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劉的會晤長達百日,期間你來我往、杯盞交錯,二劉的感情越喝越好,居然一直喝到來年的新春,尚且意猶未盡。末了,劉備帶著幾分醉意執鞭上馬,帶著劉璋送給他的大量武器、輜重、人馬向著北方而去。
劉璋戀戀不舍地送別大英雄,他覺得劉備這人真的不錯,夠仗義、夠厚道,張鬆和法正沒有騙他,這一次他算是找對人了!劉璋太天真了,他不知道自己已經在鬼門關前兜了一來回,而劉備之所以堅持留他一條性命,目的也是將來更如意地奪取他的產業而已!
世上天真如劉璋的人不少,可是天真如劉璋的政治人物卻不多。也難怪,劉璋不是這塊料,他的產業也不是憑自己的打拚得來的!若是他的老爹劉焉在世,劉備想進巴蜀,門都沒有。
碰上劉璋這樣的對手,是劉備的幸運。被劉備這樣的人惦記,也實在是劉璋的悲劇。其實劉璋若是有一點警醒,就應該注意到劉備接下來的動作諸多可疑。首先是他向北推進到了葭萌關便止步不前。葭萌關可不是一般尋常的關口,它是巴蜀與關中連接的交通要道,上通漢中,下至成都,順水而下,可達巴西重鎮閬中,所謂“峰連玉壘,地接錦城,襟劍閣而帶葭萌,踞嘉陵而枕白水,誠天設之雄也”,劉備選擇葭萌關落腳,不再向前,顯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然而劉璋卻毫不懷疑,還命令軍事重鎮白水軍也要聽從劉備的調配。白水軍的將領楊懷、高沛鬱悶不已,多次寫秘密報告提醒劉璋要提防劉備,劉璋卻總是不加理睬。但是劉備停留的時間也太長了,一直到建安十七年(212年)的秋天,他依然悠哉於葭萌一帶,很令人懷疑:他究竟是來巴蜀遊山玩水、安家落戶還是行軍打仗?
就連劉璋也糊塗了,他問張鬆:“劉荊州何時出兵?”
劉璋不該問張鬆,白水軍的將領楊懷、高沛在秘密報告裏寫得很是明白:“劉備在葭萌,厚樹恩德以收眾心。”話說到這個地步,劉備的下一步已經是不言自明。可是劉璋壓根就不看楊懷、高沛的報告。這就叫做“自作孽不可活”,劉璋的大意,必將釀成苦酒自咽。
然而到這年的冬天,入川將近一周年的劉備卻突然寫了一封書信給劉璋,說要打道回府,且歸荊州去,來年有空再來拜訪雲雲!劉備這一封信,不但劉璋看得莫名其妙,就是在成都做臥底的張鬆也在雲裏霧裏,不知劉備葫蘆裏賣得是什麼藥!
建安十七年(212年)的冬天,在西川磨蹭了整整一年的劉備突然提出要回荊州,這個消息讓劉璋和張鬆都很不高興。劉璋不高興的是他花了一個億招待劉備,目的是讓劉備把漢中的張魯幹掉,可是現在劉備一仗未打,就要收攤回家,這不是拿人錢財不給人消災嗎?
張鬆更不高興,當初說得好好的,裏應外合拿下益州。怎麼就變卦了呢!你劉備固然可以拍拍屁股走人,我這個當臥底的怎麼辦?
劉備的理由,據說是曹操東征孫權,孫權有些扛不住了。劉備身為孫權的妹夫,大舅子有難,自然不能袖手旁觀,得回去幫一把!
這個理由,無論是在劉璋還是張鬆看來都太無厘頭,孫權遠在巢湖與曹操廝殺,決出勝負,也就半個月的事情。俗話說遠水救不了近火,等你千裏迢迢回去救,黃花菜都涼了!
