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八:養雞(1 / 1)

我承認,我不是有出息的孩子,可也算是個“顧家”的孩子。

大院地處城鄉結合部,三麵是莊稼地,印象裏是一派田園風光。和現在不同,夫妻雙雙打拚供養一個寶貝,那陣是一人上班養活一大家子,在家賦閑的主婦和孩子便想方設法找點營生添補家庭日常開支。大院裏戶戶獨門獨院,為家庭飼養業提供了空間。

我們家住9排1號,前麵是8排朝南正對著莊稼地,為他們擴展庭院提供了廣闊空間。8排1號是大力家,有三間正房一個小二百平米的大院子,院子裏有兩棵大榆樹兩棵棗樹。一家三口,大力做了十多年的獨生子。因為他媽身體不好,不像9排2號的老五家,他媽一鼓作氣,男男女女養活了9個孩子,生了多少不清楚。

大力她媽在大力上中學的時候才給他生了個小弟弟……

……

女人生育,大人孩子都需要補充營養。當時不像現在,牛奶敞開供應。訂奶不僅用錢還得有單位或大院居委會的證明,具體怎麼訂上我不大清楚,確實喝過一陣,還天天到馬路東邊的奶站拿奶——挑瓶底薄兒,上邊滿的拿,為了多出一口半口的牛奶。

大力家不用訂就有奶,他們家養了三隻羊,為小力和他媽提供羊奶。大力每年夏天都打草,喂羊,為羊準備過冬的飼料……

記憶裏三隻羊就拴在大力家院子裏的大樹邊,我和小丫常到大力家喂羊。還看過繈褓中的小力,隔著窗玻璃遠遠地望了一眼——皺巴巴的一團肉球……

“跟你娘的鳥窩掏出的家雀一樣,眼都睜不開。”從大力家出來,我對小丫說。

“破孩子就會哭,養他幹嘛——炸著吃算了。”小丫直接把小力當剛孵出來的家雀了,說得舉重若輕,我也不覺得她歹毒。

……

我們家院子沒大力家那麼大,養不了羊。我大表姐在院角蓋個雞窩圈了雞欄,養了十多隻雞,我打雞菜。野地裏有一種專門喂雞的菜,或者到菜地撿白菜棒子,剁剁和上棒子麵兌點水一攪拌,往雞盆裏一到咕咕一叫,雞們就會圍攏了來。也常把雞撒出去讓它們自己刨哧覓食,夏秋之際我還逮蚱蜢等昆蟲給雞們改善夥食……

雞跟小孩子一樣,自覺不會跑太遠,到點也知道回家。

記不清養的什麼雞,也許是接地氣的緣故,那陣養什麼活什麼,還沒少下蛋。每當母雞咯咯噠地從雞窩裏出來,便急不可待地奔過去將手伸進雞窩,抓出熱乎乎的雞蛋。喜慶勁兒就像中了頭彩。

小學五年,雞們一撥撥上崗下崗,而我能在上學淘氣之外堅持下來養活一大群雞,似乎也說明我不是就知道傻淘的孩子。

母雞下蛋,公雞打鳴。大院裏養公雞的少,我養的公雞是因為我大表姐挑雞仔走了眼。

行文至此突然有所感悟,當時的大人沒有鬧鍾手機響鈴提醒,上班還不遲到。當然,我爹娘上班遲到不遲到肯定不會跟我說,可每天老媽起早給我做早點,看著我背上書包出家門,確是十幾年如一日。印象裏,我上學真沒遲到過,除非有意逃學。八成得益於那個年代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歇的好習慣,適應了自然生物鍾。

現在不行,別說八零後,像我這種根本不知時尚的半大老頭都做不到。基本是晚睡晚起,上班上三四個響鈴偶爾還遲到。一覺醒來,八點半的時候也有,先伺候兒子上學,他一出門趕緊給老師發短息:對不起老師,我響鈴沒響。

老師很快回了短信:知道了。上自習時給您家裏打過電話……

兒子上初中時的老師是八零前後,東北人,很敬業,有點大大咧咧的那麼一個女子。當時她還沒結婚,在學校附近和同學合租單元樓。老師也有睡過頭的時候,她不說響鈴沒響,說防盜門鑰匙找不到了,和她合租的同學把自己的鑰匙放在包裏,用她的鑰匙鎖好門帶走了。要求調課……

……

扯得有點遠,接茬說公雞……

在當時,公雞是小小子的夥伴,尤其有一身光亮羽毛,大雞冠子的公雞,昂頭挺胸一副傲世天下的氣派。抱在懷裏也覺得體麵,和八零後開輛蘭博基尼差不多。

大孩子有鬥雞的,雙方相距大概兩米距離,雙手抱住各自的公雞,一送一送地相互挑逗,逗到一定階段兩人同時撒手。人閃到一邊,雞掐了起來,跟鬥蛐蛐差不多。我喜歡看,但不舍得讓自己的雞上場參戰。說實話,我抱著公雞的時候不多,顯唄顯唄而已。不敢找大孩子,怕他們搶走給我的破雞撇房上去。隻能找小丫,可小丫也不買賬。

“也不敢掐架,破雞宰了算了。”小丫說的是心裏實話。我媽要燉雞,她肯定會聞著味來串門。也難怪小丫頭饞,那年月,一年能吃上兩次雞肉嗎!

我當時隻覺得她討厭,反唇相譏:“養你娘的兔子幹嘛,又不下蛋。”小丫和她二姐養了十多隻兔子,天天打兔草。

我和我大表姐說過:小丫她們家養兔子肯定能賣錢,小破丫頭就是不告訴我,怕咱們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