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如何調動青年骨幹教師的熱情
上海市鬆江縣中山小學校長朱學清
一、青年骨幹教師是指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具有良好師德的35周歲以下的青年教
他(她)必須具有紮實的基礎知識和教育基本功,具有較高的理論修養水平,在教育教學實踐活動中起“答疑、谘詢、審定、示範和輔導”等作用,並具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健康的心理品質。
二、自我培養是指學校運用“自身力量”來優化培養環境,強化培養機製,活化培養工作,轉化培訓矛盾,美化青年心靈,內化青年思想,啟化青年目標,培養育年成為各種各類的骨幹教師。其次是指青年教師依靠“自身力量”進行自我培養,調動青年教師的內在積極因素,使青年教師自我追求的目標與學校培養目標相統一,在自我培養中學會自我意識,自我教育、自我修養、自我鍛煉、自我激勵。自我培養不是單純的個人閉門修養或單純的個人追求,而是置身於學校集體中進行自我培養,在集體的教育實踐與研究中,得到自我完善,自我發展。
三、自我培養的研究方法是行為研究法、亦稱行動研究法,它是一種綜合運用各種方法的研究,主要是用於觀察和訪問,了解青年教師的行為,探求青年教師成長規律,從而采用具體措施,幫助他們修改自己的行為。常采用的方法是褒獎和強化方法來修改青年教師的行為。步驟是:
(1)把青年行為的表現進行比較詳細的觀察和記錄。
(2)根據觀察的結果和記錄,對青年教師行為進行具體分析。
(3)確定行為修改的內容和程序。
(4)按計劃幫助青年教師改變行為。
在培養青年教師過程中不斷對照青年骨幹教師標準,來喚起他們自我進取的積極性,學校恰當地運用自我培養的強化機製,不斷幫助他們達到這一目標而努力。
青年教師自我行為研究法是通過在教育、教學、活動等實踐中進行有計劃、有目的嚐試和鍛煉,在嚐試和鍛煉中獲得成敗與否,來不斷調整自己的目標誌向,不斷地修正和選擇行之有效的方法、途徑,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距離”來到達自己追求的肖標,實現人生的自我價值。
四、培養青年骨幹教師,必須根據他們的內在心理因素和內在心理需求。(1)目標整合原則:學校集體總目標要不斷體現和滿足個體的需要,才會使個體目標在集體中得到實現。(2)心理相容原則:青年骨幹教師培養活動必須是相互吸引,相互支持,相互尊重、責嚴、待人寬。(3)智能互補原則,共同協作,取長補短,用人所長,優化組合,整體效應。以點帶麵的原則:樹立典型,榜樣引路,滾雪球,形成良好青年的工作活力和力爭上遊的局麵。在自我培養中要做好“四個結合”即學校製度自培計劃與青年教師自我奮鬥相結合。
五、青年骨幹教師自我培養、自我教育的落腳點和歸宿點,是自我鍛煉。在教育實踐活動中學會自己支配自己,命令自己,掌握自己,要迨使自己丟做那些應該做的事情。(1)啟發青年教師理解自我鍛煉的意義。(2)幫助青年教師製訂切實可行的自我鍛煉計劃。(3)要學會預見行為的後果,控製自己的情緒和行為的衝動性。(4)在自我鍛煉中要養成自我檢查,自栽評價的良好習慣。(5)自我鍛煉要鑽研方法,尋找理想的社會實踐結合點。(6)自我鍛煉要經得多方的考驗:人艱苦環境的鍛煉:讓青碑教師在艱苦環境中接受“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的自我破煉。持之以恒的鍛煉。
自我培養是激發自我成長的動按人成長規律和青年人的年齡特點來加速他們的一熟,早日成為骨幹教師。
管理心理品質的魅力——成功的領導集體應具備的心理品質
上海市閔行區莘莊中學潘明觀
一個成功的領導者的活動,既有其科學的成份,又有技術的因素。他們善於審時度勢,抓住機遇,果斷決策取得事業的成功。正所謂“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裏之外。”
對領導集體概念的認識領導集體,通常我們稱之為領導班是一個單位的重要領導機構,它是由經過一定的程序產生,有若幹名優秀分子組成,並行使其領導管理職能的組織形式。
以學校為例,領導班子的結構形式,一般是由校長、教導和總務處的正副主任,並由黨、團、工會主要千部組成,形成了政治、行政、業務“三維製”的領導活動形式,並產生了相應的工作方式。
而有效的領導集體,良好的合理的班子結構,是搞好教育改革的決定因素,釋辦好學的保證。領導集體的結構主要是指,人員的數量,年-的組合,專業知識,親質結構,智能結構等諸因素的^理性、互補性、權威性。領導其實質,是一種影響力,邊是指人際交往過程中,能影響及改變對方心理的力量|從而引導和激勵人們去實現組織目標,然而組織目標實現,隻能通過領導集體成員各自的特點,運用領導11,采用正確的領導方式的行為,喚起教師的積極情感,激發他們的創造力,使學校形成團結奮發的良好氣氛堅定從教的事業心。
領導集體的心理結構成功的領導集體,其合理的心寧結構,大體有五種:
1.同質的品德結構——具有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的政治素質;師德高尚,辦事公道,不謀私利,事業心強。
2.合理的認知結構——根據不同的崗位職能,在專業方麵形成合理的比例,文理搭配得當,知識水平紮實,講求學曆,但更注重工作能力。
3.互補的能力結構——在班子中,既要有高超能力的思想家,又要有高度組織能力的組織家,還應有實幹精神的實千家,可以互相補充,取長補短。
4.和諧的性格結構——性格指一個表現在態度和行為方麵的較穩定的心理特征,是由於各人的生活經曆不同,導致了不同的性格。班子內,有的人性格偏外向,有信心,熱情並善於交往;有的人性格較內向,鎮靜、溫和、實幹、誠實。這二者性格結合的班子,協調得好,能使單位工作開創新的局麵。
5.梯形的年齡結構——指與管理層次相應的平均年齡界限,一般看老、中、青的比例,他們中應有年資高,閱曆深,辦學經驗豐富,具有指導後輩的老幹部;又有年富力強,能挑重擔的中年骨幹;還應有年輕有為,好學肯幹的年輕新手。
領導集體的心理特征
一個成功的領導集體,其心理特征主要有以下三點:
1.具有明確的目標指向。
那麼科標的內涵是什麼呢?一般可以說,是要爭取達到某種意想結果的標準、規格或狀態。而目標指向又是學校組織網絡的中心、影響和製約著單位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