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非主流暴君(3)(1 / 2)

【楊廣之死】

大業九年(613年),煬帝為了擴充軍隊,除征發府兵外,又招募新軍。這批新軍多是關中人,他們身強力壯,驍勇善戰,稱為驍果。

大業十二年(616年),煬帝下江都時,以虎賁郎將司馬德戡統領一萬餘驍果為禁衛軍隨行,並屯於江都東城。司馬德戡,扶風雍(今陝西扶風雍縣)人,自幼喪父,以殺豬為生。一個法號叫釋粲的僧人與其母和氏私通,順便也傳授司馬德戡一些謀生技藝和文化知識。

文帝年間,司馬德戡曾跟從楊素四處征戰。憑著出眾的口才和奸猾的大腦,得到了楊素的信任。楊廣即位後,司馬德戡跟著楊廣遠征高麗,立下軍功,被提拔為正議大夫,遷武賁郎將(從討遼左,進位正議大夫,遷虎賁郎將)。深得楊廣信任,楊廣能夠把驍果全交給他指揮,自然是出於高度信任。

大業十四年(619年),隋煬帝見中原已亂,無意北還,但仍想遷都丹陽(今江蘇南京),保住江南的半壁江山。他派人過江去修建丹陽的宮殿,準備一待宮殿建好就遷過去。隨駕的將士多數是關中人,本來就思念家鄉,又聽說那邊戰亂頻繁,不知家人存亡,心中十分焦急,現在聽說隋煬帝要遷都丹陽,更加不滿,郎將竇賢竟率所部私自潛逃。隋煬帝急忙派人追殺竇賢。但是很多將士冒著被砍頭的危險仍然悄悄逃走,隋煬帝深以為患。

這時候,虎賁郎將司馬德戡在看到驍果叛逃趨勢已控無可控時,開始為自己考慮退路。他找到與自己關係不錯的虎賁郎將元禮、監門直閣裴虔通商量對策:“皇上要南遷丹陽,肯定不會北歸了。現在中原將士都想逃回去。我如果把實情報上去,皇上好猜疑,保不準會宰了我。如果我瞞著不說,等人都跑光了,還是要宰了我。進退都是個死,我該怎麼辦?”

裴虔通在楊廣當晉王時就跟在身邊的親信,其官職監門直閣主要負責宮城大門的安全工作。他聽司馬德戡這麼一說,點頭道:“的確如此,還真為你擔心。”

司馬德戡又說:“我聽說關中淪陷(於李淵),李孝長因為率華陰縣(今陝西華陰)投降,他兩個在揚州的弟弟都被皇上抓了起來,準備斬首。現在我們的親屬都在關中,怎麼能不讓人擔心?”言下之意,如果有人投降,大家都得倒血黴,別以為倒黴的隻有我司馬德戡一個人。

這句話果然奏效,裴虔通心慌了:“我留在中原的兒女們都長大成人了,如果真走到那一步,我肯定慘了。這到底該如何是好?”

司馬德戡一聲長歎“沒別的辦法,隻有一條路。驍果如果逃跑,我們也跟著跑。”

元禮、裴虔通二人都點頭道:“那就聽你的,為了活命,也隻有這樣。”

就這樣,司馬德戡將元禮、裴虔通拉下了水。

三人又碾轉招引,內史舍人元敏、虎牙郎將趙行樞、勳侍楊士覽等人與之同謀。

這些人日夜聚會,公開議論叛逃,這一大幫子人湊在一起,日夜謀劃,逃跑熱情空前高漲。搞到後來,竟無所畏避,大庭廣眾之下召開會議公開探討逃跑方案,全無隱晦畏懼之意。

有一個宮女聽到消息後對蕭後說:“外麵人人都想造反。”

蕭後說:“你可以直接報告皇帝。”

這個宮女就去報告隋煬帝。隋煬帝聞言大怒:“你一個宮女,知道什麼國事,跑到我這裏來胡說八道!”竟下令將這個宮女處死。

以後又有宮女報告蕭後,蕭後說:“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已經無可救藥了。你們也不用再說了,說了隻會令皇帝煩惱。”自此以後,再也沒人閑操蘿卜淡操心了,反就反吧。

趙行樞和將作少監宇文智及交情甚厚,楊士覽是宇文智及的外甥。二人將密謀告訴他,並說司馬德戡已決定三月十五日結黨西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