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偃師(1 / 2)

胖子哭喪著臉,緩了口氣,一個字一個字的擠出了一句話:“其實,我是一名偃師。”

他又學著蟑鼠的語氣改口道:“這位,想必是三爺吧,您老是北方盜匪頭子,我是南派巧匠機關術的傳人,咱們也算得上一路人,您看就給我鬆綁了吧。”

他倒也磊落,揚了揚細膩,如嫩芽般的青蔥玉手,又露出手腕上的龍骨手鐲,我倒是也信了大半。隻是,一個長得五大三粗,活脫脫像個肉球的胖子,卻擁有著一雙比女人還女人還秀氣的雙手,怎麼看,怎麼怪異,這雙手,就像是從別人那裏偷來的,然後碼數小了,湊活按在胳膊上麵的。

偃師這種職業要是追根溯源,遠遠比我們倒鬥要長的多,最早,在西周就有曆史記載,他其實是工匠的一種稱謂,所謂三教九流,墨子,魯班就屬於偃師下麵的一個分支,後來甚至發展成一個學派,登堂入室,榮寵至極。

但是,偃師歸根結底,他並不屬於傳統意義的江湖職業,很多能工巧匠都是供職於工部,到了明朝木匠皇帝年間,甚至有的工匠可以進入翰林院,自由出入皇宮,議論朝政,顯赫之極。

就算是元人,也劃分過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醫、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可見工匠的地位不管在何時何地都不低,而我們這些倒鬥的,隻能算是不入流,擺不上台麵的小角色。

並不是所有的工匠都可以成為偃師,偃師是一脈單傳,隻有最純正,最古老,技藝最高超的一支,才被稱作為偃師。

他們最看重的便是自己一雙巧奪天工的手,偃師可不是隨隨便便是個人就能當的,不僅要有大智慧,大毅力,還要有耐性,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雙上天賜予的妙手。

就是所謂的妙手生花,回春妙手。

偃師通常都是家族傳承下來的,長輩會從家中適齡弟子(一般在十二歲以後)挑選最適合的手。

這種手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大約在四點五寸到五寸之間,(蘋果六手機屏幕那麼大最合適)手指要越纖細越好,纖纖玉手也不過如此,所以往往一個偃師都擁有令女人妒忌發狂的柔夷,這樣的手最少能同時舞弄五枚金針,就像變魔術一樣,靈活的不像話。

這個職業一看手,第二個就是他們身份的象征——龍骨手鐲。

這種手鐲是當年公輸班傳下來的,世間隻有七枚,是一種身份的象征,擁有它的每一個人都是這一行的集大成者,極為榮耀。

聽他說他是一名偃師,我不由對他高看了兩眼,態度也收斂了很多。

三叔依舊是那樣的不冷不淡,對他的要求也不置可否,隻是冷冷地望了一眼,丟下一句話,“你這樣做可知道壞了道上的規矩,給我老實交代清楚,再胡說八道,別怪我給你放放血。”

那胖子尷尬地笑了笑:“我說你這人咋呐樣,我又沒說不說,你心急什麼?人與人之間,咋連這點信任也沒有了。”

“你是怎麼來到這裏的?目的又是什麼?”

“我能為了什麼?”胖子無辜地聳了聳肩膀,“鳥為食亡,人為財死,當然是為了錢。”

我一樂,“你一個堂堂偃師還缺錢麼?”

他訕訕一笑,“這位小同誌,你看你就偏見了吧,現在是什麼社會了,都是機器批量生產的時代了,物質文明都過剩了,你知道麼?”他反複強調了幾遍物質文明,又說道,“你說我一年做完一件成品,機器一天可以生產上萬件,我從哪裏賺錢去啊,不倒鬥,媳婦和孩子不得喝西北風去啊。”

“我這也算是無師自通,下海經商,自主創業嘛,不為社會主義大家庭添加負擔麼,你們這些老同誌,總要給新人一些機會了。”