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德元載六月,李隆基聽聞潼關陷落,自知長安難保,便率同貴妃、皇子皇妃、楊國忠兄妹、龍武大將陳玄禮、宮監將軍高力士等,從延平門逃出,向西徑直奔去。一些大臣尚自按時入朝,卻見皇上攜重臣早已逃離,立時大亂,沒過多久,整個長安城都知道皇上出逃的消息,人們匆匆回家,收拾行囊路資,都欲趕緊離開長安。
那安祿山領兵攻陷潼關,命崔乾佑駐紮在關內,又令孫孝哲、周漠、林楚韓等人向西攻取長安。十四日,孫孝哲等率眾來到長安城下,守城將領崔光遠、邊令誠見叛賊攻至,竟雙雙請降,開城納賊。叛軍隨即衝入城內,大多沒來得及逃走之人盡遭殺戮,城內哭喊聲震天,令人聽之墜淚。周漠領一隊人馬率先占領大明宮,下令收捕妃子、皇孫數十人,百官侍女數百人,紛紛囚禁鎖閉,等安祿山一到再行發落。
卻說周漠進占大明宮,見宮殿高聳,廊簷縵回,排列整飭,氣勢雄渾,不禁為之讚歎一番,心想:“做皇帝的就是舒服,這麼多殿宇,不知要多長時間才能走得完呢。”想著想著,漫步在皇宮之內,不知不覺走進含元殿。那含元殿乃是大明宮的正殿,亦是舉行朝會和重大慶典之處,周漠從未進過皇宮,自是毫不知曉。他沿著大道向北走了片刻,跨過一道門,前麵地勢陡然開闊起來,旌旗石像夾在道路兩旁,正前方赫然出現一個極大地宮殿,那宮殿既顯敦厚,又顯大氣,格外引人注目。周漠心中一動,快步走上前去,上了數十層台階,方才看見那大殿上方立著一塊紅木牌匾,上書:“宣政殿”三個大字,一筆一劃,十分遒勁。周漠跨進門檻,進入殿中,大殿內寬闊異常,抬頭一看,朝堂前擺著一個龍椅,龍椅表麵覆著金漆,格外氣派。
周漠腦子中嗡的一聲,更是欣喜若狂:“這就是皇上坐的地方麼,果然居高臨下,俯視群臣,讓給安祿山那廝,確實可惜了,我且先坐上去試試。”往周圍一看,見並無來人,連忙走到龍椅前,一屁股坐到上麵,向下一望,朝堂四麵盡收眼底,不由得又是興奮又是難過。興奮是因為自己二十年來碌碌無為,不料今日竟坐在皇帝的椅子上;難過是因為這椅子自己終究不能永遠坐下去,安祿山一到就得離開,心中如海潮澎湃,百感交集,久久難以平息。一會兒想:“我周漠投奔安祿山不就是為了能有今日麼?等到我功成名就,統領天下,誰人還敢小覷?世間金銀財寶,美女尤物全是我的,我想要多少就有多少。”一會兒又想:“可惜我隻是那安祿山手下一名將領,再如何厲害,也無法坐上皇帝這個位子。”
一時頗為不忿:“中原這片廣大土地,都是我等辛辛苦苦,一點點打下來的。安祿山有甚麼能耐,怎能坐上皇帝之位?”忽而轉念一想:“我手下尚有千餘名兵士,不如到時假意擁安祿山上去,再率兵逼宮,迫得他讓位於我……”想到這裏,周漠心中忽然一陣激動,此時登上皇帝之位早已充斥他的頭腦,他越想越遠,眼前模模糊糊,仿佛看見自己就是皇帝,群臣百官跪拜在台下,皆叩首道:“吾皇萬歲……”
胡思亂想之際,猛然聽見一聲怒喝:“周漠,你好大膽子!”周漠睜眼一瞧,但見台下站著一人,那人身披甲銳,一手按著劍柄,氣得臉色發白,喘氣籲籲,此人正是安祿山手下大將孫孝哲。周漠尚自沉浸在當皇帝的美夢之中,眉頭一皺,隨口道:“台下何人,竟敢大呼小叫,沒看見朕坐在這裏麼?”孫孝哲愣了愣,哈哈大笑道:“我看你是想做皇帝想瘋了罷,還不給我滾下來。”周漠聽他一喝,這才醒悟過來,額頭上漸漸滲出汗水,心道:“不好,被此人發現,他若將此事告知安祿山,我不但坐不上皇帝的位子,連官也封不成。”定了定神,暗道:“我正想掀翻安祿山,自立為帝,倘使能將此人拉攏過來,真是再好不過。一旦不成,此處正好無人,我一刀殺了他也就是了。”眼中凶光爆射,轉瞬即逝,下了台笑道:“將軍想必是誤會了,在下一夜未能休憩,走到這殿裏,看有個座位便坐了,卻沒想到是那皇帝老兒的位子。”
孫孝哲哼了聲道:“休想誑我,你自己想做皇帝,還不敢承認?”周漠眼珠一轉道:“孫將軍,你說主上由範陽起兵,一直能打到長安,這些都是誰的功勞?”孫孝哲瞥向周漠道:“你問這作甚?”周漠笑嘻嘻道:“要不是咱們在戰場上和唐軍拚殺的你死我活,那安祿山能有今天這麼瀟散閑適的日子?”孫孝哲哈哈一笑道:“周兄說這話,怕是別有用心罷。”周漠正色道:“怎能是別有用心?這天下是我們打來的,難道……”話還未說完,孫孝哲厲聲道:“住口,你自己想當皇上還想拉我下水麼?哼哼,主上早命我監視你,豈知狐狸尾巴這麼快就露出來了。”
周漠臉色陡變,忖道:“原來安祿山早就對我心存疑慮,居然派人監視我。正好,此處無人,我先殺了這廝,再連那老賊一並殺了。”亦不再猶豫,幹笑一聲道:“你敬酒不吃吃罰酒,休怪我周漠翻臉。”言畢,手往腰間一拍,登時抽出把長劍,劍鋒一斜,直刺孫孝哲小腹。孫孝哲大吃一驚,變招奇速,拔劍一擋,僵僵避開,跳出幾步罵道:“姓周的,你奶奶的果真圖謀不軌!”周漠打了個哈哈,道:“就算老子圖謀不軌,你能怎地?吃我一劍!”一招“撥雲見雨”,在孫孝哲麵門虛晃一下,跟著直踏中宮,飛刺咽喉。孫孝哲忙回了招“瞞天過海”,讓過周漠一劍,反攻一招,亦被周漠輕鬆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