劉備的大英雄形象,頓時在劉璋心目中有些動搖。張鬆這邊,更是如熱鍋上的螞蟻亂了套了!劉備在信中還提出一個很過分的請求,要劉璋再援助他一萬兵馬和若幹物資。這簡直就是前賬未清、又添新債。劉璋很想一毛不給,但是想了一想,還是敷衍一下,撥了幾千人和半數的物資。
劉璋在益州當天的政務會議上宣布了這個決定,益州文武一片譴責之聲:“劉備想來就來,想走就走,太不把我益州放在眼裏了!”
內中唯有一個張鬆心係劉備,他回到府邸,左右想不通劉備為什麼會在這個節骨眼上選擇放棄。情急之下,他決定寫信給劉備:“如今奪取益州的大事眼看就要成功,為什麼放棄離開呢?”
你現在知道我來幹什麼了
張鬆這封信本該立刻秘密送出,但是陰錯陽差地卻落到他的哥哥張肅手裏。坊間傳聞說張鬆寫完書信後,正要命人送給劉備,不料哥哥張肅恰好在此時到來。張鬆把書信藏於袖中,與哥哥有一句沒一句地瞎聊。張肅見兄弟說話心不在焉、語無倫次,心裏自然奇怪。張鬆也覺得尷尬,於是轉身取酒與哥哥共飲。杯觥交錯之際,這封密信在不經意間落地,陰差陽錯地被張肅的隨從拾得。酒席散後,隨從把密信交給了張肅。張肅與弟弟張鬆的政治立場不同,他擁護劉璋,對外來戶劉備並不感冒。他認為兄弟勾結外人算計自己的上司,實屬膽大妄為,更是忘恩負義。經過短暫的思想鬥爭,他決定大義滅親,向劉璋告發此事。
直到這個時候,劉璋才恍然大悟,原來劉備入川的真正意圖不是為了攻打張魯,而是惦記上了自己的益州。此前黃權、王累、劉巴的揭發,都是事實!尤為可恨的是張鬆身為本州別駕,吃裏扒外,與劉備狼狽為奸,居然出賣上司!
劉璋是個老實人,但是老實人發起狠來,後果也很嚴重。張鬆當即掉了腦袋。接著,劉璋發出加急文書,通知白水軍的楊懷、高沛,防備劉備的突襲。
劉璋的覺悟晚了一步,此時的葭萌關上,懸掛著楊懷、高沛二人的人頭。劉備假意設下告別宴會,請楊懷、高沛出席,就在酒桌之上,刺殺二人。接著,劉備對全軍發表煽情的演說:“我們自荊州,千裏迢迢到此險山惡水,為益州抵禦外敵。不料劉璋卻百般猜忌、左右為難。這次我問他討要兵馬物資,他居然隻給半數,如此積財吝賞,何以使士卒效命?我等必要殺上成都,討個公道!”
一時群情激憤,劉備委派霍峻為葭萌關留守,自己帶著黃忠、魏延等大將,大兵南下,十餘日後,已經打到距成都九十公裏處的涪城。
劉璋此時唯有飽嚐引狼入室的苦果,硬著頭皮組織兵力抵抗。他派出三路人馬,第一縱隊由扶禁、向存帶領,包抄劉備後路,襲取葭萌關;第二縱隊由劉璝、冷苞、張任、鄧賢、吳懿等帶領,在涪城一線抵抗;第三縱隊由李嚴、費觀帶領,在綿竹組織防禦。這三路都不順利。第一縱隊號稱萬人,卻攻不下據言不足千人的葭萌關,一年之後,向存被霍峻斬首,這一路軍隨即潰散。第二縱隊守不住涪城,退到雒城(今四川廣漢,距離三星堆遺址不遠)。川中第一名將張任在雁橋戰鬥中被俘,不屈而死。
形勢至此,許多善於見風使舵的官僚已經把寶押在了劉備身上,劉璋的親戚吳懿、費觀先後投降,李嚴把綿竹獻給了劉備。
一路高唱凱歌令劉備有些忘乎所以。在拿下涪城後的慶功會上,劉備酒後吐真言,大唱“今個老百姓真呀真高興”,龐統覺得主公有些露餡的意思,提醒他:“把伐人之國、殺人放火當做快樂,可不符合您的仁者形象!”
