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非主流暴君(1)(2 / 3)

月華如水,靜靜流瀉在大興城皇宮大寶殿桂瓦飛簷上。樹影陰翳,清風徐來,花枝亂顫。 淡淡的月光籠罩著巍然莊嚴的宮殿,細碎的花影掩映著異樣的慘淡。“太子,不可!太子,這是亂倫!不可!”驚恐的央告聲伴隨聲聲啜泣從偏殿傳出。

陳美人出來換衣服的時候被楊廣撞見,楊廣禁不住對陳美人動手動腳,進行性騷擾。美人不從,奮力掙脫。當陳美人衣衫不整、神色慌亂地跑到文帝病榻前時,文帝先生氣得當時差點就背過氣去,大罵道:“這個畜生如此無禮,竟然調戲後媽,如此品行將來怎能擔當治國的大任!”

盛怒之下傳令柳述說:“快把我兒喊來,快。”

柳述以為喊的是楊廣,文帝又搖頭,蹬腿道:“是楊勇,楊勇。”

血衝腦門的文帝要重立楊勇為太子,廢黜楊廣。

誰知道柳述起草詔敕後拿去讓楊素過目,這個楊素是什麼人啊!隋朝的名臣,上馬拎刀能砍人,下馬握筆能寫詩,一個相當有才的人。套句話說,此君乃隋朝著名詩人、軍事家、政治家,但他還有一個被人忽略的重要的身份——一頭獵犬。一頭楊廣豢養的超級獵犬。它的主要職責是守護自己的主子,逮誰咬誰,不死也讓人半殘。

楊素沒有去召楊勇,而是直接跑去通報了自己的主子楊廣。

楊廣大為驚慌,這麼多女人自己不就動了一個,父子就要鬧得翻臉,既然你不仁就休怪我無義。他馬上假傳聖旨,命親信左庶子張衡立即入大寶殿侍候文帝。

張衡進入大寶殿後,就把宮人和衛士全都打發到殿外。時間不長,張衡出殿宣布文帝已經駕崩。怎麼那麼巧,他一去,皇帝就玩完了。於是朝野上下議論紛紛,認為是張衡殺死了文帝。至於張衡是如何殺死文帝的,史書的記載也有較大的出入,《大業略記》記載張衡以毒藥害死文帝,而《通曆》則記載張衡“拉帝,血濺屏風,冤痛之聲聞於外,崩”。相似的記載還見於《隋書》卷36《後妃·宣華夫人陳氏傳》。總之,楊堅死了,凶手就是楊廣。也就是說,無論是黑鍋還是鐵鍋,楊廣先生都背定了。

第二天,實習生楊廣同學正式從太子學院畢業,走上工作崗位——皇帝位。他脫下校服穿上孝服,為自己的父親文帝搞了一個追悼會。與此同時他派人以文帝遺詔的名義縊殺他的哥哥楊勇,楊勇的十個兒子,長子被當場毒死,其他九子被流放到嶺南後,楊廣詔令當地官員把他們全部殺死,一個不能少。

文帝死後,陳夫人驚恐不安。正在這時,她忽然收到新皇楊廣派人送來的一個金盒子,用紙封口,上有楊廣親筆書寫的封簽。陳夫人認為裏麵必是毒藥,非常害怕,不敢啟封,在使者的催逼下,萬不得已才打開盒蓋。出乎她的意料,盒內裝的原來是幾枚同心結。身邊的宮人見此都非常高興,暗自慶幸逃過一劫。

也就在當天夜裏,父親文帝屍骨未寒,楊廣就在宮內占有了名分上是他後母的陳夫人。文帝的另一個寵妃容華夫人,不久也被楊廣占有。

一千多年後的今天,當我們撥開史書裏白字黑字的層層迷霧來看,如果單純地相信隋煬帝殺害隋文帝的原因是調戲陳夫人不成,隻能說明一個問題,我們是不懂政治的,我們對曆史的理解也隻停留在小學二年級階段。早在文帝病重之前,想要奪取太子之位的楊廣就與陳夫人有過交流,當時他經常送陳夫人“金蛇”、“金駝”一類的貴重物品,其目的自然是讓陳夫人在父親麵前替自己美言。而開皇二十年(600年)更換太子,他這個後媽陳氏也是出了大力的,這說明他們之間曾經是政治上的合作夥伴,互相利用,以期達到雙贏。而在自己的老公病危之時,楊廣又是合法的皇位繼承人,陳大美人怎麼可能去開罪楊廣呢?所以我認為調戲陳氏一事充其量隻是一種偶然因素,絕對不會是引爆仁壽四年(604年)宮廷政變的真正導火索。

楊廣奪取太子之位,有一個人在中間起了關鍵性的作用,這個人不是別人,就是他的母親獨孤皇後。插一句,這個獨孤皇後也就是後來唐高祖李淵的姨。獨孤皇後是個並不甘於孤獨的老太太,她成為楊廣奪宮的主要支持者,也是打擊反對楊廣勢力的主要力量。但是,獨孤皇後卻於仁壽二年(602年)去世。她的死,使楊廣集團不得不直接麵對來自各方麵政治反對派的壓力。

這些壓力,首先來自楊秀和楊諒這兩個楊廣的弟弟。楊秀“性甚耿介”,對楊廣利用並不光明的手段奪得太子之位,他是第一個站出來反對的人;楊諒更是以防禦突厥入侵為由厲兵襪馬,加強自己的軍備,“秀窺岷、蜀之阻,諒起晉陽之甲”,很好地概括了當時的局麵。其次的壓力是來自朝臣及州郡牧守的威脅,主要人物包括梁毗、裴肅、柳述等,他們的主要攻擊目標是楊廣豢養的獵犬楊素。

隋文帝對梁、裴、柳等人針對楊素的上書和諫言,雖然沒有完全采納,但是的確對楊素日漸疏遠了。在慢慢奪去楊素實權的同時,文帝對打小報告的柳述等人日漸寵信。這樣,仁壽年間的這些政治變動使得楊廣集團曾經有過的優勢再度失衡,擁重兵而“陰懷異圖”的楊諒,以及被廢為庶人的楊勇,都有可能卷土重來取楊廣而代之,在這種局勢下,為了保護來之不易的太子之位,楊廣就不得不先下手為強幹掉自己的親生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