時官方認為,射手隻有一人,他從位於總統轎車後的一個書庫的5樓開槍。然而,記者在調查中發現了其他資料,證明刺殺案確有陰謀。

案件發生後,肯尼迪被送到了達拉斯的帕克蘭醫院,查爾斯·克倫肖是當時的值班醫生。他說,“24740號病人”的整個右半邊腦袋都不見了,喉結下也受了傷。

他認為,這兩處是被從正麵射出的子彈所傷。12點52分,肯尼迪被宣布死亡。特工處的特工們搬走了屍體。他們說,這是新總統約翰遜的命令,要把肯尼迪屍體運回華盛頓。

1990年,貝塞斯德海軍醫院進行的屍體解剖照片被公之於眾,克倫肖醫生憤慨地說:“他的傷口被修飾過了。”在達拉斯與貝塞斯德之間發生了什麼事?

克倫肖醫生發現的傷口差異可以顯示出致命的子彈是從後麵射過來的,它是得克薩斯州麵部整容專家約翰·利格特的“傑作”。11月22日,這位天才的屍體香料防腐專家消失了24小時。而他回家之後,舉家搬到了遠離達拉斯的地方,住在一家汽車旅館裏,直到奧斯瓦爾德被宣告死亡後才搬回自己家中。因為這時他才可以確信自己不會被牽扯進去:殺害肯尼迪的凶手再也不可能說出自己的同謀了。

被卷入旋渦的副總統

比利·索爾·埃斯蒂斯是肯尼迪遇刺案的關鍵證人,他與約翰遜也非常熟悉。埃斯蒂斯曾是一位非常年輕的億萬富翁,得到過約翰遜的特別照顧。他說,在十幾年的時間裏,他以現金的形式給了約翰遜幾百萬美元,而他不過是竊取國家財產的貪汙網絡中的一分子。

1961年,當時的司法部長羅伯特·肯尼迪向他介紹了一樁買賣:提供一些關於約翰遜的消息,交換條件是讓他免於因稅務問題而受懲。

埃斯蒂斯情願坐牢,他的副總統朋友林登·約翰遜許諾很快會讓他出獄。但是,約翰遜沒有兌現承諾。因此很長一段時間內,埃斯蒂斯不輕易相信別人。他太了解馬克·華萊士了,知道“擋路鬼”們是如何被除掉的。於是,他用錄音機錄下了與別人的談話。

最重要的一次談話是在1971年,約翰遜的左膀右臂之一的克利夫·卡特告訴他:“是林登讓人殺了肯尼迪。”如今,為了事實最終能夠大白於天下,78歲的埃斯蒂斯決定開口。

“1959年是關鍵的一年。總統選舉臨近,林登決定設法獲得最終的正式提名。對於我們——他在得克薩斯州的支持者們來說,這是一種正常的、有計劃的雄心。作為參議院議長,他已經是美國最有權勢的人物之一。”接下來要做的是籌集選舉活動所必需的大筆資金。首先是在黨內,然後麵向其他陣營的反對者。

與得克薩斯州的其他納稅人一樣,埃斯蒂斯也收到了約翰遜發出的要求。隨後,卡特告訴了他以後幾個月的計劃。

“克利夫要求我籌集盡可能多的現金來充實林登的秘密經費。於是我籌集了幾十萬美元,並把這些錢各處都藏一點。我得承認,有一段時間,我開的殯儀館裏停屍室的櫃子就好像瑞士銀行的保險箱。一大筆現金是出售化肥籌得的。”

麻煩事出現了,約翰遜有了一個對手——約翰·菲茨傑拉德·肯尼迪。後者在民主黨和公眾中的聲望迅速攀升。1960年春季,當約翰遜陣營意識到肯尼迪的威脅有多大時,他們對現金的需求更加急迫了。

約翰遜周圍建立起了一個堅實的得克薩斯網絡,裏麵聚集了政治、金融、司法等領域乃至知識界的人物。然而,在戰後的美國,最有權勢的人物不是國家元首,而是無所不在、令人生畏的聯邦調查局局長J.埃德加·胡佛。

由於性格相近,趣味相投,再加上他們在華盛頓的住所相鄰,胡佛和約翰遜很快意識到,他們可以在更多的方麵合作,朝同一個方向前進。埃斯蒂斯說,這兩人之間的意氣相投建立在對金錢的熱愛之上。對他們來說,錢的來源相同:達拉斯的富人。除此之外,未來的總統與聯邦調查局局長還有一個共同愛好:色情製品。當時,色情製品市場屬於非法活動,是由黑手黨控製的。從事這種買賣成本低,利潤高,並有特殊功用:可以借此要挾、控製某些“著名”客人。

埃斯蒂斯解釋說:“林登和胡佛惺惺相惜卻又互相厭惡。他們互相需要對方,同時互不信任。出於謹慎考慮,他們分別搜集了對方的一些把柄,希望有朝一日能作為交換條件。由於林登掌握了胡佛的大量資料和照片,所以胡佛聽任約翰遜指揮。”

肯尼迪去世、約翰遜競選成為美國總統之後,民主陣營向約翰遜施加壓力,要求他擺脫日趨衰老的胡佛。但約翰遜修改了法律以保護胡佛。也正是因為約翰遜,胡佛得以終身任聯邦調查局局長一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