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張自忠(4)(1 / 3)

對於如何鞏固河防,有兩種意見:一種意見認為180師沒能趕到方家集,接應計劃落空,我兵力單薄,應及時帶領74師和騎9師回到西岸,沿河把守;另一種意見認為,應留在河東,堅持外線積極防禦。理由是:河東戰事正烈,我三個主力師尚在與敵鏖戰,此時總部撤回河西,將會產生怎樣的影響?此其一。其二,若回師西岸,沿河消極防守,兵力還是不夠。其三,留在河東與敵周旋就是最好的防守,隻要我們堅持河東,敵軍就不敢輕易渡河;倘若渡河,我可趁機截其後路,反對我有利。

張自忠權衡利弊,毅然決定留在河東,與敵周旋。

15日下午4時許,張自忠率部到達南瓜店以北的小山村溝沿裏。

到達溝沿裏,張自忠命馬貫一率74師443團、444團在南瓜店以東占領陣地,向東及東南警戒,並以一部占領兩乳山東西一線,維護南瓜店至宜城間交通;440團占領毛家灣左右一線,對西北警戒。部署完畢,張自忠即給蔣介石發電,這是他生前發往重慶的最後一封電報:

一、職昨率74師、騎9師及總部特務營與南竄之敵約5000餘名血戰竟日,創敵甚重,晚間敵我相互夜襲,複激戰終夜……我各部繼續六七次之血戰,犧牲均亟重大,但士氣仍頗旺盛,現仍在方家集附近激戰中。二、我38師、179師昨已將新街敵數百名擊潰,當將新街克複,現仍繼續向南追擊中。三、據報,殘敵一部約千餘人因被我各處截擊,現企圖沿襄河東岸南竄,現38師、179師努力截擊中。謹聞。職張自忠叩。

馬貫一到達南瓜店後,曾同440團團長鄭萬良會麵。鄭說:“看情況我們要吃包子了!”馬說:“你怎麼不趕快向總司令報告呀?”鄭伸伸舌頭:“誰敢跟他說呀!”

其實,張自忠對此已有判斷,隻是未動聲色而已。他察覺到大家的緊張心情,就把總部人員、手槍營和七十四師主要幹部集合起來,對大家說:“我們已陷入敵人的重圍,情況是相當吃緊了,不過隻要不離開隊伍,總有辦法。大家無論如何,務必鎮定,不要緊的,我張自忠始終和大家在一起,在任何情況下,也決不離開隊伍!”接著,又傳令:“今後凡夜間行軍,打手電的、吸煙的,槍斃!不守秩序的、吵鬧的,槍斃!落了隊的,不要!不許談話,不許咳嗽!”

此時,張自忠手中可戰之兵僅1500餘人,而包圍之日軍則有五六千人,局勢之險峻可想而知。傍晚,他致電黃維綱師長,令他率38師由新街前來解圍。鑒於38師距離較遠,且為當麵之敵所糾纏,能否及時趕到沒有把握,張自忠又致電樊城之第11集團軍總司令黃琪翔請援,但未見答複。

夜裏,張自忠住宿於一個叫餘大保的農戶家。由於連日來缺乏飲食,多以農田裏的蠶豆充饑,他的舊病痢疾複發,腹瀉不止,加之睡眠不足,勞累困乏,他消瘦了很多。然而,就在處境險惡、身體不適的情況下,他仍把百姓的疾苦記在心上。到幾戶人家走了走,看到村民一貧如洗,當即叫副官給全村每戶發10塊現洋。

5月16日,戰鬥首先從西邊毛家灣旁的小山子開始。此地距溝沿裏不過1000米,中間隻隔兩個小山包。守在這一線的是440團。

張自忠剛剛睡下就被驚醒,立刻起身帶領李文田參謀長、張敬高參、蘇聯顧問和幾個隨從副官到溝沿裏後山上觀察。日軍很快攻占了兩個小山包。張自忠命440團預備隊增援上去,奪回第二個山包。日軍又幾次衝鋒,均被擊退。戰至日出時,440團第一道防線終於被突破,日軍攻占溝沿裏西北製高點牛肋巴骨山,居高發炮,溝沿裏直接暴露在敵火網之下。與此同時,東線之敵攻克兩乳山,以重炮向我前沿陣地轟擊。張自忠遂將總部東移至杏仁山旁的陳家灣。

從5月3日以後,張自忠與外界聯絡之有線電報、有線電話均告中斷,隻有全部依賴無線電通信。日軍第11軍通信部隊根據我方電台以不同頻率向各方發報的情況,判斷張自忠總部就在溝沿裏附近,並於16日上午9時將這一情報通知日軍第39師團長村上啟作。村上頓時緊張起來,急忙調集五六千人和大批飛機、火炮,向溝沿裏合圍。

上午10時許,日軍步兵猛攻溝沿裏,440團退守石龍崗,隔山溝與敵相持。東麵,從方家集越過十裏長山之敵,與進入罐子口之敵相呼應,從東西兩麵夾攻我74師羅家窄屋陣地。日軍攻勢一浪高過一浪,敵我往返衝殺,陣地失而複得四次,戰況異常慘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