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在學校教育教學管理中應發揮主導作用
天津市河西區中心小學校長張兆堃
我校係校長負責製學校,身為校長應著力研究自身如何發揮主導作用,充分調動領導班子和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運用現代管理學理論,不斷提離教育教學質貴。辦教育要達到三個“麵向”,首先要研究管理科學化,管理科學化就是遵循管理對象的發展規律和管理自身的運行規律,兩者結合在一起,采用科學方法母行高效管理。管理是透過他人完成任務,而不是管理者自身去達到目標,所以校長本人應該是規劃者,促進全體教職工同水平、髙標準地完成各自的任務,從而達到管理目標和教育目標。因而,校長如何發揮管理優勢,充分啟動教師隊伍內在活力,以形成整體改革的合力,就顯得十分必要。
在調動教師群體積極性的工作中,我優教師之所優,想教師之所想,幫教師之所需,排教師之所難。把每位教師的業務檔案“裝”在頭腦裏,摸著他們的脈搏進行指導,堅持思想開導與業務培訓一起抓,不搞兩張皮。我還注意理智地對待成績和榮譽,當有些尖子教師榮譽待遇超過自己時,我比自己獲得成功還高興;當有的同誌把成績統統歸功自己時,我就嚴肅地進行教育,讓他們正確認識自己,正確認識群眾。
中應發揮主導作用。誠然,作為一把手對學校的管理是全方位多層次的,人財物時空,前後左右中,哪方麵―都要管,但在鹿雜的繁冗的工作任務中必須善於學習,勤於思考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追時髦趕潮流,緊緊抓住教育教學這個中心環節統籌、謀劃、協調、溝通、促進,全麵賈徹教育方針,全麵育人。隻有啟動領導班子和教師群體內在活力,大家就會做到氣順則情通,情通則理達,理達則事成。學校諸項管理措施就會落寒,辦學效益就會提高。
目前,我校教師隊伍基本形成了把思想統一到黨的基本路線上來,把力量凝聚到創建高水平先進校上來,把智慧集中到提高教書育人質量上來,把精力投人到教育教學改革上來的良好風氣。
去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我校作為河西區中小學唯一代表接受了全國三優工程會議全體與會專家的檢查驗收,今年三月十六日又迎來“全國婦聯兒童部部長培訓工作會議”全體人員參觀。他們給予我校以極高評價。他們說我們到過全國許多地方,看過許多學校,論硬件,河西中心小學不是最好的,但論管理,他們卻是最髙水平的。
中師教育現代化勢在必行
天津市靜海縣師範學校校長賀金地
認識中師教育現代化為大勢所趨,有助於激發我們投身於其中的主動性、自覺性。這個“大勢”可以從以下幾方麵理解:
一、中師現代化,是我國經濟、社會現代化進程的必然要求。
從現在起到本世紀末,全黨和全國人民有兩大奮鬥目標,一是達到小康,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第二步戰略目標;二是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到21世紀,我國將建立起成熟的、定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體製。由於高科技的發展,我國必將會從勞動密集型社會轉向知識密集型社會,對勞動者文化科學素質的要求必將越來越高。那時,我國也必將逐步建立起高度民主、法製完備、富有效率、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政治體製,對公民素質的要求也必將越來越高。教育必須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我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要求教育最大限度的開發人力和智力資源,為其提供強有力的人力和智力的保障。這就對基礎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質量要求。基礎教育是教育中最富有未來性、持久性和有效性的部門,無論是中學後高一級新生的質量,還是社會勞動力的質量,都與基礎教育有關。為此,我們可以這樣說,實現社會主義的現代化,需要培養現代化的人才,培養現代的人才需要現代化的教育,現代化教育發展的關鍵是要有適應現代化需要的教師,現代化小學教育的發展,要求中師教育必須現代化。
二、中師教育現代化,是我國教育自身發展的必然趨勢。
在八十年代,以改革為動力,通過改革教育體製、教育結構,教營管理,推動廠我國教育事業的大發展。進人九十年代在第二次改革開放大潮的推動下,教育事業又開始了新的一輪發展,並且更為明確地以社會的現代化程度和社會發展的未來趨勢作為目標參照係,出現了一係列新特點:在普及教育的年限上,逐步向先進國家靠擾;在教育結構上,除了專業設置跟隨經濟結構相應變化外,還出現了結構變化的階段向上移的趨勢;在培養目標上注重對未來社會的適應和國際化的需要;在教育內容上,注重吸收新知識新技能,重視外語教育和電子計算機教育;在舊學校的改造和新學校的建設上,力求跟上或超過當地社會現代化發展水平,保持先進性等等。在這樣的形勢下,對中小學教師的素質,無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師範類學校實現現代化就顯得十分迫切和重要。
三、中師教育現代化,是我國教育趕上世界先進水平的必然選擇。
當今國際競爭的主戰場雖然在經濟領域,但關鍵是科技競爭,實質是人才競爭亦即教育質量的競爭。麵對激烈的國際競爭,各國采取的教育對策是改革教育,加快實現和發展教育的現代化。順應國際故育發展的潮流,著力教育現代化建設,才能為縮短我國教育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做出應有的貢獻。作為基礎教育的母體,中師教育的現代化必須領先一步。
天津靜海縣北肖樓鄉中學一九九零年經驗收合格被靜海縣教育局,縣體委評定為縣級田徑項目傳統學校。幾年來,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實現了體育工作“衝出靜釋,走向天津、奔向全國”的總體設想。一九九五年九月代表天津參加在山西臨汾舉行的全國分齡田徑賽上,在兩個項目上獲得了金牌,一個項目上獲銀牌。由於體育工作成績出色,一九九二年被靜海縣教育局表彰為“初中教育特色校”;一九九三年被全國第七屆運動會,國家體育運動委員會評為“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九五年五月被靜海縣委、縣政府評為“體育先進學校”;九五年九月被天津市體委,天津日報評為“天津市群眾體育工作先進單位”;九六年一月被天津市體委,天津市教育局評為“一九九五年度天津市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先進單位”。回顧工作,經驗是三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