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中的全員管理
吉林省農安縣萬順中學校長劉強
教學中的全員管理,即領導全員深人,教師全員動員,學生全員發動。
一、領導全員深入對教學實行有效控製
教學管理的關鍵是領導。學校領導成員必須在抓教學管理方麵形成統一的認識,形成合力。
1.形成以教學為中心的共識教學工作是學校教育過程中最普遍、最豐富、最經常的中心工作。學校領導必須形成以教學為中心的共識,認真地總結以往教學中的經濟教訓,精心研究教學現狀,用敏銳的眼光預測教學改革的未來。做到心往一處想,才能勁往一處使。
2.形成以校長為核心的教學指揮中心一個好的校長,就是一所好的學校。在全員教學管理過程中。必須形成以校長為核心,以教導處、政教處、總務處為側翼的教學指揮中心。隻有這樣,領導成員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才能在教學管理中得到充分體現。在校長的統一指揮下,領導成肩進人管理角色要做到三點:
(1)主要領導帶頭抓。學校主要領導要把発子放在“前勤”,把主要精力和大部分時間用到抓教學上,排除幹擾,做到了解教學經常化,參加教研製度化、管理方法科學化。用一把手的垂範作用,影響班子成員,對教學實行有效控製。
(2)主要領導具體抓。主管業務的校長和主任要患於職守,紮紮實實地抓教學,要做到常規項目經常抓,重點項目反複抓,關鍵項目能講出點子、指出路子、做出樣子。失誤的問題要快反饋、強矯正,盡量減少累積性失誤,確保教學沿著正確的軌道向總體管理目標推進。
(3)其他領導協調抓。其他領導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要理直氣壯地進人教學管理領域一是各部門的工作要結合教學一道去做;二是各部門的工作圍繞教學一起去做。
3.形成以教師為重點的教學管理體係教師在“領導一教師一學生”構成的管理體係中,具有二重性,既是被領導者、又是管理者。所以教師在這個體係中起主導作用,領導起關鍵作用,學生也不是消極的接受管理。形成相對穩定的管理體係,便於三個層次的管理人員決策、執行和操作,各自的能動作用才能很好地發揮。
二、教師全員動員、參加教學管理教師是學生的直接控製者,所以學校領導者必須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直接參加教學管理,要做到三個強化:
1.強化參與意識。學校的有關決策,最終要作用到教師或學生身上,所以凡決策之前都應廣泛聽取教師的意見,取得群眾的認同。隻有這樣組織目標才能轉化為個體目標。
2.強化學科管理。教師是教學管理的直接執行者,既要教知識,又要抓學科學習管理。學科管理的重點是抓非智力因素。
3.強化自我管理,教師在教學管理中果缺乏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意識,任何領導手段都將無濟於事。強化教師自我管理主要方式有:製度約束,總結考評,自我評價。
三、學生全員動員、參與教學管理學生是學校人群集合體中為數最多的部分,是學校一切工作的最終對象。學生在接受管理的同時,也有參與教學管理的權利。
學生參與教學管理,首先是自覺接受管理學校製訂的校規、班規,都要號召學生自覺執行。其次是提倡自我管理。我們的主張是,有關學生的事,要同學生商量去做;學生自己能做的事,要放手讓他們自己去做,學生一時難以獨立完成的事,要幫助他們學著去做。再次要求學生提供反饋信息,以調整教學方向。
實行全員管理,要有一個素質優良的領導班子,要有一支業務精良的教師隊伍。領導、教師、學生結成一個整體,才能奏出和諧樂章!
淺談校長的非職權影響力
吉林省長春市寬城區進修學校副校長於靖波
影響力就是一個人所具有的支配和改變他人思想行為的力量,做為校長,影響力越大,其領導者的作用發揮的就越好。校長的影響力有兩方麵:一種是職權影響力,另一種是非職權影響力。校長的職權影響力是因校長的職務和權利產生的,借此來管理學校,靠財權,人權、決策權、獎懲權等權利來維護正常的教學秩序,保證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因此校長在學校管理中要珍惜職權,正確而又有效地發揮職權影響力,實行校長負責製的本身加強了校長的職權影響力。
但工作實踐說明,校長的職權影響力是有限的,一是教育本身的性質決定的,校長的行政權利可解決一些常規法的、環節上的要求,如出勤、作業批改次數,教案書寫,保證上課等問題,但就其心理投人來說就很有限,許多教學上的問題靠行政命令牽解決,再者校長的職權影響力的長期作用受多方因素的製約,如領導者是否在場,決策是否英明,階段性安排是否妥善可行,否則將導致這種作用的下降或失去,直接影響學校質量的高低,管理的好壞。有些業務性效強的活動如果僅靠校長的行政命令,不能給予行之有效的指導,往往會使之流於形式而起不到相應的積極作用。其次,校長負責製中的職權影響力,一般帶有強製色彩,在對立的情緒中去完成工作將無益的,稍有不當將有敬而遠之乃至逆反心理,將有減校長職權影響力中的威信,不利於教師積極性的調動。
因此,校長在實行校長負責製的過程中,不能單靠職權威力,要注意非職權因素,征服教師的心,發揮非職權影響力的作用。校長的非職權影響力來自於校長自身的師德修養,知識與才幹以碑情感因素,性格作風而產生的,不帶有強製性,教師對校長有深切,信賴、敬仰的感情因素,在這種心理基礎上再去工作將會是事半功倍之效。教師的勞動是智力勞動,精神生產,能否取得成效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師的心理基礎,所以要不搞好教學管理,不可忽視非職權影響力的發揮,如果非職權影響力的發揮不好將會影響職權能力的影響和發揮,削弱職權功能,最終的校長負責製也將是一句空話,許多有識之士都從多年的校長工作實踐,中悟出此理,何償不努力探求並結合到工作實踐中呢?隨著社會的進步,教師素質的不斷提聲,這一點也越來越重婆,如果校長在日常工作中能把握職權影響力和非職權影響力產生合力,那作用將是不可阻擋的。
那麼,要具有此項能力,需在實行校長負責製的工作中,不斷學習教育理論,指導性文件。我的教育思想是:轉變觀念,不斷提髙自身素質,增強責任心和事業感,培養超前意識和開拓精神,積極進取,勇於率獻,努力提高決策能力和組織協調能力,業務指導能力和自律能力,充分有效地發揮職權效應;同時也應顧及非職權能力的積累,有一位老校長在整理校風校訓中對領導班子提出的第一條要求是“心善”,可謂用心良苦了,要求領導要有關心教師,心裏要有教師,有感情投資,關懷要到位,為自己工作創造和諧的人際環境,可以想象,一位校長要在對立情緒中去完成大業的可能性有多大、何其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