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加強教師管理
優化管理的一個重要內容是對人的行為管理,我們的具體做法是:
1.抓教育思想更新
要提高教師的政治素質,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端正教育思想。通過組織教師學習方針、政策和法規,座談討論,促進教師教育思想電新,教育觀念的轉變。
2.提高師資水平
現有教師學曆已達標,為提高教師的文化、業務素質,鼓勵教師在職進修。現已有31%的教師大專畢業;31%的教師在職讀大專,年輕教師進校都給找一位師傅,以老帶新。學校給教師每人提供有關書籍,開展讀書學習活動。
3.做好感情投資
用“人本原理”——學校的一切管理活動都以做好人的工作,調動人的積極性為本。因此,我們經常和教師談心,聊家常,以增進幹群間的感情。盡力解決教師工作.生活中的具體問題,有效地調動了教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加強製度管理
抓管理沒有製度不行,我們先後建立和健全了全麵係統、嚴格科學的規章製度,使師生有章可循,尤其建立的崗位責任製和獎懲製度、“學生一日常規”等,使師生真正感受到能者尊,勤者榮,庸者窘,惰者羞,形成了一種蓬勃向上的群體精神。
四、加強質量管理
質量是教育工作的生命線,是學校發展的動力,是核心。隻有強化教育質量意識,才能務本求實。
1.抓“綱、材、法”的學習。組織教師學習教學大綱、教材,研究科學的教學方法。
抓教學常規達標和說課活動。每學期都舉辦教學常規達標觀摩課和說課比賽等活動。使教師在實踐中取長補短,不斷提高。
2.抓“學法”指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3.抓教學質量分析。查漏補缺,總結教學中的經驗教訓。
通過上述管理,推動了教育質量的提高。
五、加強環境管理
環境育人的作用不可低估。我校通過師生齊心協辦,艱辛勞動,把校園建設得優美、舒適。有運動區、教學區、綠化區、勞動區,先後有日本客人和全國各地的教育考察團1000多人次來校考察。
六、加強經濟管理
我校靠自力更生、勤儉辦學,建立了三個校辦廠一個農場,以解決教育經費。每年補助教育經費20萬左右,使學校的教學設備達到一流水平,同時,解決了教師的福利待遇,極大地調動了教師的積極性。
幾年來,學校的校容校貌和校園經濟,都被評為市、區先進單位。做一名校長要帶領一班人圓滿地完成教育教學工作任務,提高辦學社會效益,就必須努力提高自身素質。
要做一名稱職的校長必須加強政治理論學習,使自己具備較高的政治素質。理論修養是幹部必須具備的條件和終身大事,任何實踐都是在一定理論指導下進行的。校長是群眾的向導和帶頭人,必須用政治理論武裝頭腦,不斷增長智慧和才能,增強原則性,能及時正確地指導教師、使教師在玉作中少犯錯誤或不犯錯誤。如組織教師進行師德教育,我首先學習文件和有關材料,趣解和掌握基本觀點,再組織教師學習,進行自查自糾。因為教師的思想覺悟不同,認識問顯的水平有差異,在自查自糾問題時,有的教師認為罰學生寫作業、罰站不是體罰學生,在這種情況下,我運用正確的理論加以引導,分析問題的實質,幫助教師認識到罰寫作業或罰站等都是變相體罰學生,如不及吋改正勢必導致更為嚴重的休罰學生的現象發生。經引導幫助,教師的認識水平得到提高,不僅對過去變相體罰學生的現象能進行揭擺,而且自此以後根本上杜絕了變相體罰學生的現象發生,師德水平明顯提高。由此看來校長加強理論學習提高政治素質是十分重要的。
校長又必須提高業務知識素質。學校教師是一個群體,每位教師都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水平,而校長如不能做到能居高臨下給教師以指導,教師就會對校長失去信心,對校長不服氣,甚至產生抵觸情緒。毫無疑問,這樣的教師群體必然是-盤散沙,要取得好成績隻能是一句空話。所以我一方麵加強自身的業務知識學習,如學習教學大綱、鑽研各年級教材、學習教育政策、教育法規等,努力提高業務知識水平。另一方麵分批分期派青年教師去外地觀摩學習,促進群體素質的提高;組織指導青年教師參加鎮、區評優課活動,參加鎮說課比賽;組織指導學生參加區語文、數學知識競賽,均取得可喜成績。這樣教師就自然而然地對我產生了信任感。
校長還必須努力提高崗位能力素質,提高管理水平。教育體製改革後,校長一方麵要帶領教師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全麵提高教育質量,另一方麵為改變校容校貌,改善辦學條例,還必須協調好學校外部各方麵關係,拓寬資金來源渠道增加辦學投人。幾年來我積極與鎮、村主管教育工作的領導進行勾通,充分發揮社會、家長對搞好學校工作的積極作用,取得了他們的理解與支持。1993年省“普九”驗收前,我積極爭取資金投人1.4萬元購齊了體育器材,又投人4萬餘元維修教學樓。1994年我又與村辦企業永安基礎公司領導進行勾通,得到該公司大力支持,讚助學校修了七個水刷石花壇,擴修了一樓走廊,永安公司找人1萬元。1995年我又積極主動與村協商,得到村領導支持,又投人近萬元,按標準化要求每個教室安六盞40瓦曰光燈,根本上解決了蓋教學樓至今二十年未解決的難題。這樣三年走了三大步,學校的辦學條件得到改善,校容校貌得到根本改變。我在教師中的自然影響力也逐步擴大,教師在工作中都非常自覺地接受領導。
總之,校長必須具備較髙的政治、業務和能力素質,增強個人影響力,取得群眾的高度信任,就能領導管理好一所學校。
東方實驗中學的前身是東方培訓學校,創辦於1990年6月。1993年創辦了東方高級中學,1995年長春市教委經省市人民政府批準,與一所公辦學校合並,進行辦學體製改革實驗,實行“國有民辦”定校名為東方實驗中學,隸屬於市教委領導。
“國有民辦”的辦學模式為學校國有,“校長承辦,自主辦學、經費自籌”,體現了“加快教育體製改革,積極探索與社會生義市場經濟體製相適的辦學機製和辦學模武,逐步形成以政府辦學為主與社會各界參與辦學相結合的新體製”。
“學校國有”是指學校土地,校舍和固定資產具國有性質不變;在過度時期保留公辦學校編製和經費渠道本變原公辦教師,職工的身份不變。
“校長承辦”,校長是學校的法人代表,行政的最高負責人。全麵負責學校各項工作,並對上級教育行政部門負責。
“自主辦學”,校長根據《教育法》,國家教育方針和國家各項法律,法規依法自主辦學,按學校章程進行管理。在人事,經費物資和教育教學工作實施等方麵具有自主管理的權力。
“經費自籌”辦學資金來自三個方麵:一是學費收入;二是社會資助;三是教委撥款,視辦學情況,教育主管部門可逐年減少撥款,過渡到經費全部自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