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中南古國(14)(1 / 3)

前700年,楚武王又進攻絞國,駐紮在絞國南門。屈瑕仔細分析了形勢,說:“絞國人比較笨,不如用一些樵夫去誘惑他們。”武王聽從了屈瑕的意見,派了三十個後勤人員在絞國郊外砍柴,絞國一看有便宜占,就跑出來把樵夫們趕到郊外的山上,為絞國砍伐樹木。沒想到楚國部隊早已埋伏在山下,很輕易地打敗了絞國部隊,絞國人非常恐慌,和楚武王簽訂了“城下之盟”。不過之後屈瑕因為驕傲,攻打羅國失敗,自殺而死。

隨國的隨風兩邊倒讓楚武王有點生氣。原來楚武王之前楚國並未稱王,而是子爵。武王讓隨侯去周天子那兒為自己請公侯的尊號,周天子當然不給,結果楚武王一怒之下自己稱王了。周桓王批評了隨侯,怪他辦事不力。隨侯迫於天子的壓力,隻好和楚武王保持若即若離的狀態,這不差點又和鄖國聯合打楚國了。前690年,楚武王決定教訓隨國,但他進軍之前感到心神不寧,結果在路上死在了一棵樠樹下麵。令尹鬥祁和莫敖屈重秘不發喪,在隨國郊外築造橋梁、營建堡壘。這招死諸葛嚇跑活司馬還真管用,隨國果然嚇得不得了,趕緊向楚國求和。屈重以楚王名義進入隨國和隨侯結盟。隨國依靠漢水東邊各諸侯的力量又背叛楚國。冬季,楚國的令尹子文率領軍隊進攻隨國,講和以後回國。

楚武王死後,楚文王即位。大概就是在楚文王前期,貳國、軫國、絞國、州國、蓼國、鄖國都被楚國兼並,但楚國卻一直沒有滅亡隨國,而是將隨國培養成附庸。之後一直到前640年,隨國在漢陽諸姬江、黃、道、柏的支持下背叛楚國,但被楚國令尹鬥穀於菟擊敗,在此之後,隨國徹底心甘情願淪為楚國的小弟,也正是因為隨國的識時務,才一直保留了社稷直到戰國初年。隨國對楚國的忠心耿耿可以表現在前506年的收留楚昭王事件。原來那年吳王闔閭在伍子胥、孫武的輔佐下攻破楚郢都,楚昭王輾轉逃到巢縣避難,但是因為楚昭王父親楚平王殺過巢縣縣尹鬥辛的父親,鬥辛倒沒什麼,鬥辛的弟弟鬥懷卻非要殺了昭王報仇。鬥辛管不住弟弟,隻好帶著楚昭王去北邊的隨國避難。

楚昭王的行蹤很快讓闔閭知道了,於是闔閭派兵到達隨國都城的南門,向隨君要人,並且說:“周朝分封的江漢諸姬,基本都被楚國滅了。現在上天已經懲罰楚國了,貴國君為何又把楚王藏起來呢?那些被滅的國家有罪嗎?貴國君如果報答周室,讓我國來完成天意,我國就和你國,隔著漢水南北平分楚國!”這時楚昭王的哥哥子期站出來了,因為是一個爹生的,兩人有幾分酷似,子期要求把自己冒名頂替成弟弟,讓隨國交給吳國處置。要不要交出子期呢?隨國國君也想不出答案,自然就去求上天了,幾個神棍弄了下蓍草還是龜殼後,得出的結果居然是不吉利!看來交出子期十有八九會被吳國認出來,到時候子期死得就太冤枉了。那要不要交出楚昭王呢?

隨君想好了,一定是不能交的。吳國不過是捅破楚國的暴發戶而已,而隨國的西邊、南邊、東邊都是楚國的領土,隨國自然也是把利益擺在第一位,管他什麼江漢諸姬呢,都多少年前的親戚了!於是隨君派使者辭謝了吳國使者,說:“隨國這麼狹小的土地,楚國確實一直保護著我們,我們兩國世代都有盟約,一直沒變啊!如果有了危險而拋棄他們,又怎麼來侍奉大王您呢?您擔心的不應該僅僅是楚王一個人,如果大王您能夠完全平定楚國境內,我國又怎麼能不聽從您的命令呢?”這份外交辭令真是說得太精彩了,明明是自己不想交,還裝出一副大義凜然的樣子。而且隨國也具備一定的實力,闔閭沒有把握強攻,更重要的是統治區也相當不穩定,於是吳軍隻好先撤退到郢都。

楚昭王對隨君真是感激涕零,和隨君歃血為盟,保證楚國一定不會欺負隨國這位小弟。為了表現誠意,楚昭王不用雞血為誓,而是往身邊的子期胸膛上割了一刀,用子期的血來和隨君盟誓。——子期也夠悲催的。無論如何,因為這層關係,楚國也不好意思滅亡隨國了。前494年,隨侯還跟隨楚昭王、陳國、許國攻打蔡國。此後隨國曆史不見於記載。

謝國、申國、繒國、

呂國、息國、鄧國、穀國

國名:謝

方位:今河南南陽

姓:任(妊)

建立:?

滅亡:約西周後期滅於周宣王

國名:申(南申)

方位:今河南南陽

姓:薑

建立:周宣王舅申伯建立

滅亡:約前688年滅於楚文王

國名:繒

方位:今河南方城

姓:?

建立:西周時期

滅亡:約前688年滅於楚文王

國名:呂

方位:今河南南陽

姓: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