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3章 深入開展除“六害”鬥爭(1 / 2)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人,我國的經濟建設取得了飛速的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很大提高。但與此同時,在思想文化領域也出現了封建的、資產階級的腐朽思想文化,因而在社會精神生活方麵存在諸如賣淫嫖娼、聚眾賭博等不良現象,有些地方還相當嚴重。近幾年來,對賣淫嫖娟等社會醜惡現象雖經多次打擊和查禁取締,但發展蔓延的勢頭仍未得到有效控製,這嚴重毒化社會空氣,擾亂社會正常秩序,危害廣大群眾特別是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如不嚴加打擊和取締,則必將有害於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從而最終阻礙物質文明的高度發展和現代化的實現。1989年7月,中共中央為堅決製止“黃毒”泛濫,在全國部署開展了“掃黃”鬥爭,但是“黃毒”的嚴重泛濫與賣淫嫖娼等腐化活動有著密切的關係,如不加以打擊,“掃黃”鬥爭亦將難以深入。因此,為了及時有效地打擊那些不法的社會醜惡現象,配合“掃黃”鬥爭以淨化社會環境,國務院於1989年11月13日召開全國電話會議,布置在全國範圍內開展掃除“六害”的活動。所謂“六害”是指:賣淫嫖娼、製作販賣傳播淫穢物品、拐賣婦女兒童、私種吸食販運毒品、聚眾賭博和利用封建迷信害人等活動。

除“六害”鬥爭是貫徹中共十三屆四中全會及五中全會精神的一個重要內容,是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鬥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它的開展,受到各界人士特別是青少年家長的熱烈擁護,同時給犯罪分子和違法人員造成巨大的震懾。國務院部署除“六害”鬥爭後,各級政府加強統一領導,層層包幹,通力合作,堅持綜合治理,很快查處了一大批違法犯罪分子,收繳了大量不法物品,解救了許多受難的婦女兒童,挽救了不少誤人歧途的失足者,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據公安部1989年12月30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宣布,除“六害”鬥爭開展以來,全國共查處“六害”案件14萬起,查處違法犯罪人員35萬多人,其中依法逮捕2500多人,送勞動教養的2200多人,一些罪大惡極者被處極刑。總之,除“六害”已逐漸在全國形成氣候。

然而要徹底清除“六害”,決非一兩次打擊就可奏效。由於曆史的原因以及現實生活中“一手硬一手軟”的狀況沒有得到根本改變,加上思想文化觀念也並非短時期內就能轉變等,我國精神文明建設仍有許多難題和困難。因此,除“六害”鬥爭必將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任務,黨和各級政府必須常抓不懈,經常性地開展下去,並加大打擊力度,隻有這樣,“六害”才能得到有效抑製並逐漸清除。

加強和改善黨對工會、共青團、婦聯工作的領導

工會、共青團、婦聯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工人階級、先進青年、各族各界婦女的群眾組織,是黨聯係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是國家政權的重要社會支柱。為了深人貫徹黨的基本路線,推動建設和改革事業的發展,必須切實加強和改善黨對工會、共青團、婦聯工作的領導,充分發揮這些群眾組織的作用。為此,中共中央於1989年12月21日發布了《關於加強和改善黨對工會、共青團、婦聯工作領導的通知》。《通知》的主要內容是:

(1)各級黨委必須牢固樹立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思想,高度重視工會、共青團、婦聯工作。工人階級是我們國家的領導階級,是先進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代表,是建設和改革最基本的動力,是維護社會安定團結的強大而又集中的社會力量。青年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突擊隊,是黨和國家的希望和未來。婦女占人口的半數,是推動整個社會發展的偉大力量。建設和改革事業的推進,社會的穩定和發展,國家和民族的振興,時刻離不開包括知識分子在內的整個工人階級和包括青年、婦女在內的廣大人民群眾的努力。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就要充分尊重他們的國家主人翁地位,保護他們的合法權益,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擴大他們對黨和政府工作的監督,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覺悟和科學文化水平。這一切,都需要充分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的作用。

(2)黨組織要對工會、共青團、婦聯實行統一領導,堅持黨的領導,是做好工會、共青團、婦聯工作的根本保證。實現黨的領導,應當通過工會、共青團、婦聯內黨組織的活動和共產黨員的模範作用。使黨的主張經過工會、共青團、婦聯的民主程序,變成各自組織的決議和廣大職工、青年、婦女的自覺行動,得到貫徹執行。工會、共青團、婦聯受同級黨委和它們上級組織的雙重領導,以同級黨委領導為主。各級黨組織都要按照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對同級工會、共青團、婦聯實行統一領導,使這些組織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同黨中央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動上保持高度一致。各級黨組織要引導工會、共青團、婦聯組織自覺維護黨的統一領導,自覺維護社會的安定團結。警惕和防止任何企圖擺脫或削弱黨的領導的傾向,警惕和防止某些別有用心的人破壞安定團結。決不允許任何組織提出同黨對立的政治主張。決不允許存在反對四項基本原則、危害國家政權的政治組織,一經發現,必須依法取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