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712年,因為許國不給天子進貢,正好讓擔任周卿士的鄭莊公逮住了把柄。七月初一,鄭莊公聯合齊僖公、魯隱公一起進攻許國都城,潁考叔拿著象征鄭莊公的大旗“蝥弧”搶先登上許國城牆,正想著向大家招手示意呢。忽然一支冷箭飛來,一箭就要了老潁的命。潁考叔連人帶旗從城牆上摔下來,大夫瑕叔盈秉著前赴後繼的革命精神,拾起了大旗登上了許都,並舉著大旗大喊:“主公登城啦!主公登城啦!”鄭軍一下像被打了雞血一般,蜂擁而上爬上城牆占領了許國,許莊公連滾帶爬逃亡衛國。那天是七月初三,許國總共兩天居然就被攻克了,水準差得真是愧對蒼天。後來查明原來是鄭國這邊的美男子子都因為和潁考叔爭功而暗箭傷人的。
然後是開始分贓。齊僖公離許國最遠,要了也沒多大用,於是先很大方地讓給魯隱公,當然魯隱公也用不上,而且也欠過老鄭的人情,所以又很大方地讓給鄭莊公——本來就是替人家來的。但是鄭莊公卻出乎兩位老板的意料,他沒有笑納。而是采取了一個超前的辦法——一國兩製。他找到了被俘虜的許國大夫百裏,對他說,這是老許自己咎由自取啊,鬼神借我之手懲罰他而已,我這位形象代言人,怎麼好意思就把許國占為己有呢?這樣吧,我有個兄弟公孫獲,我們關係不太好,幹脆就讓你們賞他口飯吃。讓他和你一起來輔佐老許的老弟許叔做國君吧。以後我們就是哥倆好了。
這位百裏大夫一聽,老子都做好就義的準備了,沒想到起死回生,火速舉雙手雙腳表示讚成。於是,鄭莊公把公孫獲安排在許國西邊,百裏輔佐許叔鄭安排在許國東邊。一邊建一座辦公樓。臨走之前,鄭莊公還叮囑這位堂弟說:“等我掛了你也要趕緊撤,上天已經丟棄了我們周朝,我們周家子孫怎麼還能和四嶽的後人許國搶生意呢?”鄭莊公這手實在令人拍案叫絕。你老鄭家是越來越活躍,已經打遍中原無敵手了,而現在人家許國隻是不進貢,你就想打著天子的名號搶了別人的地盤,有這樣的道理嗎?而把公孫獲安排在許國,當然是相當於鄭國伸出手去控製許國;讓公孫獲在自己死後回家,當然是知道自己一死許國就會鬧民族解放運動,那時候這位堂弟的小命可就難保嘍。
果然不出鄭莊公所料,繼任的鄭昭公和鄭厲公先後被強臣祭仲逼得出走,那個許國的許叔鄭趁著鄭國一片混亂,趕緊拆除柏林牆宣布隻有一個許國,是為許桓公。公孫獲不知道哪裏去了,應該是提前逃跑了。前665年,鄭國入侵許國,似乎沒什麼效果。許桓公之後的許君叫許穆公,他有個很有名的夫人——衛國許穆夫人。《列女傳》記載,許穆夫人成年後,許國和齊國先後提親,衛懿公想把她嫁到許國。小姑娘當然也是想去更強且高富帥的齊國,說要是衛國有難還能幫忙什麼的,衛懿公就是不聽。之後衛國果然遭遇狄人攻擊,許穆夫人急急忙忙跑到齊國搬救兵,才把父親救出。這個故事把許穆夫人刻畫成先知了,而許穆夫人其實是衛宣公之子頑烝老爸妻子宣薑所生,但在《列女傳》中把她安排成了衛懿公的女兒;其實衛懿公是衛宣公和宣薑的孫子,從父係來看許穆夫人是衛懿公堂妹,從母係來看許穆夫人還是衛懿公姑媽。
而更大的漏洞則是衛懿公實則死於狄人之手,衛國經熒澤一戰隻剩五千人(參見“赤狄”)。之前許穆公就加入了齊桓同盟,又因為和衛國的親戚關係,這次救助衛國是義不容辭。而許穆夫人則更憂心如焚地前往曹邑探望寄居的衛國人,並且在路上寫下了《載馳》一首詩:“載馳載驅,歸唁衛侯。驅馬悠悠,言至於漕。大夫跋涉,我心則憂。……”許穆夫人可能是世界文學史上的第一位女詩人。婚姻關係的作用這時候體現出來了,齊桓公也有兩個老婆是衛國公主,他派長子無虧帶領三千戰士守衛曹邑。宋桓公、鄭文公也各自派兵救援,在華夏聯盟的齊心協力下,衛國的社稷終於保住了。難能可貴的是許穆夫人一介女流也在此表現出了高尚的愛國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