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琦的生與死都恰到好處,劉備現在堂而皇之地成了荊州的主人,論功行賞,出使江東的諸葛亮功勞第一,提拔為軍師中郎將;長阪坡上救主有功的趙雲也晉升為桂陽太守。劉備團隊的其他成員如關羽晉升為蕩寇將軍,張飛晉升為征虜將軍。
劉備對劉琦的虧待,此時已經無人關心。劉備關心的是孫權的態度,他擔心孫權會不高興。因為憂慮孫劉聯盟的將來,劉備寢食難安,對愛妻甘夫人的病情也甚少關心。直到這一年的秋天,甘夫人溘然撒手人寰,劉備才意識到:自己的枕邊是如此空虛寂冷!
劉備這樣的身份,沒個夫人實在不像話。但是劉備又不能隨隨便便娶一個,這個道理,不久之前剛在他的愛將趙雲身上演繹過。趙雲就任桂陽太守不久,前任太守趙範卻做起了媒人,他給趙雲介紹的佳麗居然是他的寡嫂樊氏。據說這位樊氏倒是一位國色天香的美人,俗話說美人配英雄,趙雲這樣的英雄,還真配樊氏這樣的美人。
但是出乎意料,趙雲不接受,他的理由是自己與趙範同姓,趙範的嫂子便是趙雲的嫂子,娶嫂子為妻,這不是和野蠻不開化的匈奴人一樣了麼?
趙雲的這個理由太牽強,連劉備都不理解,私下一問,才知道趙雲的真實想法是:趙範迫於局勢投降,不一定是真心忠於劉備。萬一他另有所圖,豈不是被無端連累。天下女子不少,男子漢何患無妻!
後來趙範果然逃走,劉備對趙雲的思慮周密,頗為驚訝。如今輪到劉備自己娶妻,當然更加要深思熟慮。
劉備這一深思熟慮,事情便耽擱下來。轉眼入冬,孫權的特使來到荊州,劉備滿腦子亂糟糟的,完全理不出個頭緒。
“莫非孫氏此時派使者前來,是要逼迫我交出四郡?或者是要與我斷交?”
甘夫人之死、孫劉聯盟的前景又不容樂觀,劉備的憂愁,恰似一江春水,卻是東流無處!但是見了孫權的特使,劉備才知道,原來孫權在合肥的戰事不利,打算把周瑜的部隊東移,西方荊州的防禦,有意委托給劉備。
劉備竊喜,孫權如果打了勝仗,未必會把老劉放在眼裏。可是戰場失利,曹操的壓力一大,老劉的作用便凸顯出來了。劉備感覺特使下麵要說的,多半是些好事。他的心立刻就安定下來,臉上的神情也變得從容自若!
不出劉備所料,特使所言,果然不壞。第一是孫權打算推舉劉備兼任荊州牧。劉備打哈哈說,備也有意推舉孫將軍為車騎將軍、徐州牧。
劉備這是在開空頭支票,徐州又不在劉備的控製之下,劉備有什麼資格把徐州給孫權!孫權的推舉卻是實實在在的,他打算承認劉備對荊州的主權所有,並且把周瑜辛辛苦苦拿下來的南郡(江陵)的江南部分借給劉備。
劉備大吃一驚,孫權這個大禮包太優厚了。劉備有些吃不準,這其中有沒有什麼伏筆?在沒有弄清楚孫權的意圖之前,他絕不敢貿然吞下這顆魚餌!
借江陵給劉備,孫權的確有條件,他的條件就是:劉備必須答應一門婚事!劉備的心眼活動得很是厲害,他想起曹操曾經為了張繡的寡嫂犯了作風錯誤,他又想起趙範的寡嫂國色天香,他想孫權會不會把自己的寡嫂——也就是那位全國聞名的大美人——大喬嫁給自己!
劉備一時有些迷糊,他覺得自己仿佛很難拒絕大喬的誘惑,在這一點上,他覺得自己的定力還不如趙雲。然而使者卻說了這樣一句話:
“孫將軍有一個妹妹,待字閨中,尚未許配……”
孫小姐讓老劉又愛又怕
劉備大驚,他從未聽說過孫權還有一個妹妹,他知道孫權已經二十八歲了,他的老爹孫堅死得早,所以孫權的妹妹,不可能太小,怎麼著也得有二十三四歲①了。
劉備本年四十九,即將完成奔五的任務。若是娶了孫權的妹妹,兩人足足相差二十五六年。這個年齡差距有點大,可也不是完全不能接受。劉備所顧慮的是,孫權為什麼要將二十多歲的妹子嫁給自己?孫仲謀葫蘆裏賣得這是什麼藥?
