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學校管理的幾點做法

吉林省汪清縣大興溝鎮第一中心小學校長林東平

近幾年來,我校在黨的各項方針政策的指引下,不斷地端正辦學思想,堅持改革,不斷進取,逐步實行崗位目標責任製,使學校的各項工作取得較為明顯的效果,我們的主要做法有:

一、加強學校管理,強化指揮係統。

一個學校辦得好壞,教師是基礎,領導是關鍵,因此必須健全一個具有戰鬥力,起保證監督作用的黨支部,充分發揮行政領導作用,校長具有政治思想覺悟高、事業心強、業務水平卨、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有權威、並能行使統一的指揮權。副校長協助校長分管好學校各方麵的工作,其他各組織要健全,齊抓共管工作責任落到實處。

學校的各項工作,在校長的主持下,教導處、工會、團隊、總務處的協助下,使學校的管理係統化。校長要通過決策、組織實施、督促檢查等環節和手段,指揮、調整和控製各係統的工作,保證學校的工作整體最優化。

毛主席說過,“領導者要學會彈鋼琴,大權獨攬小權分散,克服大小事領導一手包辦的工作方法……”把部份權力放到分管工作的領導。如:教師的短期請假、代課安排、集體備課:教研活動等由主任領導安排,這樣既能使校長集中精力抓好方針政策的貫徹落實,把好辦學關,又能發揮職能部門負責人的作用,提高全校工作效率。

二、更新教育思想,改革課堂教學。

為不斷更新教育思想,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組織全體教師或骨幹教師到縣內教學質量較髙的學校參觀教學,幾次派教導主任參加全國語文教學研討會,又多次派人去省內外參加新秀課的觀摩課,把新的教育思想引進校。在平日教學中重點抓打好基礎、發展智力、培養能力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法,把預習、練習引進課堂,教師每教新課讓學生按提綱在堂上預習,然後按教學重點,難點和學生在預習中提出的疑難,進行有針對性的點撥教學,邊教邊練;數學課進行一題多變,一題多解的訓練,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中努力做到不僅讓學生學會,更要讓學生會學,創造條件讓學生多動腦、動口、動手,課堂教學活躍,教學質量有明顯提高。

三、建立健全各項製度,實行崗位目標責任製。

近幾年來學校先後建立各項製度近百條,從教師上班到下班、從德、智、體、美、勞等方麵以及教師的工作職責範圍都有明確的要求,對任課人員的及格率、鞏固率、普及率達標率都有標準,這樣會使每1、教員知道應該怎樣教、教到什麼程度,教師工作起來心中有數.有目標、前進有方向。還要求教師全麵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麵向全體學生,全麵提高學生素質。對教師崗位責任製執行情況上半學期初評,年末總評,按總分評出檔次,按檔次發獎。先進的要獎勵,鼓勵後進要前進,這樣教師工作有奔頭,信心足,全校的教學質量穩步提高。

幾年來,我校在加強學校管理方麵做了一點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我校是鎮、縣級文明單位,少先大隊部是州級優秀大隊部,實驗室是省級達標實驗室,勤工儉學幾次評為縣、州級先進集體,黨支部是鎮級先進支部,民族團結工作是縣、州、省、國務院表彰的先進集體。回顧我校工作取得這些變化是加強學校管理的結果。

“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建設一支具有良好政治業務素質、結構合理、相對穩定的教師隊伍,是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根本大計”。

實踐證明,教師隊伍建設必須把培養骨幹教師放在首位,把提髙青年教師當作重點。

把培養骨幹教師放在首位。骨幹教師是指學校裏能勝任一門學科的教學任務,在課內外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育,擔任班主任或組織輔導學生參加課外活動,承擔組織教育教學研究或教育科學研究並能承擔培養教師任務的教師,骨幹教師是教師隊伍的主力、學科教學帶頭人,教學質量的象征,在教師隊伍建設中,必須把培養骨幹教師放在首位。

業務上提高。骨幹教師不會自然形成,學校領導要注意發現素質較好的教師,通過教育教學實踐,把他們培養成為骨幹,最佳途徑是讓他們在承擔教育教學任務的同時,承擔教育教學研究或教育科學研究任務。

教育教學研究或教育科研任何課題研究都離不開理論的指導與支持,這就要求教師從課題研究的需要出發動地、有針對性地、結合實踐去學習教育教學理論,這無疑將促進教師理論水平的提髙。教育教學研究或教育科研是在已有理論、已有經驗的基礎上,以科學的態度和方法去探究具有普過指導意義的教育教學規律,這無疑是一種創造,這種創造過程,激發了教師的自主意識,開闊了教師視野,促進了教師對科學方法的掌握,提離了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使教師真正能夠從教學型向科研型(專家型)轉變。斯霞、魏書生等千百個特級教師就是這樣成長的。

思想上幫助,學髙為師,身正為表。教師擔負著培養下一代的任務,教師在傳授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還要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師的職業道德,不僅是教師自身行為的規範,而且影響學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同時,提高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也是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因此,要積極引導教師講政治,認真執行教師職業道德,嚴於律已,自尊自重,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同時要注意引導骨幹教師正確處理業務發雇和政治進步的關係,實現又紅又專。

生活上關心,骨幹教師多數人到中年,家庭負擔重,有的長期超負荷工作身體不好……學校要關心他們,盡最大努力幫助解決各種困難,解除他們後顧之優。

把提髙青年教師當作重點。青年教師是指今天的二十幾歲到三十幾歲的教師,從整體上看,缺乏敬業精神,大多數人不具備教學的基本素質、教竄思想、教育觀念、教育方法粗疏。由於“斷層”問題,這些青年教師已過早地挑起了教育教學的重擔,但很不適應,他們又是跨世紀的一代,是教育的未來,教師隊伍建設必須把提高青年教師素質當作重點。

以老帶新。吉林市“希望之光工程”推出的“拜師”活動就是一種很好形式,市裏選聘導師,青年教師拜師自願選擇導師,並實行師徒“雙向”選擇的原則,導師和青年教師簽訂拜師協議,在雙方現在單位保證條件的共同監督和努力下實現“協議綜合目標”與“整體素質提高”任務。有的學校將青年教師和骨幹教師組成一個備課組,由骨幹任組長,負責傳、幫、帶任務,要求青年教師虛心向老教師學習,盡快適應教育教學需要,也很好。

嚴格求。青年教師雖缺乏教師素但可塑性大,為了他們,必須嚴格要求,一些學校開展“搜書育人、為人師表”、“教學工作達標活動並同聘任找鉤”,“三年勝任,五年變骨幹,七年成為縣(區)學科帶頭人”活動,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