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中南古國(17)(1 / 2)

前588年,晉、宋、衛、曹四國聯軍進攻鄭國,反而被鄭國擊敗,鄭襄公興高采烈地向楚共王獻俘。果然就在當年,討好了楚國的鄭國兩次興兵伐許,理由是許國仗著楚國撐腰而不侍奉鄭國。第二年,鄭國又派公孫申跟許國“厘定邊界”,當然這是含蓄的說法,其實就是要搶許國的土地。忍無可忍的許靈公發兵在展陂(今河南許昌西北)打敗了鄭軍,這自然是激怒了鄭國。當年冬季,新上台的鄭悼公親自攻打許國,占領了任、泠敦以及之前要“厘定”的土地。許靈公自然去國際法院楚國告狀,鄭悼公也被傳喚去應訴,結果原告被告一番辯論下來,法官楚共王裁決許靈公獲勝。這下鄭悼公生氣了,老子對你忠心耿耿,你卻連許國這塊蛋糕也不讓我嚐一口?幹脆投奔晉國去,這樣就可以堂而皇之地和許國掐架了。前583年,鄭成公嚷著要配合晉國打楚國,結果路過許國的時候,集中火力攻打許國的東門,俘獲甚多。

許靈公不是傻子,一看楚國靠不住,馬上也投靠晉國,看你鄭國還敢打我不?楚國也意識到不能失去鄭國,於是開始花高價收買鄭國,鄭國也心安理得地收下了。晉國一看氣氛不對,把前來朝會的鄭成公抓了起來。老大被扣押了,鄭國卻像沒事一樣,還去打了一次許國。這分明是表現給晉國看,你抓了我們老大有什麼用?我們還能逗許國玩。你有種跟我決裂?晉國想想,也對,你們連老大都可以不要,再逼下去估計得投降楚國了,隻好又放了鄭成公。得到晉國默許侵略許國的表態,前577年,鄭國子罕領軍伐許,被許國打敗;憤怒的鄭成公親自攻許,攻破許國的外城。許靈公隻好接受十年前公孫申“厘定邊界”的不平等條約。於是鄭國更加囂張,甚至在前576年還一度擊敗楚國;惶恐的許靈公知道晉國也靠不住,隻好和楚國商量,把許國人民搬遷至離楚國更近的葉縣(今河南葉城)躲避鄭國,楚共王大筆一揮批準了。

許國六遷

前575年,晉厲公在鄢陵戰敗楚國,此後形勢更加往晉國一邊好轉,鄭國更是徹底投靠了晉國。這樣一來鄭國成為晉國的前線,那麼楚國前線的許國就危險了。於是許靈公也打算投入晉國陣營,晉國既然對楚國完全占優勢了,就不會放任鄭國欺負自己了吧!幹脆搬到晉國國內,徹底解決安全問題得了!晉國那邊派搬家公司來了,不料許國大臣卻安土重遷,你一上台就搬來搬去,煩不煩啊?搬進晉國國內,還不讓人家吃了?這差點把許靈公氣死。當然更生氣的是感覺被耍的晉老大,聲稱要派兵教訓許國。幸災樂禍的則是鄭國,前557年,晉、鄭、宋、魯、衛五國聯軍伐許。楚國來救許國,在湛阪被聯軍擊敗。得勝的聯軍自然又圍著許國毆了一頓。前549年,許靈公報複的機會來了,原來晉國和齊國交惡,齊國就勾結楚國北上牽製晉國,被打的自然是鄭國。但許國馬上又嚐到苦果了,兩年後,許靈公跑到老大楚國那兒去耍賴:“大王您不幫我打鄭國,我就不回去了!”

當年八月,飽經折磨四十五年的許靈公真的就在楚國一病不起。楚康王覺得麵子還是要給,於是就派兵攻打鄭國,鄭國當時掌權的是名臣子產。子產更會來事,他知道楚國無意死掐自己,幹脆下令不和楚國交戰,結果楚軍俘虜了九個鄭國人就撤退了。許靈公的控訴得到的就是這樣一個滑稽的結果。這位悲慘的許靈公在2002年卻重建天日,原來在2002年3月26日—4月14日,河南葉縣文化局發掘了一座無封土古墓葬,這座墓葬的東、南、北三個方向四分之三的麵積被盜,棺內人骨也早已腐朽無存。但值得欣慰的是,清理出來639件殘留器具,最珍貴的是3套組合編鍾,是由8枚編鎛、9枚鈕鍾和20枚甬鍾組成的,這種編鍾是國內第一次發現。李學勤先生根據青銅戈的銘文“許公寧之車戈”、 “許公寧之用戈”認定此墓的主人就是許靈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