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迪威重回臘戍之時,中國遠征軍的前哨第200師,已在東籲以南地區與日軍發生戰鬥。日本第15軍占領仰光後曾稍作休整,隨即便兵分兩路開始北犯。西路第33師團,沿伊洛瓦底江右岸向英軍進攻;東路第55師團沿錫唐河穀地和仰光至曼德勒的中央鐵路向中國遠征軍逼近。後者是日軍的主要攻擊方向,日軍司令阪田祥二郎中將率指揮部在第55師團之後跟進。3月19日,第55師團先頭部隊進入遠征軍第200師在普尤設立的前沿警戒陣地,中國軍隊以突然的出擊給日軍以重大殺傷,由此打響了遠征軍入緬作戰的第一仗。20日,日軍調集兵力向第200師的防禦陣地發動了大規模進攻。
聽完臘戍參謀團關於前線戰況的彙報,史迪威立即簽發了他的第一號作戰命令。命令第5軍第200師堅守東籲防線,掩護軍主力展開;第5軍新22師立即由曼德勒開赴彬文那以南地區,準備支援第200師作戰;第5軍第96師由臘戍開往曼德勒,作為總預備隊;第6軍第93師、第49師和暫編第55師一部,在薩爾溫江東岸之景棟、孟板、莫契一線占領陣地,監視泰國境內的敵人,並掩護第5軍東側安全;第6軍暫將55師主力交由第5軍指揮,配合東籲防線的作戰。待全軍完成部署,相機向日軍發起反攻。命令發出後,史迪威連夜趕到眉苗的指揮部。
22日一早,他從眉苗出發,前往第5軍設在漂貝的指揮部。第5軍是遠征軍最精銳的一支部隊,在目前的部署上又處於最重要的位置,軍長杜聿明還身兼遠征軍代理司令長官,這個軍的作戰情況如何,直接關係到遠征軍的戰役全局。
史迪威上次來緬甸時,曾經對杜聿明產生了很好的印象。他知道杜聿明曾率領第5軍血戰昆侖關,給日軍王牌第5師團以沉重打擊。他認為杜聿明精通戰術,有旺盛的進攻精神,隨時準備作戰,是個優秀的指揮官。但他隻看到了杜聿明的一麵,而沒有看到另一麵。
杜聿明畢業於黃埔軍校第一期,參加了黃埔係的核心組織“複興社”,是最受蔣介石信任和賞識的軍事將領之一。1932年國民黨組建第一個裝甲兵團,他出任了團長;1938年,在該團基礎上編成第一個機械化師——第200師,他晉升師長;同年底,第200師擴編為第5軍,他又在不久榮任軍長。第5軍是國民黨的王牌,蔣介石的嫡係,也是杜聿明起家的老本。初入緬時,蔣介石讓他統一指揮第5、第6兩軍,隨後又擔任遠征軍代司令長官,他十分得意地把自己看作遠征軍的統帥。對於史迪威的到來,他的戒慮與不滿比蔣介石有過之而無不及。
3月4日,蔣介石在臘戍第一次告訴杜聿明,要他聽從史迪威的指揮。杜聿明馬上機敏地問道:“如果史迪威的命令不符合校長的決策,那該怎麼辦呢?”蔣介石回答說:“你直接打電報向我請示後再說。”事後,蔣介石似乎覺察到了杜聿明對史迪威的不滿,又給他寫了一封親筆信,要他必須“絕對服從”史迪威的指揮。3月11日和21日,蔣介石又兩次致電遠征軍,規定了史迪威的指揮權,但杜聿明仿佛摸透了蔣介石的心思,始終並沒有把史迪威放在眼裏。
3月14日,杜聿明以中國遠征軍“統帥”的名義拜會了眉苗的英國總督。多爾曼·史密斯兩天前剛剛接待了史迪威,他對又出現一位“統帥”感到大惑不解。杜聿明露出一絲狡猾的微笑回答說:“噢,閣下,那位美國將軍隻是自己把自己看成統帥,而實際上並非如此。你知道,我們中國人認為,要讓美國人參加到戰爭中來的唯一辦法,就是給他們一些名義上的指揮權。隻有我們掌握住實權,他們才不致幹出太多的傻事來。”
這一切史迪威當時並不知曉,他在第5軍軍部仍然躊躇滿誌地向杜聿明說明了他的部署和作戰意圖。杜聿明同意把新22師調往彬文那以南地區,支援第200師作戰。可是幾天過去了,新22師仍未到達指定位置。史迪威開始懷疑杜聿明在“玩弄詭計”,陽奉陰違地抵製他的命令。
第200師在東籲地區的阻擊戰打得十分艱苦。日軍在空中和地麵炮火的支援下,向東籲正麵防線發動了一次又一次的猛烈進攻,並且派出部隊向兩翼迂回。其左翼一路攻占了東籲西北約8公裏的克永岡機場,切斷了200師的後方聯絡。全師官兵在戴安瀾師長的鎮定指揮下,抱著與陣地共存亡的決心,繼續堅持戰鬥。
史迪威在漂貝、曼德勒、眉苗之間來回奔波,一麵監督前線作戰,一麵不斷催促後續部隊的開進。3月27日,新22師終於全部到達距東籲前線約30公裏的耶達謝。史迪威一再要求新22師立即發起攻擊,但是杜聿明和師長廖耀湘仍然遲疑不決。情況緊急,時不我待,史迪威隻好連夜趕往眉苗,要求參謀長林蔚向杜聿明下達進攻命令。林蔚在史迪威的壓力下,終於接受了這一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