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國最後一座城池的守衛者郭蝦蟆,其善射和不屈的民族氣節可謂彪炳史冊,功照千秋。
世代忠良
郭蝦蟆(1192~1236),會州(今甘肅靖遠南)人,一說名郭斌。他家世代為保護家園的射手。金宣宗時,他與兄祿大都以善射而應募從軍。興定初年(1217),祿大因軍功卓著,被遙授同知平涼府事兼會州刺史,進官一階,賜姓顏盞,鎮守會州,蝦蟆隨兄在軍中。興定四年(1220),西夏攻會州。祿大遠遠望見西夏帶兵的將領和馬均披掛金甲,出入陣中,距其大概有200餘步。祿大遙發一箭,正中將領咽喉。又射一人,箭貫穿他的雙手,釘在樹上,西夏軍為之震駭。
後因寡不敵眾,會州城被攻破。祿大和蝦蟆都被俘虜。西夏人看他們箭術了得,把他們關起來。兄弟倆均誓死不屈。金廷知道這一情況後,特加嘉獎,但是不知道他們是否還活著,隻好破格任用祿大的兒子伴牛官一階,授巡尉職,以表彰他們兄弟的忠誠。
其後兄弟倆打算伺機逃往會州,拔掉自己的胡須,被發覺,祿大遭夏軍殺害,蝦蟆獨自逃歸。金主感念祿大的忠誠,特下令再次升遷其子,遙授會州軍事判官,蝦蟆遙授鞏州(今甘肅隴西)鈐轄。諫議官請求嘉獎、任用祿大的弟弟,於是升遷蝦蟆官兩階,授同知蘭州軍州事。
神射立功
興定五年(1221)冬,西夏侵犯金國定西,蝦蟆領兵擊敗西夏軍,斬首700,獲馬50匹,以此戰功升遷同知臨洮府事。
元光二年(1223),西夏人步兵和騎兵,一共幾十萬攻打鳳翔(今屬陝西),情況緊急。元帥赤盞合喜以蝦蟆總領軍事。蝦蟆跟從赤盞合喜巡城時,看到護城河外一名西夏將領坐在胡床上,以為箭力無法到達,故意做出蔑視守城者的樣子。合喜指給蝦蟆看,問他能否射殺這個人。蝦蟆測量一下遠近,說:“可以。”蝦蟆平時射擊,慣於射擊敵人腋下護甲無法掩蓋的地方,射無不中。隻見蝦蟆開弓、搭箭,等那名西夏將領一抬肘,一箭將他射殺。守城將士士氣大振,西夏軍則驚駭莫名。
西夏軍退去後,蝦蟆被遙授靜難軍節度使,很快又改通遠軍節度使,授山東西路斡可必剌謀克,金廷派使者加以賞賜,並在各郡宣揚他的事跡。自熙宗罷漢、渤海人猛安謀克後,隻有女真、契丹、奚等族高官顯貴才能授猛安謀克世爵。金宣宗末年,為嘉獎戰功卓著的將領,漢、渤海等各族人皆可授此世爵。故郭蝦蟆受此殊榮,並遍諭緣邊諸郡。
這一年冬天,蝦蟆與鞏州元帥田瑞攻取會州。蝦蟆率領騎兵500,身穿紅色的衣服,從會州南山而下,西夏軍倉促應戰,仰望他們誤以為是神兵天將。城上有士兵在懸風版後舉手的,被蝦蟆一箭射去,手、版俱穿,又射死數百人。西夏軍震恐,於是出降。會州被西夏占據了近4年,這時才被收複。
正大元年(1224),田瑞據鞏州叛金。哀宗詔陝西兩行省共同討伐他。蝦蟆率領士兵首先登上城牆,攻破鞏州。田瑞開門逃跑,為他的弟弟田濟所殺。這一戰,蝦蟆斬首5000餘級,因軍功,被遙授知鳳翔府事、本路兵馬都總管、元帥左都監兼行蘭、會、洮、河元帥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