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漢成帝皇後趙飛燕之謎(1 / 2)

趙飛燕原名宜生,出生在江南姑蘇,是漢代著名的舞蹈家。因其身材最為苗條,姿容最為秀麗,舞姿輕盈如燕飛鳳舞,故人們稱其為“飛燕”。久而久之,人們漸漸忘記了她的本名,而把她叫做趙飛燕。

唐代詩人李白歌頌楊貴妃的豔美時,曾有句雲:“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看來趙飛燕的美是曆代公認的。唐末詩人徐凝有《漢宮曲》說:“水色簫前流玉霜,趙家飛燕侍昭陽。掌中舞罷簫聲絕,三十六宮秋夜長。”對於趙飛燕精美絕倫的舞蹈技藝,人們一直在廣為傳誦。

趙飛燕母親是江都王的女兒,嫁給中尉趙曼,暗中與舍人馮萬金私通。馮萬金是一個對音樂頗有造詣的音樂家,他編製的樂曲十分優美動聽,自稱是“凡靡之樂”,有它的獨到之處。趙飛燕和她妹妹合德是一對雙胞胎,姊妹都姿色超人。傳說趙合德風姿迥異,生得體態豐腴,玉肌滑膚,美豔嫵媚與趙飛燕不相上下。人們還傳說她家有“彭祖分脈”之書,“善行氣術”,穿著單薄的衣服,在風雪嚴寒的夜晚,露天站著,閉上眼睛“順氣”,不但毫無冷縮之態,還全身熱乎乎的。

趙飛燕姊妹從小就接受音樂熏陶,與歌舞容易結緣。不幸的是父母親早亡,她便同妹妹一同流落長安,淪為官婢,後被送入陽阿公主府,開始學習歌舞。她天賦極高,學得一手好琴藝,舞姿更是出眾,一時名滿長安。

漢成帝劉驁喜歡遊樂,經常與富平侯張放出外尋歡作樂。成帝與張放年紀相若,情趣相投,原本就是極為要好的朋友。雖然在公開場合要顧到君臣之禮,然而在尋歡作樂時,卻放浪形骸,彼此了無拘泥。張放時常應召陪漢成帝在宮中宴樂,自然也不時慫恿漢成帝微服出遊,以領略宮廷之外的長安風月。漢成帝有一次微服出行,來到陽阿公主家。公主召歌伎為成帝助興。趙飛燕勾人魂魄的眼神、清麗動人的歌喉、婀娜曼妙的舞姿,一下子就傾倒了成帝。漢成帝將她帶回宮後,大為歡喜,極為寵愛。

趙飛燕能歌善舞,通音律,曉詩書,妖嬈媚豔,是一個天生的人間尤物,進宮沒多久就封為婕妤。其時後宮議論紛紛,都認為她隻不過是個慣於蠱惑的貨色,難登大雅之堂。而趙飛燕一味地謹言慎行,對皇後很恭謹地執婢子禮,從而消除了皇後的戒心,待之如姐妹。她又刻意低聲下氣地與宮中粉黛結好,也逐漸鬆弛了後宮佳麗對她的敵意。為了打破形單勢孤的局麵,她有計劃地在枕邊進言,終於在進宮半年之後,妹妹趙合德也被引進宮來,受到漢成帝的寵幸。趙合德入宮數日,也被封為婕妤,兩姐妹輪流承歡侍宴。不但後宮鶯鶯燕燕被拋諸九霄雲外,就連原先寵愛有加的許皇後與班婕妤,也被冷落一旁。成帝後又廢了許皇後,立飛燕為後,趙合德亦被立為昭儀,兩姐妹專寵後宮,顯赫一時。

趙氏姐妹雖得專寵,但從未懷孕,她們害怕別的嬪妃懷孕生子,威脅後位,就瘋狂地摧殘宮人。“生下者輒殺,墮胎無數”。當時,民間就流傳著“燕飛來,啄皇孫”的童謠。一位姓曹的宮女生一男孩,竟被逼死,皇子也被扔出門外。許美人生一子,趙合德哭鬧不已,逼迫成帝賜死母子。色迷心竅的漢成帝,年已不惑,膝下尤虛。為討好趙氏姐妹,竟兩次殺子,置江山社稷於不顧。

綏和二年(前7)漢成帝死,哀帝劉欣立為皇帝,哀帝的即位是得到趙飛燕支持的,故封為皇太後。哀帝沒過幾年就死了,漢平帝劉衍即帝位後,就有朝中大臣指責趙飛燕“失婦道,淫亂宮闈,不生育,斷了皇室的後代”,故貶皇太後為孝成皇後,遷居到北宮,過了一個多月,又廢之為庶人,被迫自殺身死。

當時民間曾流傳有這樣一首童謠:“燕燕尾涎涎,張公子,時相見。木門倉琅琅,燕飛來,啄皇孫,皇孫死,燕啄矢。”說的就是趙飛燕,“燕燕尾涎涎”說的是趙飛燕的美貌,“木門倉琅琅”說的是她將當皇後。

關於趙飛燕的舞蹈藝術,《趙飛燕別傳》中有這樣的描述:“趙後腰骨尤纖細,善踽步行,若人手執花枝顫顫然,他人莫可學也。”“踽步”是趙飛燕獨創的技巧,據說人走起來好似手執花枝,輕微地顫動。可見其舞蹈功底深厚,並能控製呼吸。趙飛燕為了討漢成帝的歡心,她把單人舞逐漸發展為群體舞,各種舞姿的變化時有新招。由於趙飛燕“善行氣術”,傳說她“身輕若燕,能作掌上舞”,可見其輕功極好,且可能她已能在空中做高難度的技巧,輕盈飄逸,揮灑自如。傳說漢成帝曾為她舉行舞技表演,設在後宮太液池中瀛洲高榭上。成帝以玉環擊節拍,馮無方吹笙伴奏。趙飛燕跳起《歸風送遠曲》。一陣風起,趙飛燕險些跌入池中,多虧馮無方抓住她薄如蟬翼的雲水裙,才有驚無險。漢成帝又命宮女手托水晶盤,令飛燕盤上歌舞助興,趙飛燕的絕妙舞技,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給漢成帝帶來全新的視覺享受,成帝對她十分迷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