屍骨隨處可見,從中我們可以了解他們對屍體的使用方式也是花樣繁多。在某部老電影上,你可以看到一個國王的畫麵:他代表某一非洲國家,坐在頭蓋骨堆上,手裏拿著用腿骨製成的物品。這部電影極有可能取材於達荷美人。達荷美有一群婦女,她們的工作是專門用開水澆灌屍體,使骨肉分離。然後,把這些原材料送到建築師手裏,讓他們建造王座、修建高台、製作牆飾,等等。
在格祖發動政變之前,達荷美原本是奧約人的約魯巴王國的一個屬國。約魯巴王國的麵積比達荷美大很多,覆蓋了今天尼日利亞的大部分地區。它的人口數量是達荷美的10倍。由於都想獨占獲利豐厚的奴隸貿易,兩國成了競爭對手。他們深入內陸村莊抓捕男女老幼,然後,賣給海岸上的歐洲奴隸販子。
格祖上台之後,決定拒絕向約魯巴納稅,由此引爆了戰爭。也許,這場戰爭是女戰士隊伍擴張的原因,使她們從原來一支小小的戰鬥隊,發展為達荷美軍隊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某種程度上說,她們的發展壯大是時所必然。達荷美確實沒有足夠多的男戰士來阻擋數量遠遠超過自己的約魯巴軍隊的入侵。
選拔和訓練
女戰士要投身戰場、抓捕奴隸、處決囚犯,必須具備一定程度的堅韌性和聰明才智。雖然這些技能平時可以通過訓練培養,但是根據西方的記載,被招募的明顯是那些已經顯示出決斷和好鬥等行為特征的女人,如喜歡搗蛋和不聽使喚的傭人、不服從父母管教的女孩、通奸被抓或讓老公頭痛不已的女人。外國的囚犯隻要答應為軍團效力,就可以免死,並加入女兵隊伍。
女戰士入伍後,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割斷同過去的聯係,和其他同伴一起,住到皇宮大院。對於許多人來說,做到這一點並不難。畢竟,她們不過是用艱苦的勞作、短暫的生命來換取一種可能的榮耀。然而,這可能導致她們年紀輕輕就死去,而且,是死於血淋淋的殺戮。
另一個吸引女戰士的是,她們在豐人社會所受到的尊重。當女戰士走在街上的時候,前麵總有一個年幼的女奴隸,不住地搖鈴,警告男人們把視線移開,退到一定距離之外。甚至,哪個男人隻要看她一眼,就意味著死亡。因為每一位女戰士都是,至少名義上是國王的妻子。19世紀中期,一名歐洲遊客用憤怒的筆觸描寫了當時的情形。當時,他來到一座豐人的城市,路上不斷碰到手裏拿著鈴鐺的一些女戰士,因此,不得不放慢腳步且無法直行,因為他必須不停地左躲右閃。當一名女戰士也有不利的一麵,她們必須放棄所有性愉悅,而且,不能生兒育女。國王堅持要女戰士保持貞潔。她們似乎也極有可能都保持著處女身,因為她們每一個人都是國王的妻子,一旦被發現偷情,將同情人一道被處死。
大量歐洲人親眼目睹過女戰士操練的過程。她們和男戰士分開訓練,但要求卻同樣嚴格。她們必須練習行軍、射擊、刺殺,以及設圈套迷惑敵人。她們穿著各異,但通常上身都是短束腰外衣,下身是褲腳剛好觸及膝蓋上方的褲子。身上的一根帶子把所有用具捆在一起,上麵掛著子彈和火藥盒子。大多數女戰士的帽子上都有鱷魚標誌,這是她們勇猛善戰的標誌,看了讓人膽戰心驚。
有趣的是,達荷美人在戰鬥中攻下一座軍事重鎮後,都要按照相似的模型仿建一座,用於向外人——通常是歐洲人——展示她們取得的勝利。當然,也用於軍事訓練。如果建造的規模更大一點的話,達荷美人還會重新演示她們如何打一場勝仗:首先,她們發布攻擊令;接著,暫時遭到挫敗;最後,取得戰鬥的勝利,把“戰俘”拖到國王的麵前。當然,這有一點儀式的成分,但卻能在戰術上訓練這群婦女,向她們灌輸戰鬥精神。
18和19世紀期間,大多數達荷美女戰士最喜歡的武器是燧發步槍,盡管1894年在她們最終被法國人擊敗之前,就已經擁有後膛填裝的來複槍。用這種步槍,她們可以在30秒之內朝四周射擊一圈,射擊的速度相當快。有一次,格祖國王邀請英國人鄧肯前來觀看女子步槍部隊的閱兵儀式。這些女戰士手握一次裝兩到三發鐵球的丹麥或英國長式步槍,朝著一排活的動物連續射擊,以驚人的命中率擊斃山羊和鴨子。
