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太宗即耶律德光,耶律阿保機的次子。在阿保機的三個兒子當中,他和長子耶律倍都很受阿保機的喜愛,但耶律德光更像他的父親,在阿保機四處征戰的時候,耶律德光都跟著出征,因此立功甚多,一直到後來平定渤海國,都有所建樹。所以同樣有勇有謀的母親述律後才對他另眼相看,在繼承皇位的問題上全力支持他,反對喜歡漢族文化的長子耶律倍繼位。
處心積慮保皇位
耶律德光在即位之初,就花了大量的精力來鞏固他的帝位。由於他是在母親的支持下才得以即位的,而有些大臣卻不太支持他,特別是他的哥哥耶律倍更是不服,因為阿保機當初是將耶律倍立為太子的。所以耶律德光一直將哥哥當成他最大的政敵,采取一係列措施來鞏固自己的帝位,直到耶律倍逃到了後唐。
首先,遼太宗耶律德光加強了對軍隊的控製。他經常檢閱侍衛親兵、各部族及各帳軍隊,以此來充分控製軍權,防止異己勢力在其中滲透,從而在根本上鞏固自己的權勢。
其次,對於耶律倍管轄的渤海國也嚴加防範,為了削弱渤海國的力量,他趁耶律倍離開屬地到京城的有利時機,將渤海國大量的居民遷移到其他地方,渤海國土地麵積大大縮小了,而政治中心遷到離契丹很近的地方也利於監視控製。
為進一步防範哥哥,遼太宗又兩次去耶律倍的府上,表麵上做出兄弟和好的樣子,實際上是進一步了解情況。當耶律倍住在京城的時候,遼太宗又趁機去渤海國,目的是為了拉攏耶律倍的屬下,為他充當耳目,對付耶律倍。等耶律倍和他的屬下們要回渤海國時,遼太宗又抓住時機把他的屬下們召進宮裏設宴招待,其實也是為了進一步拉攏他們,分化耶律倍的力量。不久,在母親的支持下,遼太宗又使出狠命的一招,將弟弟李胡立為皇太弟,作為皇位的繼承人。耶律倍在弟弟的一次次明裏暗裏的進攻下,終於無法再忍受下去,也為了避免以後有什麼不測,就渡渤海投奔了後唐。遼太宗費盡心機,終於達到了目的。或許契丹人的政治經驗還沒有漢族人那麼多,心也沒有那麼狠毒,畢竟是將哥哥逼走了,沒有直接設陰謀將他殺死。阿保機當初也是如此,沒有在兄弟們第一次反叛時將他們殺死,而是赦免了他們,直到後來才殺了一些人,但對於首犯也沒有斬首,而是處以杖刑。
曆史詞典
洗妝台
洗妝台,據說是遼道宗皇後蕭觀音的梳妝場所。蕭觀音為奸臣耶律乙辛所害,懸梁自盡。洗妝台也就成為了緬懷這位才女皇後的遺跡,許多詩人都曾以洗妝台為對象,發述古之幽思。其中最為著名的是清代詞人納蘭性德寫的《台城路·洗妝台懷古》:“六宮佳麗誰曾見,層台尚臨芳渚。露腳斜飛,虹腰欲斷,荷葉未收殘雨。添妝何處。試問取雕籠,雪衣分付。一鏡空蒙,鴛鴦拂破白去。相傳內家結束,有帕裝孤穩,靴縫女古。冷豔全消,蒼苔玉匣,翻出十眉遺譜。人間朝暮。看胭粉亭西,幾堆塵土。隻有花鈴,綰風深夜語。”雖然有人說這首詞是納蘭性德對妻子的懷念,但是從字裏行間可以感受到,納蘭性德對於蕭觀音是十分欽敬的,詞的哀婉纏綿,恰恰是對這位才女皇後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
承父業爭霸中原
在鞏固了自己的帝位之後,遼太宗開始繼續父親阿保機的事業,向南用兵,爭霸中原。契丹從阿保機開始就想把疆土擴展到黃河岸邊,進而擁有黃河以北的大片領土。但中原的勢力一直抵製契丹的入侵,所以,契丹用兵時總是趁中原幾派勢力相爭時打著支援一方的旗號的。在後唐統治時期,尤其是後唐明宗時期,中原比較穩定,再加上後唐的軍隊號稱鴉軍,都穿黑衣,戰鬥力也很強,而契丹是以民為兵的,沒有專門的野戰軍,所以在和中原兵作戰時總是吃虧。因此,遼太宗的勢力再大,也要等到中原出了變故時乘虛而入,收漁人之利,單純的宣戰和正式決戰很難取得成功。所以,遼太宗南下中原一直等到了李嗣源死後,而且是石敬瑭主動求救時才敢出兵,後來滅後晉也是由於後晉將領投降撿了個便宜。
石敬瑭和後唐末帝李從珂發生矛盾之後,石敬瑭為保住自己的勢力,稱帝登基,隻得向遼太宗求救。等待已久的遼太宗喜出望外,看到石敬瑭誘人的條件,趕忙親自出兵相救。立石敬瑭為大晉皇帝,自己則得到了一大塊肥肉,不費吹灰之力將早就渴望的燕雲十六州收入契丹的統治範圍,而且每年還接受大批的布帛貢獻。但遼太宗這塊意外的肥肉也隻品嚐了十來年的時間,最後他還把命丟在了中原。
三戰滅後晉
不管以後怎樣,遼太宗畢竟將燕雲十六州弄到了手,下一個目標就是繼續南下,將邊界推進到黃河岸邊。石敬瑭死後,石重貴繼位,後晉態度的變化給遼太宗用兵提供了良機和充分的借口。同時,幽州的趙延壽也想像當年石敬瑭那樣當個皇帝,勸遼太宗乘機進攻。後晉將領楊光遠也暗通契丹,說後晉違背盟約,正好借機出兵,而且後晉境內發生了大的災害,軍隊死亡過半,隻要出兵,就能一舉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