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棟梁之才(1 / 2)

“哼,不過是雕蟲小技罷了,伊老你隻怕太抬高了他吧。”徐教習不知道什麼時候也走到了帳篷之中,看見伊老對聶雲的讚譽,有些不以為然地說道。

聽到徐教習的話,伊老翻了翻白眼,朝天的鼻孔裏哼了兩聲,毫不客氣地駁斥道:“何為雕蟲小技?宰相朱言熙當年就是因為對出百年絕對漢儀第一聯而獲聖上賞識,才有了後來的平步青雲,直至如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徐教習莫非認為宰相大人位居人極也不過是雕蟲小技而已?”

“宰相大人才華舉世無雙,這小子怎能與其相比?螢燭之光豈敢與日月爭輝。”徐教習慌忙解釋道,伊老這一頂大帽子蓋下來可不是他區區一個教習能夠承受的下來的。

世人皆知當今聖上漢仁宗不愛朝政,卻對詩詞歌賦極有興趣,本人就極其擅長書法和繪畫,據傳仁宗曾對大臣們笑稱:處理國事批閱奏折或許朕不行,但論起琴棋書畫,莫說前一千年,就算再往後推五百年,隻怕也找不出一個如朕一樣優秀的皇帝。

由於漢仁宗的緣故,對詩文的重視在漢雲帝國提升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不僅廟堂之高,大臣們之間開始吟詩作對,在江湖之遠處,尋常百姓也開始閱讀詩文,而且這股崇文之風經過吟遊詩人和遠足僧侶們的傳播,也逐漸在昊天王朝等地方蔓延開來,於是在崇尚武學的雲夢大陸上,文才第一次上升到和武略平齊的地位,後世將這段熱衷文藝的階段稱之為第一次文藝複興。

例如伊老提及的宰相朱言熙,以及中書童恭,都是飽讀詩書的文人,單論武略隻怕還不如琅琊學院一年級的弟子,但在朝廷之中的地位,卻隱隱還要壓過樞密使葉俊,實屬權傾朝政不可一世。

要知道葉俊不僅是皇上同父同母的親弟,更是手握四大戰區軍權於一手的超級實權派,不提自身修為,單論四大戰區的四位猛將,沒有任何一位修為在歸元境之下,更遑論麾下數百萬英勇善戰的兵士。

據說葉俊親王見到朱言熙都是客客氣氣,言語中還要禮讓三分,何況一個小小的徐教習竟敢大言不慚地輕視文學一道。

況且琅琊學院的老人也都清楚伊老由於早年的經曆導致武學之路無法精進之後,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習文之上,徐教習的話原意是打擊一下聶雲,卻不想捎帶著把伊老給得罪實了。

徐教習清楚伊老和朱言熙的關係甚為親密,朱言熙每年都會抽空化身前來水鏡閣與伊老一敘,要是自己的話傳到宰相口中,定然不會有什麼好果子吃。

“今日螢火,焉知非明日之日月?鼠目寸光。”伊老一甩袖子,懶得再去搭理徐教習。

聶雲站在一旁靜靜聽著兩人的對話,也不便發聲,隻是覺得這個徐教習好像對自己有些敵意,聯想起唐玄起初和自己提起的事情,心想隻怕這個徐教習和徐盛等人有所關係,回到學院之後務必要好好查查,聶雲不露聲色地想著。

伊老轉過頭,一臉笑眯眯地看見聶雲,帶著些冀望地說道:“聶雲你對聯功底確實不錯,已經不亞於很多文學大儒了,但這畢竟隻是文學小道,雖可看出你文學底蘊不弱,但我還有些問題想要問問你。”

聽到伊老的話,聶雲不願意了,連忙截斷道:“不是說對完對子就可以通過測試了嗎?怎麼還能臨時加題。”

“不,不,不,聶雲你別緊張,也別誤會,我接下來問的題目不管你答不答的上來,都不影響你前往三樓借閱的資格,隻是我個人追問的,你不願意回答也可以。”伊老趕緊擺擺手和聶雲解釋道。

“既然不影響去三樓,那問問也不妨。”聽到不影響上樓資格,聶雲鬆了一口氣,答應了下來。

聽到聶雲答允下來,伊老的臉色忽然變得嚴肅起來,剛才還笑成一條縫的眼睛又瞪了起來露出了精光。

“你對雲夢大陸當今的形勢有何看法?”

聽到伊老的問題,聶雲險些暈倒,前麵考的是對聯,現在就直接變成策論了,自己不過是登樓而已,又不是參加科舉考試。

況且這個題目實在是過於龐大,其中任何一個細節末梢都能大作一片文章。

於是聶雲很是苦惱地回答道:“伊老,我不過十六歲,這還是第一次走出秦嶺山脈,外麵世界是什麼樣我都還不清楚,您問一個少年這麼高深的問題合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