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楊涓子鬼遺方(1 / 2)

穿過臨時搭建的帳篷,人就已經站在了水鏡閣之中,這還是聶雲第一次雙腳踏進這座傳奇的建築,不禁好奇地四處打量。

從聶雲所立之處環望,四周都是密密麻麻的書架,和傳統書架不同,每個書架都高達三米以上,若要拿頂層碼放的書籍,就必須要借用腳踏方可。書架彼此之間的間隔也不大,勉強夠一個人坐臥下來,兩個人同時穿過都要側身,這種設計最大程度的利用了水鏡閣的藏書空間。

聶雲走到樓梯處,緩步地向上登去,一步一步,似喜悅的步伐,從二樓的高度俯視看去,整個一樓的情形才收入眼簾,所有的書架都非常隨意地擺放著,似乎當初建造者根本不知工整為何物,所有的書架組合亂七八糟擺放形成了一個很奇怪的形狀。

但是對於進閣看書的人來說,書架是什麼樣子有什麼關係,重要的是自己能夠拿到那些書。已經有很多弟子在書架之間來回穿梭尋找著心意的書籍,也有部分已經找到的弟子迫不及待地或倚著書架,或坐在地上,聚精會神地看著手中的書籍。

聶雲掃視了一圈沒有看到唐玄,想必他也在二樓的某個角落尋找著書籍,反正在這兒要待上一個星期,也不著急這一時半會。腦中這麼想著,腳步便又踩上木梯向上繼續攀登。

走到三樓又是另外一番景象,四麵得牆壁上全部都開了窗戶,此刻窗戶全都開著,視野開闊無比,陣陣微風吹進小樓,無盡的涼爽和愜意。三樓的麵積比起一二樓小了一些,書架更是明顯少了許多,約莫隻有一樓的兩成不到。

正對樓梯的前方筆直前行走到窗邊,哪兒擺放著一張不大的案幾,木製的,看上去有些粗糙,應該就是最尋常的杉木所製,而且看工藝也應該是某位不入流的木匠所為,質量倒是還行,勉強可以使用而不至於倒下。

聶雲估摸著這或許就是水鏡先生當年用過的案幾,不免好奇地用手輕輕地摸了摸,手指與桌麵接觸發出了澀澀的顫動,似乎是案幾在興奮。桌麵很幹淨,一塵不染,明顯還帶著剛剛擦拭過的痕跡。從案幾處向遠處眺望,視野最佳,滿山的綠樹紅花、藍天白雲都收納在不大的木窗之內。

登上三樓的弟子隻有寥寥數人,都站在書架前翻閱著書籍,聽到聶雲上樓的動靜,有兩人抬起眼友好地衝聶雲笑了笑,其餘幾人都沉浸在書海之中,沒有任何的反應。

對於一個同樣愛書的人而言,聶雲太熟悉這種狀態,那是真正的熱愛和沉迷才會有的一種物我兩忘的境界。既然測試也通過了,也順利的到了三樓,就連水鏡先生當年所用的案幾也擺放在了自己的麵前,剩下的就是找幾本好書,認真看上七天了。

因為三樓的書架數量比起一二樓少了許多,聶雲翻閱起來也很方便,不到一盞茶功夫,就匆匆瀏覽了絕大部分的書架,看得聶雲有些悻悻然,因為整個三樓的書架竟然沒有一本和武學相關的書籍,反而都是一些雜學書籍,門類繁多,地理、農家、天文、術數、醫家、藝術、詞曲、文評均有,其中醫家和天文相關占據了多半。

聶雲有些詫異,雖然因為第一次文藝複興的緣故,雜家也在漢雲帝國興起,但一直沒能進入主流,無論科舉還是各類應試,均是傳統詩詞經書策論為主。也不知道水鏡閣當初建設之人出於何故,收藏了如此之多的雜家書籍,若是醫家還好理解,畢竟治病救人有用之極,但是天文一道除了欽天監和道家,很少有人會感興趣,但在這水鏡閣之中卻占了主流。

聶雲倒沒有想著去一二樓搜上一番,因為武魂緣故,除非極精妙且無須過多魂力的功法,否則就算看了也根本無法修行,而不需要魂力的招數寥寥無幾,簡直屈指可數,那各門各派有限的幾招以招式見長的劍招,聶雲幾乎全部都學會了,剩餘的要麼是不傳之密,要麼又有額外的限製,何況多個一招半式,對於自己實力的提升也未必有多大用處。何況據唐玄所說,由於水鏡閣太惹眼,裏麵天階以上的功法秘籍都由學院另有所藏,地階的也隻是有選擇地留下一部分,隻怕還不如自己家傳的驚天三式。

不過也非一無所獲,滿書架的醫家書籍吸引了聶雲的眼球,久病成良醫,自聶雲被發現武魂之恙後,聶嘯天就到處搜尋名醫給其醫治,由於治病通常需要一段時間,這些受邀的名醫不得不在名劍山莊住上一些年月。聶雲因為自身病症,也經常讀一些醫書,和這些性格各異的醫者倒也相處愉快,從他們身上學了不少醫術。談不上如何高明,比起尋常大夫卻也不遜色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