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隋煬帝弑父之謎(1 / 2)

仁壽四年,隋文帝駕崩,太子楊廣繼位登上了皇帝的寶座,即隋煬帝。隋煬帝不光因為荒淫無道、奢侈殘虐而遺臭萬年,並且他的登基也極不光彩:沒等病重的文帝咽氣,一心想當皇帝的他就迫不及待地下了毒手,殺死了自己的父親。

581年,楊堅廢北周靜帝自立,改年號為“開皇”,建立隋朝,隨後消滅各地的割據政權,結束了魏晉以來三百多年的分裂局麵,勵精圖治,使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各方麵都取得了很大的發展。因此,有人將他與滅六國統一中國的秦始皇相提並論,並將他在位時的繁榮盛世譽為“開皇之治”。

隋文帝仁壽四年(604)七月,文帝駕崩。關於文帝之死,史書給後人留下了一個謎。正史《隋書》、《北史》載:“帝疾甚,與百僚辭訣,握手欷,崩於大寶殿。”但是《隋書》中關於隋文帝寵妃宣華夫人的一段記述,卻隱約其辭地提到文帝死因蹊蹺:“素以其事白太子,太子遣張衡入寢殿,遂令夫人及後宮同侍疾者,並出就別室。俄聞上崩,而未發喪也。夫人與諸後宮相顧曰:‘事變矣!’皆色動股栗。”這段記載雖未明指文帝死於謀殺,但字裏行間嗅到一股宮廷事變的味道,令人遐想,不排除太子(即楊廣)、楊素、張衡等人合謀害死文帝的可能。而《十八史略》、《通曆》、《隋唐演義》等稗史、演義,則認定文帝是被兒子楊廣所弑。後人經過細心考據,翻遍各種文書記載,終於還原出楊廣弑父殺兄,篡奪帝位的真相。

隋文帝共有五子。太子楊勇生性豪邁不拘小節,與獨孤皇後為其選擇的夫人元氏感情不和,又生活鋪張,喜歡華貴衣飾。次子楊廣巧於辭令又十分陰險狡詐,他一心想奪取太子之位,便虛情矯飾,迎合文帝和皇後,偽裝成儉樸規矩的正人君子。他將濃妝豔抹的姬妾藏起來,王府中隻有幾個又老又醜、穿著無華的婦人拋頭露麵,所有華麗陳設全都撤掉,換上陳舊的家什,還故意將琴弦弄斷,浮塵不撣,並置於醒目之處。有一次,楊廣外出狩獵時下起大雨,侍衛給他送上油布雨衣,他拒絕道:“士兵們都在大雨中淋著,我豈能穿上雨衣獨自遮雨呢?”文帝聽說此事後大為讚賞,認為楊廣具有仁愛之心,日後能成大事。後來,楊廣又誣陷楊勇,說他巴不得父皇早死,終於讓文帝下決心廢掉楊勇,改立楊廣為太子。

仁壽四年七月,隋文帝病重,楊廣便迫不及待地想登基了。楊廣給與他狼狽為奸的越國公楊素寫信,討論登基接位的程序以及即位後如何鏟除異己,盡快掌控政局的預案來。不料楊素的回信被誤送到文帝手中,文帝閱後大怒,頓時手腳發抖,氣急痰塞,侍疾的妃嬪趕忙捶背撫胸,半晌方才緩過氣來。不一會兒,文帝的寵妃宣華夫人衣衫不整地跑進來,哭訴楊廣無禮調戲她。

原來楊廣得知楊素的回信被送至文帝手上,心想大事不好,急忙入宮探聽消息,在側殿的回廊,正好撞見宣華夫人。楊廣早就對幽妍清倩、嬌媚無比的宣華夫人垂涎三尺,但一直沒敢親近,如今父皇重屙在身,便盡可放肆了。隻見楊廣眼睛直勾勾地盯著宣華夫人,問道:“敢問夫人,方才楊仆射的來書,父皇可曾拆看?”回曰:“拆看了,殿下往後尚需謹慎才是。聖上春秋已高,又在病中,何必急在一時,反傷了聖上的心?”楊廣聽了,口中唯唯稱是,又進一步挑逗道:“承蒙夫人關心,不知怎樣報答才好。”宣華夫人正色道:“賤妾隻是顧全聖上的病體,深恐殿下再有不知輕重的事情做出,原要殿下謹慎些,說不到報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