劉備立刻召集團隊核心成員開會,商討此事。到會的有關羽、張飛,前往荊南調度後勤的諸葛亮也星夜趕回,密談此事。
第一要談的是孫權妹子的真偽問題。根據情報人員的調查,孫堅的正室夫人吳氏,為孫堅生了四個兒子:孫策、孫權、孫翊、孫匡,沒有女兒。但是孫堅又娶了吳氏的妹妹做側室,生下一子一女:兒子叫孫朗,女兒則不知名,使者所言孫權妹子,莫非就是此女?
聽說是真妹子,劉備的心中大石放下來一些,孫權應該不會讓自己的真妹子做刺客!
第二要談的是孫權的用意。顯而易見,這是一樁政治婚姻,孫權的目的,首先是為了鞏固孫劉兩家的聯盟,使兩家關係更為密切。
劉備搖頭,這個連小孩都知道,問題是除此之外,還有什麼用意?
有人說,孫權把妹子嫁給劉備,四十九歲的劉備便成了二十八歲的孫權的妹夫,按照親屬尊卑,此後的劉備便比孫權低了一頭。或者這正是孫權的小算計。
劉備啞然,這個說法未免有些貽笑大方。不過細想想,劉備平白得了半個郡(南郡的江南部分),又娶到了孫權的妹子做夫人,穩固了兩家的關係,這筆交易,無論如何劉備都是穩賺的。
於是劉備最終咬咬牙,定下了這門親事。
按照雙方協議,周瑜讓出了南郡的江南部分給劉備,劉備得以把他的大本營從荊南前移至油口。所謂油口,就是發源於湖南的油水與長江交彙之處。劉備在此駐紮之後,改名為公安,意為“劉公在此安營紮寨”。改地名不是尋常事,劉備如此鄭重其事,可見他的躊躇滿誌。
接著,孫權的妹子如期下嫁荊州,劉備又入了一回洞房。不過這一回洞房花燭夜,與往日大不相同,後來說書人如此渲染這一夜的不同。
至晚客散,兩行紅炬,接引玄德入房。燈光之下,但見槍刀簇滿;侍婢皆佩劍懸刀,立於兩傍。唬得玄德魂不附體。……管家婆進曰:“貴人休得驚懼:夫人自幼好觀武事,居常令侍婢擊劍為樂,故爾如此。”玄德曰:“非夫人所觀之事,吾甚心寒,可命暫去。”管家婆稟覆孫夫人曰:“房中擺列兵器,嬌客不安,今且去之。”孫夫人笑曰:“廝殺半生,尚懼兵器乎!”
說書人至少有一點說對了,孫權的這個妹子性情剛烈勇猛,有兄長孫策的風範,平日裏也不穿針引線,一味舞刀弄劍,她的侍女多達一百餘人,個個手執鋼刀,儼然女兵。劉備每次進入內宅,心中都忐忑不安:
“這哪裏是溫柔鄉,簡直就是一個戰場!”
因為這個緣故,劉備特別把謹慎周密的趙雲從桂陽太守任上調回來,負責內宅安全,此後趙雲一直留在劉備身邊,成了劉玄德的貼身護衛。
話說回來,孫權的母親吳夫人是江東大美人,他的哥哥孫策也以美男子著稱,這個妹子的容貌,也不會差到哪裏去。雖不屬於西施那種嬌弱之美,倒有一種別樣的風韻,隻是劉備心驚膽戰,恐怕難以承受這種不一樣的溫柔!
然而不管怎麼說,孫劉聯盟從此進入了一個難得的蜜月期。消息傳到北方,據言曹操正在寫《銅雀台》,聞之大驚失色,手腳慌亂,投筆於地。對於誌在兼並南國的曹操來說,孫權嫁妹子給劉備,實在是一個特大利空!
周瑜之死:孫權的不幸、劉備的大幸
辛棄疾有一首《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其辭曰:“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京口,即今江蘇鎮江,當時是孫權的大本營所在地。建安十五年的春天,劉備攜著新婚燕爾的妻子回娘家,即訪問此地,與大舅子孫權親切會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