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與起義軍/起草憲法
北京明顯地比以前平靜。今天去中學堂和大學上學的學生比昨天多得多。但是人們依然要離京,火車仍舊擁擠。
記者認為局勢如下:朝廷已被最近發生的事情所壓垮和蒙羞。親王們為失去權力而哀痛,滿人為失去特權而悲歎。袁世凱已抵達漢口附近,將開始與革命黨領袖議和。希望通過互相妥協達成和平,不再以流血的方式鎮壓。袁世凱已確知革命黨的態度,在資政院的支持下,他將致力於調和工作,其基點是建立一個對內閣和國會負責的君主立憲製。如果能實現,他將做工作緩和南方各省渴望共和的激烈態度。
今晚的一道上諭確立了資政院進一步的勝利,朝廷允許資政院代表起草憲法,而在此之前,他們隻被谘詢,沒有製定法律的權力和實權。
朝廷下罪己詔
該詔書是對暫時駐守灤州的張紹曾及其他幾位將軍奏折的回應。他們的要求迫使朝廷於本星期一下罪己詔。皇帝現在卑躬屈膝地讚揚了這些犯上的將軍對朝廷忠心,並命資政院起草憲法,以備朝廷批準,“特布告天下,誓與我國軍民維新更始”。
資政院現在對軍隊有約束力,它將堅持去除滿人所有的特權,剝奪滿人對所有軍隊的控製權,解散帝國所有滿人的軍隊,廢除滿人的年俸,廢除太監,廢除辮子和滿人服飾。最後,資政院極力提倡廢除所有與以英國憲法為藍本製訂的憲法不符的風俗、法律和法規。
1911年11月4日,星期六(3日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