劉備真的喝多了,他說從前武王伐紂,血流浮杵,赤地千裏,後人不也把武王當聖人任君嗎?這話說出口,連龐統都笑了。這個比方太不恰當了,劉璋雖然無能,卻不是個壞人,更不是個惡人。劉璋若是惡人,劉備你能如此輕鬆地到這裏麼?
其實劉備的高興有些早了,劉璋還有一招,一位姓鄭的從事官告訴劉璋:“劉備雖然來勢洶洶,但是畢竟是在客場作戰,軍事補給完全依靠掠奪,如果我們來個堅壁清野,把百姓搬遷到涪水以西,燒毀所有倉庫和田野稻穀,然後高壘深溝,不與劉備軍交戰。不出一百天,劉備必然不戰自亂,到時候乘勝追擊,可以活捉劉備!”
這是極其毒辣卻是有效的一招。劉備的優勢,在於部隊戰鬥力強,劣勢則是糧餉不足、補給線被切斷,所以速戰速決、急於求成。劉璋的部隊戰鬥力弱,但是補給充足,如果能堅壁清野,打持久戰,一定可以拖死劉備。
這個計策,換成董卓、呂布,一定毫不猶豫接受;換成曹操、孫權,也會三思而後行;可是眼下做決定的卻是老實人劉璋,他心疼益州,心疼益州的百姓,他說:“本來抵抗劉備就是為了安定益州的百姓,現在敵人還沒有到,自己先燒掉稻穀糧倉,百姓該怎麼看我?沒有了糧食,百姓又如何得活?”
劉璋的仁慈,在劉備眼中便是迂腐。劉璋不肯燒掉的糧倉稻穀,最後全部落入劉備之手,成了劉備的軍糧。
不過,劉璋的愛民,也終於激起益州人的抵抗勇氣。在雒城一線,劉備遇到了入川以來最頑強的抵抗。他的軍師龐統成為第一個受害者,在一次戰鬥中中箭身亡。此後,幾乎整個建安十八年,劉備都受阻於雒城一線,前進不得!
相持不下,叫人來幫忙!
建安十八年,川中形勢發生微妙的變化,前一年勢不可擋的劉備遇阻雒城一線,益州的大多數郡縣依然忠誠於劉璋。外部形勢也對劉備不利,曹操先是大舉掃蕩關中軍閥,打得馬超落花流水,接著又東征孫權,遏製了孫權在東線的擴張。曹操的下一步目標很可能就是漢中的張魯。一旦曹操入侵益州,劉備將陷入萬劫不複之地。
無奈之下,劉備隻能啟動西征益州計劃的B方案,征調荊州大本營的諸葛亮入川開辟第二戰場。
但此時的荊州也不安定。劉備入川之時,並沒有帶上新婚燕爾的孫夫人,而是將孫家妹子留在了公安獨守空房。這一舉動,引起諸多猜測。有人說他們夫妻感情不好,也有人說孫家妹子太強勢,劉備有些吃不消,所以借入川的機會冷落冷落她。
百無聊賴的孫夫人終於跟諸葛亮提出要回娘家住幾天,諸葛亮沒辦法拒絕,唯有答應。可是沒有想到孫夫人居然帶著相當於幼兒園中班學齡的劉禪一起回江東。諸葛亮這可著了急,隻能派出張飛、趙雲,在江上截回了阿鬥,隻放孫夫人回去。
這一鬧,孫劉聯盟已經顯露出幾分尷尬氣象,好在雙方主將:諸葛亮和魯肅都是知識分子,懂得維持麵子上的親善;私交又不錯,所以孫劉聯盟至少從外麵上還是和好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