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不但默許火耗的存在,甚至於還給各級官員規定“火耗”的收取比例。這樣一來,就形成了一種製度性的腐敗。康熙晚年,為了挽救這種弊端,勵精圖治以增強中央財政,因此罷除所有火耗,推行“火耗充公”。
這樣一來,難免觸及許多既得利益群體,推行遭遇阻力重重。但是,偏偏有個戶部郎中李衛,大刀闊斧,雷厲風行,執行力驚人,效果非常好。
李衛也不是沒有碰到棘手的問題。有一位主管吏部的親王,每收錢銀一千兩,就要加收火耗十兩。李衛的權力有限,官卑職小,沒法來硬的,隻好屢屢勸阻。親王哪管你這個?照收不誤。
李衛眼珠子一轉,想到了一條妙計來對付這個釘子戶。
他專門打造了一隻箱子,擺在辦公樓人來人往最顯眼的地方,上麵寫了幾個大字:某某親王的火耗銀子。然後把每次應該交給該親王的火耗,都存在這個櫃子裏麵,讓他自己來領。
人臉都是肉長的,哪能不害臊?這個親王見李衛使出這麼毒辣的一招,當然不好意思厚著臉皮搞特殊了。
小小戶部郎中李衛的一舉一動,被四阿哥胤禛盡收眼底。不久,康熙駕崩,胤禛即位,是為雍正皇帝。雍正最欣賞李衛這種勇於任事、敢想敢做的官吏,一即位就把他提拔為雲南鹽驛道,第二年升為布政使,第三年破格提升為浙江巡撫。沒有幾年時間,李衛就坐上了浙江總督的高位,成為一方封疆大吏。
李衛在浙江總督的位置上,遇到了一件麻煩事。當時,各省錢糧虧空極多,雍正下令徹查。李衛找到幕僚商議:“我們浙江,是否請旨讓欽差大臣下來查呢?”幕僚紛紛反對:“浙江各縣,有不少虧空嚴重,欽差一查,大人難免要丟烏紗帽啊!”
李衛嘿嘿一樂:“不讓欽差下來查,皇上肯定對浙江放心不過。躲是躲不過去的,不如迎著上,主動邀請欽差大臣下來檢查。另外呢,我給皇上奏一本,提個小建議。”
李衛果然主動給皇上上本,請求欽差檢查浙江各縣的虧空情況,另外又說:“我恐怕欽差大人猶如空降兵,在浙江無依無靠工作不好開展。我請求由我李衛協助欽差大人一起查。”
雍正一看,別的省份對於此次檢查,都是避之唯恐不及,偏偏這個李衛居然敢來主動請纓!於是準奏。
李衛得到詔書,趕緊以過生日為名,讓各地縣官去他家祝壽。喝完酒,李衛把這些人全都聚集到一個密室裏,對他們說:“皇上這次要派欽差大人下來檢查各縣的虧空。你們自己的縣虧空多少,自己應該心裏有數。欽差馬上就到,所以你們千萬不要瞞著我,我能救你們。”各縣縣官都唯唯稱是,各自回去把本縣虧空情況造冊上交。李衛一一檢驗,做到心中有數。
欽差彭維新,一向以工作細致認真、鐵麵無私而聞名。他之前在各省已經查出了不少問題,摘了許多人的烏紗帽,這次來浙江,也打算大展拳腳,好好懲治一下本地的官吏。
李衛給彭維新接風,頭一件事情就是拿出雍正的詔書,恭敬地說:“彭大人,朝廷著令下官協助工作,希望能夠與大人精誠合作、共商大事。”彭維新一看,李衛有詔書在手,頓時氣勢上矮了三分。
兩人坐著正喝酒,李衛突然長歎一口氣:“我這個人性子太急,每次跟別人合作,總要鬧矛盾。我又想跟大人您好好合作,不知道怎麼辦好?”彭維新在旁邊出主意:“這樣吧,咱倆分縣檢查,怎麼樣?”李衛讚同。
於是李衛讓人把浙江幾十個縣做成紙鬮,放在盤子裏端上來。李衛先拈鬮,彭維新後拈鬮,各自分配停當。
其實,這些紙鬮早就被李衛做過手腳了。李衛拈的,都是錢糧虧空嚴重的縣;而彭維新拈的,都是沒有虧空或虧空輕微的縣。於是兩人分頭檢查。
彭維新花了大力氣仔仔細細像過篩子一樣把這幾個縣檢查了一遍,一無所獲,大為吃驚。回到省城,正趕上李衛也回來了。李衛問:“彭大人,您那邊收獲如何?”彭維新說:“虧空輕微,李大人你那邊呢?”李衛一攤手:“一樣啊。”
於是彭維新和李衛一起把檢查的情況彙報上去。雍正皇帝收到了折子,非常高興:這個李衛,果然是個人才。別的省份虧空都如此嚴重,偏偏他浙江情況如此之好,可嘉可嘉!隨後便給李衛加官為太子太保,浙江各級官員也都提升一級。
李衛盡管在文化上是個粗人,但他粗中有細,而且能夠禮賢下士。有一次,李衛突發奇想,想讓皇上封典他家祖上五代,便讓手下一個叫田芳的幕僚起草奏折。
田芳居然嚴詞拒絕:“人家求封典,頂多封三代;你這樣求封五代的,我不寫。如果你求封三代,我就寫。”
李衛頭一次看到居然還有人敢跟他頂撞,很不耐煩:“你別管,照寫就是了。”
田芳再度拒絕:“不寫不寫就不寫!”
李衛勃然大怒:“你個狗娘養的,這麼囂張!沒有先例,老子來創!叫你寫你就寫,少廢話!”
田芳很有個性,居然也勃然大怒:“大人你昏頭了!仗著皇上對你的恩寵,居然不知進退,邀功自寵!我好心勸你,你居然敢罵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