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南京條約(5)(1 / 3)

可就是這最為不平等的條款,卻讓中國受益最大。通過香港,中國看到了西方的社會結構和政治體係,看到了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會融合,了解了西方商品經濟的運作模式。香港為中國提供了一個樣板,提供了一種模式,香港指導著中國進行社會結構的改革,指導著中國進行政治體製的創新。不同的思想通過香港傳遞到中國,不同的文化通過香港傳播到中國。這些思想和文化影響了整個近代的有識之士,影響了整個近代社會的發展方向,香港在中國奮鬥的這一百多年當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這種作用無可替代。

所以確切的說,《中英南京條約》是英國強逼中國簽訂的,是強加給中國的一款不平等的條約。但這款條約在整個近代,帶給中國的益處,遠遠超過了它的負麵效應。它給生活在封建君主社會裏的中國人民,打開了一扇天窗,當陽光突然照射進來時,會非常刺眼,但當適應了陽光之後,整個中華民族看到的,是重新發展、重新自強的希望。

出讓的主權

雖然嚴禁鴉片是這場戰爭的導火索,但《南京條約》中卻隻字沒有提及鴉片。巴麥尊曾經在訓令中明確表示,禁止鴉片是中國的內政,英國政府不能越權,也不能有任何的要求,但可以利用機會勸說清政府放棄鴉片禁令。

璞鼎查也完全按照巴麥尊的要求去做了,8月26日,就在條約簽訂的前三天,他來拜訪耆英。

他對耆英說:既然中國沒有能力嚴禁鴉片,那麼還不如收稅劃算。與其擔著禁止的名義,卻沒有收到效果,不如幹脆放開,收取重稅,還能使國庫充盈。

耆英反問道:英國為什麼不禁止種植鴉片?為什麼不禁止鴉片貿易?

璞鼎查說道:英國是一個憲法社會,不合乎憲法的事情,即使是政府也不能去做。而且就算英國禁止了鴉片種植,對中國也沒有任何幫助,中國人不戒掉鴉片惡習的話,還會有別的國家從事這項貿易。所以,鴉片問題,隻能由中國人自己負責,如果你們堅絕不吸鴉片,如果你們的官員都廉潔奉公,鴉片不用禁止,自己就會滅亡,也不會有人再去種植它。

耆英說:你說的這些都很對,很有道理。但是皇上不會同意,我們也不能弛禁,更不能去收取鴉片稅。能不能禁止,取決於能力,要不要禁止,關乎的是態度。

《南京條約》簽訂之後,耆英陷入了深思,他手捧著《中英南京條約》,心中一片茫然。英軍就要撤退了,南京的圍也已經解了,瀕臨崩潰的天朝,似乎在懸崖邊被拉了回來,可是接下來的問題,一點都不輕鬆。

按現代的觀點,或者當時的歐洲標準,《南京條約》沒有任何難以執行的地方,賠款、割地、五口通商,隻需要按照英方的要求打開國門就可以了。但在當時,這所有的條款,耆英聞所未聞,見所未見,根本沒有入手的地方,他本能的發現,這所有的條款,都與中國社會格格不入,這所有的條款,都留下了長長的隱患。

他不理解英國人,也不知道英國的政治製度,但他清清楚楚地知道天朝根本沒有做好開放的準備,所有的官員都不知道如果去執行這些條款。

如果英國攻擊中國得到了這些利益,其他西洋國家呢?會不會挨個登門拜訪?

如果百姓和這些洋人發生了衝突,應該怎麼處理?如果洋人包庇漢奸的話,應該如何應付?

經過這樣的一次大戰,沿海肯定會重建海防,引起英方的猜忌怎麼辦?

要是英國人潛入內地,百姓群起攻之,英軍會不會再次起兵興師問罪?

條約解決的是戰爭,解決不了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天朝注定跟洋人不相融合。這些桀驁不馴的洋人,他們還會不會再來?

耆英的心中有一連串的疑問,他根本不知道如何去解決,他沒有答案。他隻知道,這些隱患不解決的話,中英之間的爭端,還是不會平息。

就在《南京條約》簽訂後的第三天,他給璞鼎查發去了一份長長的照會,提出了自己作為欽差大臣,向英方嚴正交涉的十二項內容。他希望這些內容得以解決,即使不能解決,英方也不要因此產生“誤會”,不要因為這些隱患,再次爆發戰爭。

他不知道,他的這十二項交涉內容,不但將中國拖入了半殖民地社會,更給中華民族留下了數不清的隱患,留下了數不清的隱憂。如果說《南京條約》屬於不平等條約的話,那麼他對英方的這十二項要求,徹底把中國推向了萬劫不複的境地。

他的十二項內容如下:

一、五個通商口岸允許建立商館,貿易時供英國商人居住,但貿易結束之後,英國商人要起程回國,不能在商館區域定居。

此一項內容違反了南京條約,英方根本就不會答應。

二、今後如果有商人欠英方的錢財,不能讓官府代為償還,隻能是官府代為追索。

《南京條約》當中的代償商欠,本身就是特指此次商欠,英國政府不會再理民間的貿易糾紛,耆英多此一舉。但耆英害怕英方會援引此例,所以要求落實這款內容。

三、通商口岸隻準貨船來往,軍艦不得進入口岸遊奕,五個開放口岸之外,也不允許英方的軍艦遊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