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春秀
甘羅者,甘茂之孫。甘茂死時,甘羅才十二歲。秦昭襄王愛其才智不凡,聰穎過人,更念其是功臣之後,遂列為上卿,享其祖父在秦的禮遇土地。甘羅三歲習文,五歲能師,七歲健談,兼習兵法戰陣和典章諸史,而且所習之處,過目不忘,諳通善渲,熟誦如流。八九歲時,就能高談雄辯,經典法度無不精通,天資超凡,遠非一般孩童能比。他雖出生於宦門卻無半點浮華之筆,謙恭有禮,溫文爾雅,待人淳厚,禮客如賓,文采禮儀,嘖嘖可敬。
甘羅幼承家教,從未忘卻父親早年夭亡,母親早逝,祖父苦撐家境的艱難歲月。所以,他富不紈絝,貴而思奮,暗蘊“身為人子,誓為人傑”之誌,從而博得宣太後的喜愛、昭襄王的賞識和諸王公大臣的歡心。甘茂在秦時,又常將甘羅帶在身邊,行走於士大夫之家和文臣武將之中。所以在甘羅幼小心靈中,早就烙上了人事、官場的印痕,敞開了廣見世麵、博覽多智的心扉。
甘羅幼小時,有一天在渭水河邊的柳蔭下,正在興致勃勃地用泥蛋玩著布陣攻守、操兵退進的遊戲。圍觀者莫不拍手稱奇,讚不絕口。恰逢右丞相樗裏疾路過,出於好奇,他遂即移步至甘羅身後觀看。隻見甘羅捏著泥蛋穩重自如,操著泥蛋對陣自練,時而緊圍進逼,時而破圍反攻,進退有序,攻守有則,十分吃驚,就脫口讚道:“孺子奇才,神也!”於是問及姓名,方知是甘門之後。樗裏疾喜而歎道:“天降大任,甘氏有望,國之福兮!”
當其祖父甘茂棄秦投齊後,秦昭襄王待甘家仍然如前,甘家地位未變,食俸未減,不僅沒遭到身陷圇圄之苦,反而將甘茂的封地、食邑移於甘羅名下。秦、齊兩國的爭相籠絡,讓甘家恩寵不減,福澤滿門。不足十二歲的甘羅就以祖榮孫貴列入參與軍國事務的“大夫”之中。
向壽任秦丞相後,將甘羅帶在身邊,鹹陽衛戍將軍、入欀候魏冉也把甘羅視為“奇才”。可能因為三人都是楚國人之故,團結在一起,背靠宣太後,弄權於年輕勢弱的昭襄王身邊,統攬著秦國的軍政大權。甘羅追隨向壽,勸秦睦楚,促成秦、楚“黃棘之盟”,還上書於楚,建言攻魏伐韓,挫魏、韓、齊聯合圍楚之約;獻聯魏和韓之策,退還魏之蒲阪,讓秦與魏、韓會於臨晉;薦司馬錯出師蜀郡,平息蜀中之亂……甘羅施展才華,承其祖父所傳文韜武略,深得滿朝上下器重。
甘羅十二歲時,魏昭王遣使送來甘茂老逝的消息,甘羅悲痛異常。秦王憐其孝,允其舉家奔喪,並在秦設靈堂祭奠。喪期過後,昭襄王即拜甘羅為上卿,隨侍右丞相。於是,甘羅十二歲拜相,名揚秦川百裏,傳遍九州大地,楚國人為之喝彩。從此,甘羅輔佐秦昭襄王及孝文王、樗裏疾(亦名贏疾)、樓緩、田文、範濉諸人攻韓掠魏、伐楚滅趙開創了基業,使秦克城略地,擁財帛數以萬,為秦統一六國奠定了基石,甘家也因其勤國功勳,世得蔭襲。
公元前234年,秦國脅迫燕國把燕太子丹送到秦國做人質,同時打算派張唐到燕國做相,策動燕國和秦國一起攻打趙國,以奪取趙國在河南的土地。誰知,張唐卻不願意去。於是丞相呂不韋親自上門動員,但張唐還是執意不去,原來張唐率軍攻打趙國並占領了大片土地,趙王對他恨之入骨,聲稱如果有人殺死張唐,就賞賜給他百裏之地,這次出使燕國必須經過趙國,張唐害怕丟掉性命,所以堅辭不去。呂不韋聽後很不高興,但又不好勉強,隻好悶悶不樂地回了家。正在這時甘羅走進呂府。呂不韋見甘羅來訪,遂問道:“來此何事?”甘羅回道:“聞相國有遣張唐使燕不從之憂,特來懇請往勸。”呂不韋聽後不以為然,就揮手說:“回去吧!回去吧!我自己去勸說都不行,你有何能耐?”甘羅聽了不服氣地說:“何不讓我去試試,如果不成的話,你再責備我也不遲。”呂不韋見其語氣堅定,神氣凜然,於是改變了態度,放緩口氣說:“那你就去試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