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後,日本政壇風雲變幻,尤其是首相一職更是如走馬燈般迅速變換,甚至有些首相在位幾個月就因出現政治醜聞而下台。在眾多首相中,很多都是走的依附美國的“親美路線”,大平正芳卻是獨特的一位。他當政期間,日本政界同中國高層曾經多次友好互訪,且大平正芳本人也曾來過中國,同中國的領導人友好會談,他為發展中日友好關係作出了重要貢獻。
從幕後到前台
大平正芳出生於1910年,家在阿山脈伸向瀨戶內海深處,一個叫豐濱鎮的地區。父親是一名自給自足的農民,曾經擔任過村子中的村議員和水利代表等閑職,在村中頗有信譽,是一個性格爽朗、樂於助人的老好人。母親和大部分沉默寡言的農村婦女不同,性情豪爽,長於交際,是個很好強的農村女性。大平正芳還有幾個哥哥姐姐,一家人生活在偏遠的村莊中,日子雖然清苦,但是其樂融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大平正芳一邊上學一邊做農活,每天和兒時的玩伴一起嬉鬧、遊戲,生活無憂無慮。大平正芳幼年時安靜內向,既不是才華橫溢、人見人誇的高才生,也不是無可救藥的頑童。每年元旦時候喝屠蘇酒,男孩節的時候掛鯉魚旗,父母從來不對他有過多的苛責。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大平正芳度過了自己的少年時代。大平正芳在自己的回憶錄中也說:“平淡的少年時代是他最值得回憶的幸福時光。”
大平正芳從一橋大學畢業以後,經過老師和同學的介紹,進入日本大藏省工作。由於在一橋大學經濟學部打下了良好基礎,大平正芳在工作中將各方麵事情都處理得遊刃有餘,又因為其處世沉穩、頭腦靈活、不拘一格,所以在大藏省有很好的口碑,他本人的職位也上升得很快。由於自己在一橋大學時的老師和朋友有很多是政界高官,在大學時候積攢的人脈也漸漸地顯現作用。再加上自身能力和出色的交際能力,使他很快成了一顆實力派的政治新星。
轉眼間,日本進入了經濟快速發展階段。當時的首相池田勇人提出了《國民經濟倍增計劃》,將日本經濟發展帶進了快速發展的軌道,當時的大平正芳是首相池田勇人麾下的得力幹將,他先後任職外務大臣等重要官職,在外交路線中走出了鮮明的日本特色,使日本在國際上廣受好評。尤其是在處理大國關係上,大平正芳總是能巧妙地斡旋,促進事情的圓滿解決,讓首相池田勇人沒有後顧之憂,集中精力搞經濟建設,所以,稱大平正芳是“幕後英雄”一點也不為過。
在池田勇人宣布內閣解散以後,大平正芳在幾年內沒有重要的工作,在家賦閑了一段時間。但是在這段時間內,他並沒有真正地閑下來,依舊每天堅持讀書,每天關心國家大事。在曆任首相中,大平正芳都是最酷愛讀書的首相,他經常出入各書店、圖書館,尋找喜歡的讀物來填充自己。他涉獵廣泛,不僅讀本國的著作,而且還樂於讀中國和歐美等國的長篇巨著。他並不死讀書,對讀過的每本書都有自己的想法。有的社會學研究者經過研究發現,每篇大平正芳在公開場合的演講文都堪稱完美,不僅充滿著思辨的思維,而且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大平的演講具有自己獨特的風格,給人以沉穩、睿智的感覺。
在賦閑的三年中,池田勇人、河野一郎等政界明星相繼去世。在日本政界中,曆來講究論資排輩,這一次,大平正芳又被推上了風口浪尖。先是當時的首相佐藤榮作請大平正芳出山,擔任政調會長(主持政策製定的關鍵職務)。在任期間,他妥善地處理了國家對農民糧食征收的問題,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政績。後來大平正芳組閣上台,成為新一任的日本首相。
為中日友好努力
大平正芳上台後,積極推進發展與周邊國家的友好關係,並且著眼發展中日友好關係。1979年12月,大平正芳乘坐專機訪華,受到了中國領導人的熱情接待。當時中國國家領導人華國鋒負責接待大平正芳首相及其夫人一行,兩國的高級領導人在中國人民大會堂熱情座談,表達了對兩國友好發展的構想。晚上,中方又舉辦了熱情洋溢的歡迎晚宴,款待遠道而來的客人。大平正芳的這次中國之行,為雙方以後建立良好的邦交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大平正芳在訪華中,還特別同中國領導人鄧小平舉行了會談,探討日本對中國進行大規模援助的問題。兩人的親密合影被珍藏至今,後人親切地稱這二人為“大平小平”。
大平正芳出任首相時,恰巧是日本由經濟高速增長期轉入低速增長期的一個拐點的敏感時期,日本社會的老齡化問題、社會保障問題日益凸顯,大平內閣也麵臨著巨大的壓力。1980年,大平正芳積勞成疾,死在任上。
大平首相為了日本國計民生操勞了一生,直到死去的前一分鍾都還在工作,他無愧為所有政界領袖的楷模。
藝術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