更讓人望而生畏的可能是她們手中的刀。她們的主要武器是一把短劍,大約50厘米長、10厘米寬,看去像一把彎刀或砍刀。比這更嚇人是那把巨大的剃刀。探險者理查德·莫頓把它叫做“移動斷頭台”。它大約75厘米長,平時折疊在黑色木製手柄裏麵,有點像現代彈簧小折刀,隻要輕觸隱蔽的彈簧,刀鋒立刻就彈出來。女戰士們可以用雙手握著刀柄,左右橫掃,殺傷力相當大。
女戰士軍團依據不同的武器種類,圍繞各自的專長而組織起來:有剃刀軍、步槍軍、弓箭手等。在達荷美軍隊中,她們逐漸占據重要地位,但保留自己的女性長官,並且,隻對這些長官負責。這些女戰士對男人唯一的忠誠是指向國王的。
同約魯巴人的戰爭
格祖國王在統治達荷美的40年中,大多數時間都用於同約魯巴人以及達荷美周圍許多與約魯巴人結盟的小國的戰爭中。19世紀20年代,約魯巴人派使團會見格祖,詢問他拒絕納稅的真正原因。格祖的反應是把使團一個成員的頭砍下。他的意思再明白不過了。約魯巴人發動進攻,但被格祖擊敗。
在戰爭早期,格祖不輕易讓女兵參戰。後來,也許是因為兵力短缺,他們把大量女戰士投入到同約魯巴人的同盟馬希人的戰鬥之中。女戰士們攻克了許多市鎮。其中的一個重要勝利是占領了馬希人的肯戈洛鎮。這個鎮坐落在一座讓人望而生畏的山上。它的三麵都是懸崖絕壁,第四麵是石頭砌成的壁壘。女戰士們爬上壁壘,占領了宮殿。這個勝利被刻在了格祖宮殿的浮雕上。從浮雕上可以看到,在勝利的時刻,女戰士升起一麵旗幟或者割下一名馬希人俘虜的頭。
1840年,達荷美軍隊對馬希人的一個更大的貿易中心阿塔克帕米發動了進攻,但失敗了。多虧這些女戰士,軍隊才重新振作起來,這場失敗才未導致士兵潰逃。9年之後,她們對同一地方發動了又一次攻擊。這一次,她們勝利了。隨後,爆發了一場有趣的爭執——就誰的功勞更大的問題,女戰士和男戰士在格祖國王麵前發生激烈的爭論。一個在場的英國人記下了當時的情形。他說,一個名叫阿克帕杜姆的女戰士聲稱,由於一些男戰士離群走散,導致女軍團的側翼遭到馬希人的進攻,她們不得不奮力挽救局麵。格祖讓雙方鬥了一陣嘴之後,才平息他們的爭論。顯然,他很清楚男女軍人相互之間存在競爭的重要性。
但是,真正使女戰士引起歐洲人乃至世界上更多人注意的是兩場雖然不成功卻如詩史般的戰役。在這兩場戰役中,格祖國王的女戰士發動對約魯巴人阿貝奧庫塔鎮的進攻。阿貝奧庫塔是一個相當大的貿易市鎮,位於現在的尼日利亞境內。19世紀50年代早期,它的人口估計達到50000人,其中包括聖公會的傳教士。阿貝奧庫塔的約魯巴人被稱為“易格巴”。有一次,他們偷襲並且打敗了達荷美軍隊,導致很多女戰士陣亡。他們還奪取了格祖國王專用的椅子和上麵懸掛著護身符的雨傘。一場戰爭由此爆發。
兩位英國軍官——顧問官約翰·比克羅夫特和皇家海軍軍官費雷德裏克·福布斯——聽說達荷美人將襲擊阿貝奧庫塔,便於1850年6月在達荷美首都拜訪了格祖。格祖國王建議他們,讓傳教士離開阿貝奧庫塔。在訪問期間,這兩位軍官聽到達荷美女戰士在高唱一首歌,敦促國王允許她們前去攻打阿貝奧庫塔鎮。
英國人沒有聽從格祖國王的建議。他們下定決心要保衛阿貝奧庫塔,使它免遭達荷美人的攻擊。1851年3月,格祖以16000人的兵力進攻阿貝奧庫塔。其中,女戰士就有4000人。這一次,她們的攻城任務相當的艱巨。這個周長16公裏的城鎮周圍是高高的泥牆和一條填滿荊棘、灌木的溝壕。在英國武裝支持下,阿貝奧庫塔建立了一支15000人的軍隊。這些英國人從城裏的一座山上觀望達荷美人的進攻——也許,他們是最早親眼目睹這些女戰士如何發動集體進攻的歐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