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四上午,陳拓趕到青海藏傳佛教寺院塔爾寺。為了對塔爾寺的佛教文化有較全麵地了解,他在當地旅行社請了一個導遊,名叫卓瑪,是位漂亮的藏族姑娘。
走出旅行社,卓瑪問:“塔爾寺值得一看的東西非常多,你有重點嗎?”陳拓說:“我主要是奔塔爾寺三寶之首酥油花來的。”卓瑪說:“你看這樣安排行不?今天和明天上午到塔爾寺四處看看,全麵了解一下它的曆史文化;而元宵夜有酥油花燈會,從明天下午開始專門了解酥油花。”陳拓笑著說:“聽你的安排。”
跟著卓瑪一走進綠牆金瓦的塔爾寺,陳拓便被這裏莊嚴慈祥的佛像、巧奪天工的酥油花、惟妙惟肖的壁畫和絢麗多姿的堆繡吸引住了,卓瑪對塔爾寺的曆史傳說如數家珍,再加上她天籟般的聲音,陳拓十分享受。
傍晚,卓瑪邀請他到家裏作客,說:“藏族飲食有四寶——酥油、茶葉、糌粑和牛羊肉,而我阿媽做的四寶可棒了!”
走進卓瑪的家,卻沒有人,陳拓問:“怎麼沒人?”卓瑪說:“阿爸住院了,阿媽在照顧他。還有個哥哥出家了。”陳拓忙問:“什麼病,要緊嗎?”卓瑪說:“冠心病,剛放了支架,身體恢複得還可以。好了,不說這些,我今天要盡地主之誼。”
卓瑪忙碌起來,不多久她就捧出一碗香噴噴的酥油茶,陳拓端起就要喝,卓瑪讓他慢著,教他用右手無名指在茶碗中沾少許茶,手指舉起,在空中彈灑三次,表示獻給神、龍和地祗。陳拓按要求做了,經不住酥油茶的香誘,端著碗就咕咚喝起來。卓瑪笑出聲,他停住愣了。卓瑪說:“你這是毛驢飲水,喝酥油茶要輕啜,不能發出聲響,而且要分多次喝,留一半時,等主人添上再喝!”卓瑪給他注滿碗,陳拓喝後不好意思再喝了,卓瑪說:“喝三碗最吉利,不能喝一碗,藏族的諺語是一碗成仇人!”
嚐了“四寶”後,陳拓說:“我想去看一下你阿爸。”卓瑪有些意外:“不用麻煩你了。”“沒關係,現在就走!”說著陳拓拉起卓瑪。
陳拓在花店買了一大束劍蘭,然後趕往醫院。走進阿爸的病房,阿媽看到陳拓熱情地招呼著。陳拓將花遞給床上的阿爸,說著安慰關切的話。
這時一個醫生進來說該續交費用了,卓瑪問:“還要交多少?” “5000。”卓瑪一家三口都露出為難之色。陳拓說:“你們不用擔心,阿爸安心養病就是。”
第二天他用卡取出5000到醫院交了費。卓瑪的爸媽不停地說著“突及其(謝謝)”。卓瑪感動得熱淚盈眶,問:“初次見麵,你為什麼要這樣做?”陳拓笑說:“你服務得好,這是給你的小費!”
上午,陳拓繼續跟著卓瑪在塔爾寺的各個殿堂參觀。下午,卓瑪說:“今天晚上參展的酥油花出自酥油花院,而我的居覺(哥哥)巴桑是花院的一名雕塑酥油花的藝僧。你想了解酥油花,我可以帶你去見見他。”“這真是太好了,突及其!”
走進酥油花院,找到巴桑時,他正忙著準備晚上的展覽。卓瑪說明來意,盡管巴桑很忙,還是跟陳拓說了一會兒話。
從巴桑嘴裏,陳拓了解到酥油花是以酥油為原料,加入各種礦物質調和的油塑原料製成的,造型精妙,花色品種層出不窮。名為酥油花,其實也雕塑佛像、花木、禽獸,有的還以連環畫的形式組成宗教、曆史、生活故事等。
元宵之夜,明月當空,華燈綻放,塔爾寺內外是流光溢彩,美不勝收。卓瑪像個精靈穿梭在殿堂行人之間,總能帶陳拓欣賞到最精美的酥油花,觀看到最精彩的節目。
正月十六陳拓要走了,卓瑪一家都真誠地挽留他,陳拓說工作忙得趕緊回去。臨別時卓瑪依依不舍,陳拓說:“你們這裏四月、六月和九月不是有大法會嗎?到時我還會來參觀,仍請你作導遊。”
陳拓回到自己的廣告設計工作室一忙起來,就把參觀大法會的事忽視了,當然他常常會想起可愛的卓瑪,不過給她打電話並不多,畢竟兩人距離遠,他還是有顧慮的。
第二年春節,陳拓呆在工作室沒有回家,有好幾天他迫不及待地想去看卓瑪。終於在正月十五那天,陳拓去了塔爾寺,卓瑪的電話打不通,他就去旅行社找卓瑪,正走著後背有人拍了一下,他回過頭沒看到人;正愣神的工夫,後背又被拍了一下,他再回頭還是沒看到人。在這個神秘的地方遇到傳說中的“鬼拍背”,他頓時冒冷汗了。
這時傳來銀鈴一般的笑聲,他看清站在麵前的卓瑪,說:“你這是什麼身法,怎麼這樣快?”卓瑪笑著說:“這是旋身拍郎舞。”陳拓說:“怎麼這麼巧?我正去找你呢!”卓瑪突然迸出一句:“你是個騙子!”陳拓連忙說:“對不起,由於工作忙,實在抽不開身,去年的三次法會我都沒有來!”說著給她行了一個禮佛的大禮。卓瑪轉嗔作喜。陳拓說:“我現在請你到茶樓去喝酥油茶。”卓瑪說:“喝酥油茶去我家裏就行了。”陳拓說:“不一樣,我這是向你賠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