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無政府狀態的誇張報道

袁世凱總統已接受了唐紹儀因為健康原因而遞交的辭呈,正在全力說服他接受總統首席顧問的職位,但唐紹儀深受精神崩潰之苦,準備到外國旅行。他的繼任者,如果不是總統本人,有望是現任外交總長陸征祥。他是一位和藹可親的官員,深受尊重,但身體羸弱,對歐洲比對中國更為了解。

歐洲報紙大量刊登中國內地的無政府狀態,報道極為誇張。中國各地的貿易狀況良好。海關稅收穩定,幾乎每個省均獲大豐收,華北與華中鐵路在這一時期是我們所見過的最賺錢的。不久前,在津浦線上,張勳將軍退回了所有的鐵路機車和車輛,三節客車,六節特別用於運送軍隊的貨車,隻留下一個引擎。張勳現在手下有8000名士兵,他們紀律嚴明,不缺軍餉。袁世凱很滿意與張勳的關係。這條重要的鐵路已恢複通車。

廣東人

發往歐洲的令人不安的消息報道了中國南北方之間可能發生的衝突,廣東可能宣布獨立,北京沒人相信這些消息。袁世凱總統本人完全知曉中央政府極難在各省建立權威,但對上述任一事件發生的可能性表示不可信。他認為,廣東人太愛國,在華中與華北影響至深,與香港關係極為密切,他們現在不會獨立,不會摧毀他們出了大力建立起來的共和國。記者所認識的每一個廣東人都認為獨立是荒謬可笑的想法。在京的廣東人認為,被遣散的海盜對廣東猛攻的謠傳並不值得重視。

許多地方在穩步地遣散著部隊。外國銀行家們現在確信,唐紹儀對現役軍人的數量估計過高。大批傳教士返回曾經令人恐慌的內地省份。北京財政緊缺的狀況由於各省向中央解款而有所緩解。

禁煙協定

中國外交部已接到英國政府的文件。文件警告中國,如各省繼續違反禁煙協定,阻止印度鴉片的售賣,妨礙印度鴉片經銷商的買賣,其後果是嚴重的。中國人並不怎麼看重這一警告。所以當英國提出,由於中華民國反對印度鴉片在華貿易,英國會推遲承認中華民國,中國人簡直不相信。

1912年7月1日,星期一(6月30日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