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得出什麼結論了嗎?”
等付文拓稍微休息了一會兒,嚴青海便開始要他彙報自己的工作進度了。
李洛和楊澍早早地在一旁拿著筆“準備就緒”。他們迫不及待想要聽這位一級谘詢師的“推理”了。
付文拓頓了頓,道:“我認為,梁皓尋找他哥哥是出於一種對現實的逃避,更或說是一種對死亡的追求。”他說。
李洛雖然在筆記本上記下了這句話,但他卻皺著眉頭不太能理解此話背後的寓意。
“這是什麼意思呢?”他忍不住開口問。
付文拓看了他一眼,繼續說:“即是梁皓內心或許羨慕早早脫離人世苦海的梁淞,所以才會想方設法去和他哥哥‘見麵’。”
“這樣啊……”李洛像是明白了什麼似地點了點頭。他心裏琢磨著——這也就是說梁皓“尋找”梁淞的原因並不是出於對逝者的懷念,而是出於對死亡的向往。
考慮到之前似乎的確有傳聞說梁皓曾有自殺的傾向,所以李洛覺得這個推理應該非常站得住腳。
“但是,梁皓說他哥哥‘不肯見他’,那又是什麼情況?”楊澍在一旁發問,他心裏的疑問看起來似乎比李洛要多得多。
在他看來,“梁淞”既然是一種被想象出來的幻視,而梁皓又向往死亡。那麼根據常理來說,梁皓難道不應該經常“看到”他哥哥,甚至更糟一點,還應該在他哥哥的“勸導”下走向自殺——這樣才來得比較合理嗎?
付文拓明白楊澍問的到底是什麼意思,他聳了聳肩膀換了個坐姿,解釋說:“一般而言,幻視現象體現就像夢境一樣,會一定程度地體現個人的潛意識,這一點梁皓應該也不例外。”
“梁皓雖然渴望自殺,但是他又說梁淞不讚成和他見麵,我們從這一點可以推測——梁皓或許是在糾結。”付文拓眼神裏表現出的自信似乎是在和所有人說他的判斷從來不會失誤。
“這個所謂的“梁淞”,其實是作為梁皓的自殺意識而體現的。”他再補了一句。
“是糾結自己該不該自殺嗎?”李洛放下了手裏的筆。
“是的。”付文拓點了點頭。
“為什麼?”楊澍脫口而出。
“應該是因為他的母親。”一直在一旁靜靜聆聽的殷璐兒突然開口接道。
付文拓點了點頭:“所以,關鍵的問題不是梁淞,而是他的“求生信念”。”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