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武則天有多狠(4)(1 / 3)

【誰的兒子娘不疼】 原本武則天隻是想做皇後,經過一係列風波後,她不僅賺到了皇後的鳳冠,還掙到了一筆控製朝廷的政治資源,從而邁出了登上前台的第一步。之後,武則天先是在唐高宗身後有了把椅子,然後又把椅子挪到了他的右邊,實現了兩個人在大臣麵前,男女平等。時間走到了公元666年,掃清了外敵的武則天不得不開始打掃自己後院了,隨著新的謀殺案開始上演,那些持武則天殘暴論的的史家們又有了新的證據和上崗資格。

在除掉王皇後和蕭淑妃後,武則天為了控製唐高宗李治,為了不讓別的女人有靠近他的機會,索性把自己的姐姐拉近宮中。高宗很happy,後果很嚴重。高宗也夠意思,不僅封了武則天的姐姐為韓國夫人,兩姊妹共侍一夫。可惜這韓國夫人紅顏薄命,沒她妹妹命大福大,沒折騰幾年就死了。老娘英雄,女兒也不熊包,她這邊剛咽氣,她的親生女兒就繼承了母親未競事業。她老媽靈魂附體,她也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很快就征服了唐高宗,也賺到了一頂魏國夫人的大帽子。一邊是審美疲勞的武則天,一邊是花樣年華的魏國夫人,久而久之,唐高宗愛情的天平傾向了後者,打算給她正式的名分,納為嬪妃。這讓武則天感到了不安,看著如花似玉的外甥女,她坐不住了。這年輕就是資本,外甥女第一步嬪妃,第二步說不定就是皇後,這樣下去還了得?我老武的位置往那擺。所以,她堅決反對高宗給魏國夫人正式身份。《資治通鑒》裏是這樣記載的:“上欲以魏國為內職,心難後,未決,後惡之。”不得已的情況下,武則天開始了決定人生命運的又一次出手。這時候,對於已經在政壇摸爬滾打多年的武則天來說,藝術地殺一個人易如反掌。她借自己的兩個異母哥哥送食之機,暗中下毒,誘騙魏國夫人食用。魏國夫人一聽是娘家人所獻,毫無防備就吃了,結果七竅流血而亡。她圓睜的雙目瞪著自己姑母。孩子,你壓根就不該來,這個圈子不是誰都可以混的。

謀殺,又是謀殺,能不能多一點創意?

李弘之死 顯慶五年(公元660年),唐高宗突發風疾,沒辦法隻好把行政權交到了武則天的手上,也順勢將她推向了政治舞台的最前沿。中間唐高宗雖有不滿,還動過廢後的主意,但均被老武一一化解。公元674年,唐帝國進入“二聖臨朝”時代。十年之後,武則天晉升天後。這時候唐高宗的小身子骨已經扛不起帝國繁重的政務,武則天已經不用再把精力放在沒有多少日子的唐高宗身上,而是將關注的焦點投向即將接替高宗之位的太子,也就是自己的親生兒子李弘的身上了。

依據《舊唐書》、《新唐書》、《唐會要》等曆史文獻記載,認為李弘也是被母後武則天鴆殺的。中國人曆來都有“虎毒不食子”一說,何況人乎?武則天曾親手殺死了自己的長公主,如今又背上殺長子的惡名。從人性的角度來分析,根本讓人無法接受。真相在哪裏?曆史總是由一個個懸疑組合而成,日月交替,逝者永逝。是疑問就有多種版本的解讀,有人認為武則天並沒有殺死自己的兒子,而是另有原因。亦真亦幻,孰真孰假?

孝敬皇帝李弘24歲就走完了他的人生路,留給了後人無法破解的謎團。太子李弘作為唐高宗和武則天的長子。當時武則天從感業寺剛剛歸來不久,賜為昭儀。李弘當年的降生,一定給了李治和武則天莫大的喜悅——唐帝國後繼有人了(在那之前李治還後繼無人,隻有庶出的皇子)。他的出生也在一定程度上給了剛剛擺脫困境的武則天一劑強心針,李弘成為母親後來爭奪皇後之位的重要籌碼。隨著母親成為皇後,李弘也子以母貴,當上了太子,母子二人,互相依存,李弘從小就備受高宗和武則天的寵愛和重視,八歲就開始監國聽政,積累行政經驗。然而,當我們今天回望那段曆史,太子李弘的一生卻是如此的淒涼不堪,不但未能繼承大寶,而且生前死後都未得安寧,他注定不是那個時代的主角,他注定隻是曆史天空的流星,用他的境遇將那個奇特的時代標注給後人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