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1 / 1)

1927年夏,日本內閣召開“東方會議”。右二為田中義一。

日本是一個具有軍國主義曆史傳統的國家。日本軍國主義發動以中國為對象的侵略戰爭,籌謀由來已久,豐臣秀吉(1536~1888)統一日本後,就提出要攻占朝鮮,進取北京,占領華北,在東亞大陸列土封疆。1868年,日本開始明治維新,逐漸走上近代化道路。同時,也開始形成以中國為主要擴張目標的大陸政策。在明治維新以後的70多年內,日本曾發動和參加過14次對外侵略戰爭,其中有10次是對華侵略。經過甲午和日俄兩次戰爭,後進的日本不僅擠進了帝國主義列強瓜分中國的行列,而且取得了在中國東北地區的優勢地位。日俄戰爭後,日本已發展成為一個軍事封建帝國主義國家,以武力奪取世界霸權的欲望更加強烈。

1927年田中義一內閣召開東方會議,製定了《對華政策綱要》,其核心是首先把滿蒙從中國分離出去,然後以滿蒙為基地進一步向中國內地擴張。會後田中給天皇的奏折(即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中提出,“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滿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的侵略擴張綱領,從而把日本對外侵略的大陸政策推向一個新的階段。東方會議後,日本加快了實施新大陸政策的步伐,企圖首先把中國東北變成它直接統治的殖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